美文网首页8分钟家庭幸福课心理教育
90%的亲子问题,可能都源自这一个原因

90%的亲子问题,可能都源自这一个原因

作者: 球爸小新 | 来源:发表于2016-12-28 10:36 被阅读316次

    豆瓣上有个小组,叫“父母皆祸害”,自从有了球球,并开始研究育儿问题后,球爸经常混迹其中,一方面是为了搜集素材,另一方面,也是警醒自己,别成了孩子的祸害。

    虽然这个名字吓人,但深入后发现,很多父母给孩子造成的伤害,真是触目惊心。这其中有不少,都是对孩子,打着爱的名义的控制。

    我在日记里回忆小学时的小偷小摸恶习,当然初中后就改了,写我内心悔恨之类的,我父母偷看日记大吃一惊,怕我误入歧途,竟然告诉老师,老师让好学生暗示开导我别太自责,结果这事泄露,全校都知道,从此被戴上贼帽子,名声臭了。我却被蒙在鼓里……

    ——作者ID: 被父母害惨的人

    养了宠物才知道,所谓抚养不是恩情,只是互相陪伴和负责而已,对孩子也是一样,所以扯什么恩情,不想养孩子就别养,养的扭扭捏捏还扯恩情很讨厌

    ——ID:浪里小白龙

    看到这里人的童年血泪史,再结合平时球爸搜集的案例,可以断言,90%的亲子问题,都归结为一个原因,就是父母习惯,以着爱的名义的对孩子进行控制。

    而剩下的10%,基本都是属于病态的家庭价值观问题,什么重男轻女,暴力倾向,家庭离异等。

    所以说,在中国正常家庭中,几乎100%的亲子问题,都是源于父母对孩子的过度控制。

    父母为什么有这么强的控制欲,我大概总结了三条:

    原因1、控制是一种低成本的教育手段

    原因2、中国父母从小的心理创伤造成的后遗症

    原因3、来自社会的焦虑

    对于“原因2”和“原因3”成因和背景相当复杂,不是几千字文章可以讲清楚的,特别是“原因2”,建议大家可以看看武志红老师的新书《巨婴国》。如果没时间看,球爸后面也会对这本书写写自己的读书心得。

    今天,我想比较重点的谈谈“原因1”作为一种低成本的教育手段,它到底是怎么来的,而且这种廉价的教育,到底对孩子,有用吗?

    之所以说,控制是一种低成本的教育手段,在于,它是跳过过程,直接指向结果的一种做法。

    孩子成绩不好,就逼他们把成绩搞上去;孩子不爱吃饭,就逼他们吃饭;孩子不听话,就强行让他们听你的话……这种做法,简单粗暴而且直接,更重要的是,绝对见效快,孩子迅速就能服从。

    但俗话说“便宜没好货”,这种见效快的方法,副作用也是极大的,在《无条件养育》这本书里,证明这种被压制的服从,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后果。极度顺从极度反抗。

    通过研究表面,极度顺从的孩子,付出了在自立,社交能力,学习能力的代价,也就是他们不自信。而极度反抗的孩子,也更容易学会用暴力解决问题(因为他们就是这样被对待的)。

    当然,球爸今天并不是想研究这种廉价教育的后果,而是想知道,它是怎么在父母身上发生的?

    作为习惯“控制教育”的父母,当孩子发生他们认为的“问题”时,他们天然会忽略,“为什么孩子会这样?”,而是直接用孩子的行为,给他们贴上标签“调皮”,“撒谎”,“懒惰”,“笨”……

    为什么他们会忽略探索原因,而直接得出结论呢,因为父母往往会对孩子有三种假设:

    1、孩子内心住着一个小恶魔。

    父母常常认为,孩子内心有一个小恶魔,它控制着孩子贪婪,懒惰,愚蠢这些负面的思想,如果我们纵容或者不理会这个恶魔,它就会控制孩子,让它占据整个孩子的内心,让他们变成一个坏孩子。

    我忘了是哪位心理学家说过“孩子几乎所有行为动机,都是为了获得父母的爱”。对于孩子来说,父母对他们的重要性,远远大于孩子对父母的重要性,他们需要父母的养育和照顾,才能在这个世界上存在,所以他们要不断的确认,父母是爱他们的,不会抛弃他们的,甚至是用一些捣乱的手段。

    记得应该是我七八岁的时候,有一次跟父母出去逛街。因为那时候,父亲经常出差,在家时间少,那天我就特别想跟父亲亲近一些。在一个柜台前,父亲跟营业员讨价还价买东西的时候,我在后面猛地撞了一下,但结果把父亲撞了个趔趄,差点撞碎他身前的玻璃柜台,父亲干脆利落的反手就给了我一巴掌……这在我看来,我的行为,是想引起父亲注意和表示亲近的行为,但在父亲眼里,我就是捣乱。

    很多时候,孩子犯错,都是因为孩子想获得我们的关注和爱。

    有个妈妈也曾跟我分享他们家孩子的事儿。她们家小儿子出生以后,三岁大的女儿就总爱捣乱,能够自己吃饭也不吃了,非要大人喂,能够自己走路也不走了,要大人抱。批评她几次,她还闹脾气,有一次弟弟已经睡了,她在客厅突然大吵大闹,把弟弟也给吵醒了。

    但实际跟她聊过后,才发现,这不是孩子在跟你捣乱,而是姐姐害怕弟弟抢走了父母对她的爱,所以她要让用让父母喂饭,包包的方式,确认父母还是爱她的,而这时父母要做的不是对姐姐管教,反而是给姐姐更多的爱,让她有更满足的安全感。

    所以不是孩子心里有恶魔,他们只是单纯的小天使而已

    2、孩子“不懂事”

    “不懂事”是父母对孩子的经典评价,孩子不懂社会的规矩是什么,所以犯了错,这时候就要通过“教育”的方式,让他们“懂事”。

    很多时候,小孩子不懂社会规则,往往是没有建立“边界意识”,他们不知道,自己和他人的区别在哪。特别是在婴儿期,他们认为,全世界都是他们的,他们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实际是父母提供给他们的),所以也不知道,别人(无论成人还是他们的同龄人)也是跟他一样,是独立的个体,需要被尊重。

    按道理说,这种“唯我独尊”的意识,随着边界感的建立,而慢慢消失。但实际上,这方面在我们中国传统教育并不存在。

    我们的传统教育是“规则教育”,什么三纲五常,君子六义,小学生行为规范……“规则教育”本质就是直接灌输到大脑里的,告诉你该怎么干,而不告诉你为什么?

    但在传统道德教育不受重视的今天,现代教育又忽视“边界”的建立,孩子,甚至很多大人都不知道,何为“边界”,何为“尊重”。

    3、孩子就应该给我“跪着”

    其实不止对孩子,应该说,因为中国传统教育中,就是缺乏用倾听,公情能力,所以我们的交流,往往没有平等的基础。

    高晓松曾经说过,我们这个民族,要么你给我跪着,要么我给你跪着,就不会平等的交流。

    我们在生活中也随处可见,两个有意见冲突的人,通常都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解决方案要么你听我的,要么我听你的,几乎很少能倾听对方,商量一个大家都满意的方案。

    父母对孩子,习惯认为“我们能看透孩子的一切”,所以没有和孩子平等交流的可能。对孩子,大人总是扮演高高在上的角色,用自己的臆想来给孩子的行为,下定论。

    别把孩子当作我们生命的延续

    球爸其实对什么,“孩子是我们生命的延续”这句话,超级反感。他让我们认为,孩子就是我们的附属,他们应该沿着我们的生命和希望去成长。

    但孩子应该有他自己的生命,他们不是我们的延续。

    有天,看到电视里短道速滑接力的比赛视频,里面前一个选手像后一个选手交棒的动作,突然让我意识到,这不就应该我所认同的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吗?

    这里前一个选手和后一个选手,并没有身份上的差别,只是一个先出发,一个后出发而已。

    当前一个选手到达时,他把之前比赛留下的势能,通过一推,全部交给后面的选手。这一推就像是整个养育过程一样,给了孩子一个基本的成长环境。孩子获得这个势能后,可以奋力向前,但他后面要怎么滑,都只能由他自己决定

    我们和孩子也一样,父母并不高高在上,父母只是一个早出发的选手而已,父母只能靠自己过去的经验,帮孩子起步(身体,思想,道德……),而后面的路,并不应该受父母控制,而是需要孩子自己选择。

    我们的爱是让孩子自由的做自己,而不是为了控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春天心一:每篇皆精品
      • 秋小絮2016:何为控制,何为正当正常又必要的教育,这个度很难把握,也有家长和孩子看来的不同的标准。
        球爸小新:是不是控制,要看你是基于行为还是需求。
      • b23fcd648114:继续努力

      本文标题:90%的亲子问题,可能都源自这一个原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bhyv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