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6865817/3e3df3c179473b6a.jpg)
“凌霄多半绕棕榈,深染栀黄色不如。满对微风吹细叶,一条龙甲入清虚。”
这是唐代诗人欧阳炯笔下的凌霄花,他把凌霄的枝干比作龙,蜿蜒直上,气势不凡。
凌霄花以攀援百尺直冲云霄而得名,又名紫葳、女藏花、倒挂金钟等,有的地方又叫它“上树蜈蚣”、“上树龙”。
凌霄花干枝虬曲多姿,翠叶团团如盖,橙红色的花朵一朵挨一朵,或在叶子中绽放,或在枝藤上一连串地开放,满眼的绿意中,那星星点点的一抹橙红如小喇叭般吹响了夏天的集结号。
毋庸置疑,凌霄花俨然就是炎炎夏日最靓丽的一道风景。
说起凌霄花,我和它还颇有一段渊源。
几年前,因为喜欢花,所以是花市的常客,每每有空闲,便去花市走一遭。
某天,闲逛时,发现了一株凌霄花,小小的一棵,仅有三十厘米高,个头虽小,但却很精神,那翠绿的叶子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因为喜欢,所以把它带回家,种在妈妈家的小园子里。
先生见了,便取笑到:“这么小的一株,何时才能长大,人家买花都买大棵的,当年或次年就能见花开,你这一株,若想开花,得等到猴年马月?”
我不以为然,我买花向来都是小株的,我喜欢从小侍弄它们,就如自己的孩子般,精心呵护,悉心照料,慢慢地了解它的脾气和秉性,看着它们一天天长大,长成参天大树。
我爱花,享受的就是这个过程。
几年后,正如我所愿,这棵小小的凌霄花真的长成了“参天大树”。
那日,去妈妈家,见园子里的凌霄花开得那叫一个铺天盖地,热闹非凡。
热烈的、橘红色的凌霄花从地上攀附到整个墙面,又从屋檐上垂下来,形成茂密天然的垂帘,那绿荫带来了夏的幽凉。
那一朵朵喇叭样的花朵飞扬明丽,热烈地、努力地绽放着,伸展着,仿佛要隔着玻璃窗飞到屋内,生怕我们忽略了它们的美。
凌霄花期较长,从初夏就悄悄地缀满了墙头,枝梢蔓延生长,此落彼开,一直盛开到秋天,微风吹过,明艳若霞。
所以,这个时节仍然是凌霄花独霸天下的时候。
另外,凌霄花的寓意也非常好,它象征着凌云壮志,事业有成。
历史上,凌霄花一直被誉为志存高远。很多文人墨客对它更是赞许有加。
“双龙对起,白甲苍髯烟雨里。疏影微香,下有幽人昼梦长。湖风清软,双鹊飞来争噪晚。翠红轻,时下凌霄百尺英。”
两株古松冲天而起,铜枝铁干,屈伸偃仰,仿佛白甲苍髯的两条巨龙,张牙舞爪,在烟雨中飞腾。
凌霄花的金红色花朵,掩映于一片墨绿苍翠之间,让人感到了一股淡淡的清香,一个和尚正躺在浓荫下的竹床上沉睡。
从湖上吹来的风,又清又软;一对喜鹊飞来树上,叽叽喳喳。
只见在微风的摩挲之下,青翠的松枝伸展摇动,金红色的凌霄花儿微微颤动。
元祐五年(1090)五月,苏轼在杭州任郡守。
钱塘西湖旁有一诗僧,名叫清顺,他所居住的藏春坞,门前有两棵古松树,树上有凌霄花攀援,清顺常常白天躺卧在松树下。
这天,苏轼过访藏春坞。他屏退随从去访诗僧,松风骚然,清顺指着落花求苏轼为他创作,于是苏轼写了这首词。
苏轼的这首诗宛如一幅天然的风景画,一切都是那么自然,没有主观评价,没有自我情感的流露,他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为我们描绘了这幅画。
在画中,没有任何人力的作用,没有人的丝毫活动,树风花鸟自由自在,了无交涉,昼梦的幽人似乎也融化为自然之中了。这是禅意的诗的艺术表现。
![](https://img.haomeiwen.com/i26865817/0974480b4878809a.jpg)
《减字木兰花·双龙对起》
钱塘西湖有诗僧清顺,所居藏春坞,门前有二古松,各有凌霄花络其上,顺常昼卧其下。时余为郡,一日屏骑从过之,松风骚然,顺指落花求韵,余为赋此。
双龙对起,白甲苍髯烟雨里。疏影微香,下有幽人昼梦长。
湖风清软,双鹊飞来争噪晚。翠红轻,时下凌霄百尺英。
——宋·苏轼
赏析
苏轼爱和僧人交往,喜欢谈禅说法,这首词既是应和尚的请求而作,其中透露出禅机。词前有小序,来介绍这种创作背景。
钱塘西湖有诗僧清顺,所居藏春坞,门前有二古松,各有凌霄花络其上,顺常昼卧其下。
时余为郡,一日屏骑从过之,松风骚然,顺指落花求韵,余为赋此。
这是这首词的小序,钱塘西湖旁有一诗僧,名叫清顺,他所居住的藏春坞,门前有两棵古松树,树上有凌霄花攀援,清顺常常白天躺卧在松树下。
我为郡守时,一天屏退随从去访他,松风骚然,清顺指着落花求我创作,我于是写下此词。
双龙对起,白甲苍髯烟雨里。
疏影微香,下有幽人昼梦长。
两株古松冲天而起,铜枝铁干,屈伸偃仰,仿佛白甲苍髯的两条巨龙,张牙舞爪,在烟雨中飞腾。
凌霄花的金红色花朵,掩映于一片墨绿苍翠之间,让人感到了一股淡淡的清香,一个和尚正躺在浓荫下的竹床上沉睡。
“双龙对起”,起笔便有拔地千寻、突兀凌云之势。
两株古松冲天而起,铜枝铁干,屈伸偃仰,如白甲苍髯的两条巨龙,张牙舞爪,在烟雨中飞腾。
前两句写古松,写的是想象中的幻景。词人乍一见古松,即产生龙的联想,而龙是兴风作雨的神物,恍惚中似见双龙在风雨中翻腾。
当时已是傍晚,浓荫遮掩的枝干,若隐若现,也容易产生烟雨的错觉。
接着,词人从幻景中清醒过来。眼见凌霄花的金红色花朵,掩映一片墨绿苍翠之间,他仿佛闻到了一股淡淡的清香。一个和尚,躺在浓荫下的竹床上,清闲地小憩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26865817/e0c362e96e6c8b27.jpg)
湖风清软,双鹊飞来争噪晚。
翠红轻,时下凌霄百尺英。
从湖上吹来的风,又清又软,多么温柔,不知是怕吹醒了幽人呢还是怜惜娇嫩的凌霄花。
一对喜鹊,飞来树上,叽叽喳喳争吵些什么呢?但树自在,花自香,幽人自梦。
有人说,一对喜鹊争噪,将“疏影微香”、“幽人梦长”的意境搅得稀糟。这是不明白闹与静的辩证关系。
人世的纷争更能显出佛门的超脱,鸟儿的鸣叫更能显示境界的幽静。
隋王籍不是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入若耶溪》)的名句吗?
在微风的摩挲之下,青翠的松枝伸展摇动,金红色的凌霄花儿微微颤动。
在浓绿的枝叶之中,忽然一点金红,轻飘飘、慢悠悠地离开枝蔓,缓缓而下,渐落渐近,安然无声。
过了好一会儿,又是一点金红,缓缓而下。如此境界,令人神清气爽,思虑顿消,整个身心都融化在一片无我、无物、无思、无虑,纯任自然,天机自运的恬淡之中。
综观全词,在对立中求得和谐,是其创造意境的艺术特色。
整首词写的物象只有两种:古松和凌霄花。前者是阳刚之美,后者是阴柔之美。
而凌霄花是描写的重点,“双龙对起”的劲健气势被“疏影微香”、“湖风清软”所软化,作为一种陪衬,统一阴柔之美中。
从词的上片看,是动与静的对立,“对起”的飞腾激烈的动势和“疏影微香”、“幽人昼梦”静态成对比。
词的下片是闹与静的对立,鹊的“噪”和凌霄花无言的“下”形成对比。
就是在这种对立的和谐之中,词人创造出了一种超然物外,虚静清空的艺术境界。
![](https://img.haomeiwen.com/i26865817/ec52695ef9df81b2.jpg)
备注 :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部分诗词释义及赏析资料选自《古诗文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