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短发妖精
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
――《老人与海》
―01―
理工科的朋友小颖跟我抱怨,说很羡慕我现在能够学着自己喜欢的专业,写着自己擅长的文字过着越来越好的生活。
小颖之所以说羡慕,是因为她之前也是个“文科”爱好者,那时候和小颖一起憧憬大学生活,可以报中文系,读那些高中一直没有时间读的好书,听一些大学教授对那些经典作品的解读。
想的很美好,但是高二分科,小颖却在家人理科好就业的劝说下弃文选理。
因为不是很热爱又不擅长,小颖的理科道路走的并不顺利,高考毕业后只能将就的走了一个普通专科。
到了大学后的小颖,看到文科专业的就业前景越来越好,想要转专业,却因为害怕本来落后的课程不能补上所以放弃了这个念头。
到现在小颖三天两头的觉得迷茫,十分用力也学不好不擅长的理科专业又不敢从头再来的赌一把。
其实我们很多人都面临着和小颖相同的困境。
敢于为一件事拼了命的努力却不敢破釜沉舟去做一个未知的选择。
一边在无效的努力里抱怨,一边挣扎着不肯跳出那个恶性循环的怪圈,久而久之,这份勤奋非但没有让自己觉得充实和心安,反而充满了对自我的怀疑和否定。
是怪我们还不够努力吗?并不是,而是我们缺少冒险心,不敢果断的做出自己认可的选择,所以只好南辕北辙越走越疲惫。
―02―
高中看政治书,里面提到“量变要升华成质变,除了不停的积累,也要抓住时机果断的飞跃旧的圈子”
当年觉得这些理论性的东西是枯燥又无趣的,现在回头看,才搜索到一点现实的真理。
不管我们多努力的去积累,去创造,如果缺少鱼跃龙门的胆量和果敢,也只能在海的圈子里不停的游动,永远也变不成能够飞腾九天的王者。
当然这份果敢和胆量并不是鲁莽的一味舍弃,而是对现实进行理智的衡量,果断在山穷水尽后走向下一处的柳暗花明。
―03―
朋友圈里一向稳重内敛的文静竟然辞去了令人羡慕的国企单位而去应聘了一家新媒体公司。
在新媒体公司待了半年后的文静,加薪到月薪上万,活的越来越优秀也越来越被看重,年初的时候,公司竟然把一个重要的项目单独的分给文静负责。
原先单位的同事羡慕文静的好运气和果敢,但只有文静知道这个过程并不是看起来的那么顺风顺水,说起来每一步都是胆战心惊。
从辞去那份父母拿关系和金钱帮忙找的月薪低但稳定的工作时,文静的家人就都站出来反对。
一个女孩子干嘛要那么冒险,更何况前途未卜,没有人知道新媒体的发展到底怎么样,但文静靠着自己这些年工作的积累和经验,敏锐的知道自己更适合这份高风险但也是高回报的工作。
让文静下定决心辞职的是今年单位一个很好的项目留给了一个有关系的新人,对他们这些努力工作的员工没有任何的鼓励措施。
当你所做的努力,已经不会再给你带来相等的回报和尊重时,你会变得松懈而充满对努力的否定。
但努力并不是原罪,你只是没有选对适合它生长的土壤。
文静正是看透了这一点,才果断的辞职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竞争压力大但氛围好被认可的新媒体。
―04―
我们总会在心里羡慕那个跳槽后变得顺丰顺水的朋友,但是对于自己却始终不敢放手一搏。
说到底除了缺少对生活的冒险心,还有对自我认识的始终不明朗。
我们不知道什么更适合自己,所以并不能做出清晰的选择,我们在当下的事情里还没有做到竭尽全力,所以更怀疑,我们的不成功是源于我们的不努力。
对自己没有清晰的认识,是因为我们的不反思,把别人工作后对自我的规划和反思的时间用来玩手机刷剧,在别人认清形势果断跳槽的时候,自己当然会没有底气。
也并不是所有的不成功都是因为环境和机遇不对,很多时候是我们自己的不努力不作为,如果是自身的问题,那不管怎么跳槽也是会不被认可的。
―05―
记得当年看《杜拉拉升职记》,初出茅庐的杜拉拉反而更快的升职加薪,甩那些工作了好几年的老员工几条街。
诚然,这里面确实有杜拉拉努力的成分在,但比杜拉拉努力又有经验的人大有人在,而之所以最后选了杜拉拉,是因为她啃了一块别人都不敢啃的“硬骨头”。
在所有人不敢得罪人,也没有胆量挑战改变旧体制的环境下,杜拉拉以她雷厉风行的手段和冒险的头脑拿下了对公司重要的项目。
这份冒险不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愚蠢,相反是百般衡量后敢于做出选择的魄力。
不是不可为,只是难为,不是做不到,只是风险大。
可是如果没有这份敢于挑战沉珂旧律的头脑和果敢,我们就只能和大多数人一样不停的努力,不停的碌碌无为,最后努力反而成了推倒我们坚持的最后一根稻草。
―06―
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
现实走到穷途末路,如果我们还是沉溺在困囧的现状里做无效的努力,不去冒险,不敢做破釜沉舟的豪赌,那么我们也不会有后来的成长和机遇。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希望我们在后来的日子里,既有行到水穷处不抱怨的达观,也有坐看云起时勇于转变和挑战的睿智眼光和冒险心态。
生活本身就是一场豪赌,只要你有前卫的眼光,够努力,够坚持,总不会亏待你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