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六六年,干爷爷的第三个本命年。文革之风吹遍神州大地,就连我们那个闭塞的小村庄,也人人加入干革命。大人之间的纷纷扰扰不必说,娃娃们也没有闲着,初中生离开教室,背上书包,搭乘免费的火车全国大串联,小学生出不了远门,就在村子里闲逛。
干爷爷虽然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但他识字,也利用农闲时间走南闯北做小生意,是个有见识的农民。干爷爷坚信:“知识是改变命运的关键”,他一方面没有放松对两个孩子的教育,另一方面又担心如此一年又一年地荒废孩子们的学业始终不是个事情。
那几年,喜欢操闲心的干爷爷在各种场合极力劝学,还常常在深夜辗转难眠,尤其是看着大姑和二叔一天天长大,马上就到了上初中的年纪,干爷爷的心越来越焦急。
一个夏天的早晨,干爷爷早早起床,照例去田地里看了一眼庄稼,回家过早后就出了门。两天后,干爷爷回村了,与他一起回来的还有一个四五十岁的中年男人和一个二十出头的姑娘。干爷爷满面春风,逢人就说这是他请回来的老师,老赵老师和小赵老师。
老赵老师和小赵老师是一对父女,曾经都是某县城中学的老师,赵爷爷是干爷爷出门跑生意结交的朋友。文革开始后,因为是知识分子,赵爷爷和女儿被卷入了腥风血雨中,家里被捣毁不说,还尝尝被拉出去批斗。
与县城相比,我们那个闭塞淳朴的小村庄堪称世外桃源,为了解决村里孩子们的教育问题,也为了帮助赵爷爷父女俩渡过难关,干爷爷琢磨出了一个两全齐美的办法——把赵爷爷父女俩请到他家常住,并聘请他们当村里孩子们的老师。
解决了老师的问题,干爷爷又开始走村串寨,做各村村干部和村民们的思想工作,在干爷爷的多方斡旋下,村里还真办起了方圆十里第一所九年制完形中学。两位赵老师担任初中全科老师,小学老师从各村挑选有文化,有能力的青年出任。
与我上小学时村里的学校已经破败成两层堆放杂物的破楼不同,干爷爷组织办起来的学校,是我们村学校的高光时刻,培养了上邻下寨一大批跳出农门的孩子。干爷爷的女儿,我大姑就是从这所学校考进了医学院,成为一名优秀的脑神经外科医生。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