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说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我们的第二张嘴!话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当我们还没有来到这个世界,在妈妈肚子孕育的过程中,我们不是用嘴巴吃饭,不是用鼻子呼吸。所有的能量与营养全是因为一根小管子和妈妈连接着,得到补给,这跟小管子就是脐带。当我们出生以后,开始用鼻子呼吸,用嘴巴来吃奶了,就不需要脐带了。医生就会在我们出生时,咔嚓一声剪断脐带,脐带脱落以后形成的瘢痕就成为肚脐。
人人都长有一个肚脐眼,但正眼瞧过自己肚脐眼人没有几个,知道自己的肚脐眼长在左边还是右边,是圆形还是椭圆形,是突出的还是凹陷的,恐怕就少了,而明白肚脐还是人体的关键大穴,可以调理身体,治病救人的,更是少之又少了。肚脐是是先天、后天的连接门户,通过对脐的观察,不仅可以得知后天状况,还可推测个体的先天素质。如取脐血,经过化验,可获取胎儿健康信息。又如脐血中含有大量的胎血干细胞,将其提取输入,可利用分化的特性,治疗许多血液系统的疑难病症。

老话说“肚脐深,装银钱,肚脐浅,装瓦片”,怎么,这种鬼话你也信啊?难不成相亲交朋友的时候一见面就撕衣服,然后说那个,不好意思,你肚脐眼的洞洞太浅,我们不适合!
哎呦天啊!有人说我以前从来没有仔细看过它,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它咋长的这么磕碜呢?肯定是给我接生的那个医生手法不好,我这一世的美貌全败他手上了,呃,这个嘛,这还真赖不了别人,这是和婴幼儿身体状况、结扎后是否感染、成年后皮下脂肪厚度等有关。

肚脐眼其实是我们的口头俗称,书面语叫神阙穴,是人体生命最隐秘、最重要的穴位,没有之一,也是人体的长寿大穴。肚脐为什么被称为神阙?阙,是君主所居住的宫殿的门,“神阙”就是元神的门户,可见其位置之重要。神阙穴为任脉上的阳穴,命门为督脉上的阴穴,二穴前后相连,阴阳和合,是人体生命能源的所在地。

将药物敷于肚脐处调理身体,治疗疾病就是脐疗。脐疗法是通过经络的联络作用,内达脏腑,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从而达到调理身体、治疗疾病的目的。脐疗治病的历史已有2000多年。早在殷商时期,太乙真人就用熏脐法治病;彭祖也用蒸脐法养生,寿至八百。《内经》、《难经》对脐与五脏六腑的关系也有详尽的论述。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在其传世之作《本草纲目》卷三、四的“百病主治方”中,记载有较多脐疗法的配方。神阙穴可灸不可针,古时候的医生遇到有人中风不省人事,就会灸这个穴。名医陈良甫说:“旧传有人年老而颜如童子者,盖每岁以鼠粪灸脐中神阙穴一壮故也。予尝患久溏利,一夕灸三七壮,则次日不如厕……又予年逾壮,觉左手足无力,偶灸此而愈。”意思就是说,灸神阙穴可以延缓衰老,能治疗慢性腹泻,还可以治四肢无力。
脐通百脉,调阴阳,补气血,温脾肾,行强壮,培补元气。故脐疗可增强机体免疫力,具有抗衰老,抗氧化的作用,在人体经穴中的神奇地位是独特的,无法取代的。神阙穴,牵一穴而动全身,对维护丹田元阴元阳(真水真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捷径。脐疗,可使人体真气充盈、精神饱满、体力充沛、腰肌强壮、面色红润、耳聪目明、轻身延年。
脐疗的禁忌。有严重心血管疾病、体质特别虚弱者,处在怀孕期、哺乳期的女性,以及过敏性皮肤者,特别是腹部皮肤有炎症、破损、溃烂者均不适合进行脐疗。除此之外,还要注意有无药物过敏史,避免在用药时引起过敏。
传统的脐疗药物一般用起来都非常繁琐,不仅需要特定的工具和手法要求,而且很不方便,耗时耗力,而艾掌门艾灸贴配方是目前隐居于终南山的老道长在前人几百年传承的基础上,自己多年亲自实践得出,由麝香、沉香、藏红花、北防风、白芷等30多味中药,经科学组方而成,模拟艾灸原理,通过长达近10个小时的发热,将药物持续不断通过神阙穴输入体内,激发人体的先天真气,疏通痹阻的经络气血,振奋低下或者衰退的功能,平衡失调的阴阳,使人体消除病痛,恢复健康,延缓衰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