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03
第五章:从古代向现代的转型:帝国余晖
今天将第五章看完了,和前面很不一样的感受是,将中国放在世界这个大环境里去分析理解,才发现大清帝国有多盲目自信,视野有多局限。如书中所言,“不通过世界来认知自身,它根本就无法认知自身”。
推及个人亦同此理。
第二节:帝国的中兴与终结
1、帝国均衡的起伏与变迁
- 太平天国战争:打破了多元帝国汉满蒙回藏诸要素之均衡
- 甲午战争:打破了东亚世界之秩序均衡
- 庚子战争:将始自太平天国时期的央地关系失衡发展到最深刻的状态
2、海洋与过渡地带
太平天国的成与败、上海租界、南洋华人的逆袭
华人劳工和庞大的华人贸易网络,是这种经济繁荣当中不可或缺的要素。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庞大的流民群体不呈现为破坏性力量(如太平天国),而是呈现为建设性力量。
排华运动大致在19世纪末期开始出现。
1909年,大清颁布国籍条例,建立了一种血统主义的国籍法。
国家本位 vs. 两广地方本位:孙中山与陈炯明的冲突,蒋介石与陈济棠的冲突
3、西域的命运与陆海大博弈
地理大发现
19世纪中期以后,亚洲大陆上发生陆权与海权的博弈,主战场之一就是中亚,主角是英属印度、俄罗斯两国,还有介于主角与配角之间的中国。
“大博弈” 甚至已成为一个专有术语,专指19世纪英(印)、俄两国在中亚的这段博弈。
4、印度洋的风与大西洋的风
印茶 vs. 藏茶
5、西南的奇迹
1915年过世、号称 “苗王” 的柏格理(英国循道会的传教士)对贵州威宁石门坎的重建工作(柏格理老苗文、光华小学、体育教育等)
非一神教的信仰,有个特征,往往与信徒所生长于其中的特定自然地理有着关联:
- 神道教 = = 富士山
- 印度教 = = 恒河
- 道教 = = 五岳
- 儒家(教)= = 中原
非西方国家重建秩序的任务,有两种路径:
- 自上而下的暴力
- 引入新的精神资源
西南地区在古代构成了儒家传播的地理极限,在现代则通过柏格理的奇迹,提供了一个极佳的政治隐喻(另一个是:东北)
6、东北的隐喻
日俄战争前后的一系列国际因素:
- 沙俄大陆帝国因素
- 大英帝国的远东格局因素
- 日本的大东亚秩序因素
- 美国的门户开放与自由贸易因素
- …
第三节:从普遍帝国到普遍人民
1、普遍主义的重新想象
大清国内尝试的三种改革路径:
- 李鸿章为代表的实用派
- 张之洞与翁同酥等为代表的稳健派
- 康有为代表的激进派
2、法权视野
丁韪良《万国公法》
19世纪后期的世界,西方将各国划分为三种:
- 文明人(civilized humanity)的国家,可获得完全的政治承认,享有完整的国际法权利,欧洲和北美国家在此列;
- 野蛮人(barbarous humanity)的国家,获得部分的政治承认,只能部分适用国际法,土耳其、波斯、中国、暹罗、日本等国在此列;
- 未开化人(savage humanity)的国家,只能获得自然意义上的人类承认,可称为国际法先占原则下的文明国领土。
可被普遍适用的国际法,其来源主要是战争法和贸易法两个方面。
3、民族主义与革命
章太炎在写作中的纪年便是用的 “共和纪年”,以公元前841年西周的 “共和元年” 为纪年起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