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研读课标】每次研读都有不一样的收获2

【研读课标】每次研读都有不一样的收获2

作者: 潇晨玥 | 来源:发表于2023-02-05 23:47 被阅读0次

三、说课程目标

新课程标准不再以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阐述去总目标,提出数学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是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眼光主要表现为:抽象能力(包括数感、量感、符号意识)、几何直观、空间观念与创新意识。通过对现实世界中基本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观察,学生能够直观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及其现实背景;能够在生活实践和其他学科中发现基本的数学研究对象及其所表达的事物之间简单的联系与规律;能够在实际情境中发现和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进行数学探究;逐步养成从数学角度观察现实世界的意识与习惯,发展好奇心、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数学思维主要表现为:运算能力、推理意识或推理能力。通过经历独立的数学思维过程,学生能够理解数学基本概念和法则的发生与发展,数学基本概念之间、数学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联系;能够合乎逻辑地解释或论证数学的基本方法与结论,分析、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能够探究自然现象或现实情境所蕴含的数学规律,经历数学“再发现”的过程;发展质疑问难的批判性思维,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初步养成讲道理、有条理的思维品质,逐步形成理性精神。

数学语言主要表现为:数据意识或数据观念、模型意识或模型观念、应用意识。通过经历用数学语言表达现实世界中的简单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过程,学生初步感悟数学与现实世界的交流方式;能够有意识地运用数学语言表达现实生活与其他学科中事物的性质、关系和规律,并能解释表达的合理性;能够感悟数据的意义与价值,有意识地使用真实数据表达、解释与分析现实世界中的不确定现象;欣赏数学语言的简洁与优美,逐步养成用数学语言表达与交流的习惯,形成跨学科的应用意识与实践能力。

核心素养具有整体性、一致性和阶段性,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表现。小学阶段侧重对经验的感悟,初中阶段侧重对概念的理解。

初中阶段,核心素养主要表现为:抽象能力、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能力、数据观念、模型观念、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以《一元二次方程》为例,在教学中,我们需要培养学生建立方程的模型观念、解方程的运算能力、分析实际问题的推理能力以及知识点的应用意识等。

四、说课程内容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内容由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学习领域组成。

每个领域的课程内容按“内容要求”“学业要求”“教学提示”三个方面呈现。内容要求主要描述学习的范围和要求;学业要求主要明确学段结束时学习内容与相关核心素养所要达到的程度;教学提示主要是针对学习内容和达成相关核心素养而提出的教学建议。

1.对课程内容进行结构化整合

通过领域—主题,将数学内容结构化处理,体现数学学科特征以整体结构化的数学内容学习为载体,探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通过结构化的知识主题,将数学内容与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价结合起来。

在教学上,指向单元教学;在评价上,关注对数学内容、思想方法的理解、掌握与应用。

初中阶段(综合与实践领域发生了变化)

数与代数: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

图形与几何:图形的性质,图形的变化,图形与坐标

统计与概率:抽样与数据分析,随机事件的概率

综合与实践:项目式学习

在《课标(2011年版)》中,综合与实践领域没有对内容做规定,仅对目标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课标(2022年版)》对内容与形式都有了更细致、明确的要求。

重在解决实际问题,以跨学科主题学习为主,主要包括主题活动和项目学习等,在第一、二、三学段主要采用主题式学习,将知识内容融入主题活动中,第四学段可适当采用项目式学习。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数学学科和跨学科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例如一元二次方程的阅读与思考中,涉及到了黄金分割数,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将此确定为项目学习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或独立思考,经历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经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最终引导学生解释数学结论的现实意义,进而解决问题。

2.内容表述调整

在具体内容的表述上也进行了一些调整,以保证课程内容的结构化。与主题调整的思路一脉相承,内容的表述强调整体性和一致性。

例如,第一至三学段“数与运算”的主题将原有的“数的认识”“数的运算”两个主题合并,表明数与运算存在密切联系,数是对数量的抽象,通过计数单位予以表达;而小学阶段每种运算的算理都涉及数的意义、计数单位,强调这样的关联,使得整数、小数及分数的认识和运算具有一致性。

例如,了解乘方与开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平方运算求百以内整数的平方根,会用立方运算求百以内整数(对应的负整数)的立方根,会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2022年版课标将“百以内整数”分别变为“百以内完全平方数”,“千以内完全立方数”)。

例如,通过具体实例了解轴对称的概念,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2022年版课标将“了解”调整为“理解”)。

例如,了解等腰三角形的概念,了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2022年版课标将“了解”调整为“理解”),知道三角形的内心和外心;(2022年版课标将“知道”调整为“了解”),探索并了解点与圆的位置关系,(2022年版课标将“了解”调整为“掌握”)等。

3.内容的学段调整 

《课标(2022年版)》在内容编排方面做了一些调整。

例如,把方程、反比例这些内容从小学段移到初中段

4.内容的增补与调整

初中部分内容由选学调整为必学:如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探索并证明垂径定理。这两项内容在原课标中为选学,其本身难度不大,在实际一线教学中也早已普及,并且“根与系数的关系”对于后续内容,甚至是高等数学的学习都极为重要,因此调整为必学。

例如,新增:理解负数的意义,知道实数由有理数和无理数组成,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实数,能比较实数的大小,能利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和推理,理解函数值的意义,知道二次函数系数与图象形状和对称轴的关系,会求二次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并能确定相应自变量的值,知道二次函数和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通过实物和模型,了解从物体抽象出来的几何体、平面、直线和点等概念,掌握基本事实: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能用尺规作图:过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平行线,理解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的概念,知道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会计算一组数据的离差平方和,理解中位数、众数的意义,会计算四分位数,了解四分位数与箱线图的关系,感悟百分位数的意义,经历数据分类的活动,知道按照组内离差平方和最小的原则对数据进行分类的方法等。

尺规作图不再作为独立的章节,而是分散到对应的具体内容中,其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相应的几何原理,提升作图能力。例如,用尺规作一个角的平分线、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这三者本质上没有区别,都是构造等腰三角形,因此掌握作图的道理很关键。

相关文章

  • 教学之明确目标

    1.研读课标;2.研读教材,3.研读单元目标;4.研读文本目标

  • 远程培训学习心得

    主题化的大单元教学方法: 1.研读课标。教师一定要研读课标,根据课标的要求,达到英语教学的最基本要求。 2.梳理单...

  • 吃透教材 研读课标(收获)

    2018年9月6日,新乡市数学教研组魏银光老师莅临新乡市第十中学,为我校全体数学组老师作了一场题为“吃透...

  • 2022-03-24光印随思1课标研读交流会

    20220324光印随思1课标研读交流会 昨天,参加了语文组的课程标准研读交流会。这次交流会,是教务处组织教师研读...

  • 2021-11-17 感悟

    一、中考研讨之感悟:1.要回归课本,整合教材,发掘内涵,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2.要研读课标、研读中考说明之变化。3...

  • 深入研读课标

    知识能力过关,碰到问题回答不好,夹生饭,改过来很难,孩子的认知模式,某一本书知识点掌握好,会做题。想法不对。认知结...

  • 继续研读课标

    夜幕低垂,白天纠缠不清的沙尘此时逃去无踪,伴随着夏日清凉、清爽的傍晚,心情也变得宁静而平和。于是,坐于电脑前...

  • 青言青语302:“国培计划”送教下乡培训的实践与思考

    一、思考:送什么?留下什么? 二、研读文件(就如老师需要研读课标) 三、聚焦培训主题和主体 校本研修是重点:重视学...

  • 过程就是方法——怎样上好课

    1. 心中有标! 必须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明确年段目标,严格按课标要求施教,把课标当做教学的根本大...

  • 是谁偷走了老师的暑假?

    【智校园】通知:根据昨天会议精神,假期教师成长作业要求如下: 1. 研读课标(文字、视频),将收获写在业务学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研读课标】每次研读都有不一样的收获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fnzh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