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经典||论语细读067

作者: 海滨公园 | 来源:发表于2024-07-30 10:02 被阅读0次
重温经典||论语细读067

【译文】子游做了武城的长官。孔子说:“你在那里有没有遇到人才呢?”。子游回答说:“有一个叫澹台灭明的人,从来不走邪路,没有公事从不到我屋子里来。”

【评析】孔子极为重视发现人才、使用人才。他问子游的这段话,反映出他对举贤才的重视。当时社会处于大动荡、大变革时期,各诸侯国都重视接纳人才,尤其是能够帮助他们治国安邦的有用之才,这是出于政治和国务活动的需要。

【原文】6·15 子曰:“孟之反①不伐②,奔③而殿④,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注释】①孟之反:名侧,鲁国大夫。②伐:夸耀。③奔:败走。④殿:殿后,在全军最后作掩护。

【译文】孔子说:“孟之反不喜欢夸耀自己。败退的时候,他留在最后掩护全军。快进城门的时候,他鞭打着自己的马说,‘不是我敢于殿后,是马跑得不快。’”

【评析】公元前484年,鲁国与齐国打仗。鲁国右翼军败退的时候,孟之反在最后掩护败退的鲁军。对此,孔子给予了高度评价,宣扬他提出的“功不独居,过不推诿”的学说,认为这是人的美德之一。

【原文】6·16 子曰:“不有祝鮀①之佞,而②有宋朝③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注释】①祝鮀:鮀,音tuó。字子鱼,卫国大夫,有口才,以能言善辩受到卫灵公重用。②而:这里是“与”的意思。③宋朝:宋国的公子朝,《左传》中曾记载他因美丽而惹起乱的事情。

【译文】孔子说:“如果没有祝鮀那样的口才,也没有宋朝的美貌,那在今天的社会上处世立足就比较艰难了。”

【原文】6·17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译文】孔子说:“谁能不经过屋门而走出去呢?为什么没有人走(我所指出的)这条道路呢?”

【评析】孔子这里所说的,其实仅是一个比喻。他所宣扬的“德治”、“礼制”,在当时有许多人不予重视,他内心感到很不理解。所以,他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原文】6·18 子曰:“质①胜文②则野③,文胜质则史④。文质彬彬⑤,然后君子。”

【注释】①质:朴实、自然,无修饰的。②文:文采,经过修饰的。③野:此处指粗鲁、鄙野,缺乏文彩。④史:言词华丽,这里有虚伪、浮夸的意思。⑤彬彬:指文与质的配合很恰当。

相关文章

  • 细读论语总目录

    细读论语卷一(学而、为政) 细读论语卷二(八佾、里仁) 细读论语卷三(公冶长、雍也) 细读论语卷四(述而、泰伯) ...

  • 《论语》心臆丨公治长篇第五

    《论语》心臆丨公治长篇第五 每日一课读经典,这里是先生馔。《论语》心臆测已经以日课形式全部写完。为便于重温经典,特...

  • 《论语》——一本几千年前的古人鸡汤,值得你反复研读

    最近开始读《论语》,它素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誉。而今细细读来,觉得过去的理解甚是肤浅,这部国学经典值得人反复研...

  • 重温经典:沧浪诗话19

    重温经典:沧浪诗话1 重温经典:沧浪诗话2 重温经典:沧浪诗话3 重温经典:沧浪诗话4 重温经典:沧浪诗话5 重温...

  • 《论语》心臆丨泰伯篇第八

    《论语》心臆丨泰伯篇第八 每日一课读经典,这里是先生馔。《论语》心臆测已经以日课形式全部写完。为便于重温经典,特列...

  • 《论语》心臆丨述而篇第七

    《论语》心臆丨述而篇第七 每日一课读经典,这里是先生馔。《论语》心臆测已经以日课形式全部写完。为便于重温经典,特列...

  • 重温经典:宋代名篇选读396

    重温经典:宋代名篇选读397 重温经典:宋代名篇选读398 重温经典:宋代名篇选读399 重温经典:宋代名篇选读4...

  • 重温经典:宋代名篇选读351

    重温经典:宋代名篇选读352 重温经典:宋代名篇选读353 重温经典:宋代名篇选读354 重温经典:宋代名篇选读3...

  • 重温经典:宋代名篇选读366

    重温经典:宋代名篇选读367 重温经典:宋代名篇选读368 重温经典:宋代名篇选读369 重温经典:宋代名篇选读3...

  • 重温经典:宋代名篇选读361

    重温经典:宋代名篇选读362 重温经典:宋代名篇选读363 重温经典:宋代名篇选读364 重温经典:宋代名篇选读3...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重温经典||论语细读06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gmzq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