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邀》对话天下“第一”读书人唐诺老师,这期是触动最深的一期,看到结尾处听音频有些不自觉的触动哽咽。读圣贤书,所求何事。原来人生可以这样过,原来时间可以这样看,原来我们可以这样思索。
内容丰富饱满,打破不一样的认知边界,阅读、写作、人生态度深度表达,值得学习。部分记录思考分享。
“很早就认识一件事情,生活的很多繁华面,看起来好像各种可能性,但是以我的能力所及来讲的话,重复性太高。但是,书的世界,变化万千。”
现在我们因无法专注而开始疲于奔命,开始循着本能和惯性作出决定,逐渐丧失深度思考力。唐诺老师是自由读书人,专注于与阅读相关的自由写作,自称“专业读者”。一直坚持手写,每天书写六千到一万字不等,只保留500字,深度专注文学创作,深度阅读,深度思索。
原来人生可以这样过。
“在北方有一块岩石,高一百英里,宽一百英里,有一只小鸟每隔一千年来磨它的嘴,当这座岩石慢慢被磨平的时候,永恒的岁月又过了一天。”
唐诺老师提及九岁十岁看房龙《人类的故事》带来的启蒙,老人眼里依然有着当年的欣喜:原来时间可以这样看。
“有时候我们通过一个书写,或一个思维,进入到一只鸟,一个异国人,用他的眼光看世界,使得你的世界被扩展开来,这才能够让你突破有限的我们的,在这里就不能在那里、你成为这个时限就不能够成为那个时限的那种生命的局限性跟单调性。代价就是,你所怀疑的那个自我会不会消失。”
我们是谁?我们来自哪里?我们要去向何方?难道不是由我们读过的书,经历的事,所有的决定,我们对世界的印象,我们种种构成。思索的线超乎我们现实的认知边界。
每一次的叩问,都隐含着当下自我的思索和省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