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过留声,人过留迹。用一次长途旅行画一年完满的符号,应该是很有意义的。
一
冬季到哈尔滨,是最好的选择。一路上想象着北国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当真正置身冰雪世界,领略冰天雪地,天寒地冻,冷彻骨髓时,原本普通的词汇,在瞬间成了极具感官刺激的词语。曾看过不少关于辽沈战役,林海雪原,抗美援朝的文字与影像,此次北方之行,方知视觉的冲击与文字的想象,根本无法与身临其境相比。读书与行路,是有本质区别的。
此前对于哈尔滨的印象,仅停留在年少时听王刚播讲的《夜幕下的哈尔滨》上,如今,踏上白山黑土地,深切感受了此方水土孕育的东北粗犷性格,在食物的呈现上,尤为突出。东北菜不精致,处处透出豪放与随性,与北国的凛冽相匹配。在中央大街流连,误打误撞,进了主打东北菜的“老厨家”,锅包肉,小鸡炖蘑菇,麻酱拉皮,东北酸菜水饺,火鸡腿,还有第一次品尝的格瓦斯。都是大盘装,量很足,不像南方的菜馆,精细到小气,花了钱吃不饱。后来听出租老哥讲,这家店很地道,属老字号,有不少东北招牌菜。
去一处陌生的地方,首当其冲应该熟悉当地风土人情,手机上怎样攻略,也不如去博物馆瞧瞧。这个与中东铁路密切联系,依路而兴的移民城市,更多的夹杂了异国情调,特别是俄罗斯文化的浸染,让这个包容东西方文化的城市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如同格瓦斯,纯粹的俄罗斯风味,却有着东方迷人的味道。我喝第一口,便认同了这种口味。不可否认,我的性格中暗藏着北方的因子。
相比于俄罗斯商品超市浓重的商业味道,坐落于果戈里大街的奋斗副食品商店就显得亲切了,这个店名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当代哈尔滨人真实生活的缩影,从寒气袭人的室外推门进来,扑面而来的是热气腾腾的现场,各个柜台都挤满了人,大多为数本地人,据说是哈尔滨人自己的熟食店铺,满眼都是松仁小肚,硕大的火鸡腿,滋滋冒油撩人食欲的烤肉,还有哈尔滨人引以为豪的秋林的红肠,哈肉联的各种肉制品,那边卖粉肠的居然排起了长队。这才是真实的哈尔滨美食。
二
乱炖,东北人的另一种性格。夜幕降临,热情的出租载我们去一家东北铁锅炖,零下二十多度的室外与热气喧腾的室内,再现东北典型的冰火两重天,二斤多的鳇鱼中段。配上大白菜,土豆,茄子,冻豆腐,粉条,胡乱搅在一起,就一口铁锅,扔一捆劈柴,呼呼啦啦一锅炖熟,随乡入俗,大家各取所欢,各食所爱,滋滋有味,额头沁汗。在一口锅里取食,这种乱中造势之举,颇为豪放洒脱,毫不矫揉造作,不失是一种地方性情。
突然想,乱炖的形式,似乎不登大雅,追求精致的今天,难免过于粗放,以为不可与南方精致主义争锋,如同教学,日趋精细的当今课堂,“东北一锅炖”的样式一定没有容身之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似乎成为各家争相攀比的细则。狼牙棒身处职业教育的藩篱中,与高考指挥棒下的普通教育“背道而驰”,自觉乱炖更有益于学生的成长与成熟,也更符合学生的需求,以致数十年不改初衷,而今东北之行,更加坚定坚信。隔行隔山,各有门道,我自以为是。
三
游哈尔滨一定要欣赏此地的建筑风格。索菲亚教堂是此去必游之处,东正教教堂,典型的拜占庭建筑风格,离中央大街仅一箭之遥,驱车前往,败兴而叹。此教堂历经半年闭馆维修,尚未开禁,只能盘桓于周边,感叹其独特。天虽寒,仍禁不住拍照的诱惑,想方设法滤去背后现代化的建筑,在蓝天衬托之下,尽显巍峨磅礴之气。
哈市地方戏院是东北二人转前沿所在,道外新闻电影院的二人转正宗,值得一观。于是打车前往。戏院对过的巷子是文化一条街,尽是些古玩字画,朱砂紫金蜜蜡为主,一家名曰“老都一处”的特色菜馆,在寒风中闪着霓虹,推门进去,招牌锅烙是首选,拔丝地瓜做得地道,老板特地配一碗冷开水涮一下,说是不粘牙。一试,果真。酸菜粉,地三鲜,锅包肉,三鲜馅东北水饺,白菜刀鱼(实为带鱼)味道也不错。当然还要喝一瓶哈啤。
两个半小时的东北二人转,笑声不断。我们整天一副教育人的面孔,又读了几本正经书,以为高雅脱俗,不曾想,在东北二人转低俗的氛围里,居然也可以毫无顾忌的放声大笑,才明白,人的媚俗外衣如此单薄,稍有动静,立马还原到原始状态。又叹,东北人的野性与狂放,只从二人转中便可窥见一斑,其原生之态实在让人不敢恭维。
陈寅恪曰:“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观世俗之二人转,所幸坚守不为所动,方觉读书之用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