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几天都埋在那块地里,弄了一拢地,挖的平平整整的,看起来舒服多了,总算有了一点庄家气息。
不像原来的田地,不知道的还以为进了荒山野岭,一人身高那么高的杂草,总觉似乎有蛇虫爬出来的阴森,又似荒原的苍凉。
亏得爹爹有个秀才的俸禄,和讲学得的米钱,否则父女俩都得挨饿不可。
看着这一拢地弄的整整齐齐的,不见一丝杂草。沁兰又轮起小锄头在地里一溜一溜的挖出一条条沟壑来,将地弄成一条一条的。
然后将一排的地边缘处的泥土往上垒,让沟壑更深,也让垒起来的土更高,然后收边。
这样看起来一排一排的就更明显了。
之后在垒高的土上淋了池塘里的水,将土润润,泡软。好多年都没有种了,又是杂草丛生的,地里又硬又干,营养也被杂草吸干了,得养养土,才能种上瓜果蔬菜。
每隔两天就淋上一次水,如此十来天七八个来回,土便润好了。然后撒上厨房里的草木灰,隔两天再用茅厕的粑粑兑了水浇上,养养肥。
再隔上十来天,便可以种菜了。
家里的老蒜不太多,平日里也很少吃蒜,当然蒜也是蛮贵的,平常吃也挺奢侈。况且家里每日早晚吃的是玉米糊糊,中午吃木薯或者土豆,也用不着大蒜。
如今搁置在厨房的大蒜,还是之前过节炒肥锅肉用剩下的呢。
如今要种在地里,自然是不够的,于是又去爹爹那里要了些钱来,去镇上买了些蒜,还有一些菜籽种子。
种子比菜都还要贵上很多,就一小包,都要好几文钱,绿油油的蔬菜也才一文钱一斤呢,旺季出产蔬菜,菜贱,一文都能买两三斤的都有。比玉米面都还便宜。
不过村子里的人,还是大多吃玉米糊糊的,毕竟做农活的,粗粮也顶饿些。光吃着这些蔬菜,没一会儿就饿了,也干不动活儿。
像沁兰家,大多钱都买了玉米面,用来买菜的闲钱就少了。
况且炒菜还得放盐油酱醋辣,少不得又得花多少佐料钱,没放又不好吃。多数人家是舍不得的,又不顶饿,白花钱。
大多就是沾一点粗盐,油都舍不得放几滴的,自然没什么味道了,反而玉米糊糊和玉米窝窝头味道好些。
能吃上有油的菜,得过年过节去了,更何况是肉,大过年的当能吃上包饺子的肉,对于一般人家来说。
沁兰将买来的大蒜一瓣一瓣的搬开,然后将蒜瓣并入先前在垒高的土里挖的小坑,再在蒜瓣周围围上泥土。
等这一拢地全都并入了大蒜瓣,就再用茅厕的粑粑兑了水淋上,如此,便可以了。
家里的一日三餐是爹爹弄的,沁兰除了偶尔打扫屋子,洗洗衣裳,便不需要做什么,所以如今一门心思都放在了田地里。虽然人小力薄,但是一天弄一点,一天弄一点,慢慢的也就弄的多了。
看着梅花家田地里的粮食和蔬菜,可羡慕得紧呢。想着自家也要种上一些,改善改善生活,也是不错的。天天吃玉米糊糊和土豆木薯,都淡而无味。
如今这一亩地还是爷爷在的时候留下来的,只是父亲不曾种过,就由母亲种了,那时候倒是能吃些新鲜蔬菜。
当初祖祖走了后,大爷爷二爷爷还有三爷爷和爷爷分家,爷爷便是得了这一亩地,因为爷爷自小也是读书的,就没分多少地,倒要了家里的书。
因为大爷爷而爷爷和三爷爷不怎么念书,喜欢干农活,在乡下村里,下地干活种粮食才是正道,能吃饱不饿,慢慢的就过好日子了。
至于读书,也没几个能考中当官的,祖祖如此,爷爷也如此,如今的爹爹也是。所以也不稀罕书,书都给了爷爷,田地这些大爷爷二爷爷和三爷爷就分的多了。
后头爷爷几十年积累的钱,便都买了书了,所以家里的田地没见多,反而书倒是多了些。
如今爹爹也添置了些书,林林总总加起来,倒有五百来本书。
不过大多是手抄本,尽管如此,还是很贵的,平常村里人家,都是买不起的。
沁兰家也是几代的积累,才有了如此丰厚的收藏。除了自家看,还有爹爹的好友之外,基本不曾借阅。
这五百块本书,在娘亲去后沁兰伤心之余,便是埋在书堆里看书。
这也是爹爹教的法了,能有了新奇的东西,有了寄托,沁兰便不再那么伤心了,反而因为书里有趣的故事杂谈,史书的旷达,诗书的味美,而被迷住了,从此不再想其它。
五年的时间,厚薄不一的五百来本书,沁兰都通读了一遍,各个领域都有所涉猎。虽然不太懂,但内心深处也有了一丝印记。只等某一日经历了事情,便能将其内涵给挖掘出来。
目前沁兰也不着急不能全然读懂书里的意思,现在的沁兰需要不了那么多东西,每天过得无忧无虑的。书里的东西,经历多了便懂了,这是爹爹说的,书里也这么说的。
沁兰不懂,但是沁兰相信。
就像吃在肚子里的玉米糊糊和白米粥,还有肥锅肉,都融入了沁兰的骨肉血液,让沁兰不断长大。
书里的东西,也融入了沁兰的思想,灵魂,言语和举止,让沁兰越来越有思想,智慧,空灵。身上那若有若无的书卷气,是有别于村子里的其它孩子的。
当然这些是常人难以明白的,只觉沁兰是个柔弱的女孩子,不能下地干农活,肩不能挑手不能担的,不是能给家里增加劳动力,增加粮食。
再加上沁兰平常也不怎么和村子里的孩子玩,有点孤僻,不懂人情世故,所以不是个好媳妇,将来说亲都难。
这些沁兰是不知道的,爹爹也没有关注这些。
爹爹平日里在村子里讲学,原本读书是极贵的,别说买那些书,和文房四宝笔墨纸砚这些,没个几两银子是买不到的,而且笔墨纸还是消耗品,用一点就少一点。
就是那读书的束修,在县城的好书院里一年便要十五两之多,是平常人家可望不可及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