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341500/270c8149d2a1e3c2.jpg)
嵇康“不孝”的罪名是怎么回事呢?嵇康曾因为山涛让他做官而与山涛绝交过,他还绝交过一个朋友,就是前边提到过的种菜园子的吕安的哥哥吕巽。为什么要与吕巽绝交?因为吕巽的品德有问题,他竟然和自己的弟媳妇、也就是弟弟吕安的媳妇有染,并且霸占了自己的弟媳妇。就是现在说来,这也是极不光彩、让人恶心的事情,也难怪嵇康要与他“绝交”了。这事大概让吕巽恼羞成怒了,也就更加地倒打一耙了,他竟然诬陷自己的弟弟“不孝”,并把自己的弟弟送进了大牢。此事牵涉到了同情吕安、为吕安说了几句公道话的嵇康,于是嵇康也被下到大牢,并且因为钟会三寸不烂之舌的“添油加醋”,让晋昭王就要杀掉嵇康了。据说当时三千名太学生曾到刑场上为嵇康“求情”,要求赦免嵇康。这实际上也怕是加速了嵇康的被杀。因为什么?你太有威望了,太有名气了,不杀你怎能让晋昭王“心安”呢!史料记载,嵇康是弹着那首著名的、阮籍传给他的《广陵散》的曲子而从容就义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4341500/99b57f2034e3ac8d.png)
继续来说喝酒。
前边说过,嵇康也喝酒,但是,他除却喝酒外,还吃一种叫“五石散”的药物。据说,这种药很有毒的,是让人吃后可以“成仙”的东西,大致类如现在说的吸食“鸦片”吧,可以让人飘飘欲仙的。现在大家说,晋朝士大夫阶层,都是“脚穿木屐”、“宽袖善饮”,还有“扪虱而谈”,很飘逸,很洒脱的。鲁迅先生分析说,这和吃了这种叫“五石散”的药物很有关系。因为吃了这种药,皮肤很娇嫩,衣服穿紧了,会磨伤皮肤,脚上也不好穿鞋子,只好“踢拉板”了(当时叫“屐,就是木头做的拖鞋)。而且,还不能穿新的粗布衣服,因为新的粗布衣服不柔软,一样会擦伤皮肤。只好穿旧的粗布衣了。旧的粗布衣,容易生虱子,也就只能“扪虱而谈”,一边捉着虱子,一边谈笑喝酒了。不拘细节的毛泽东,在延安时候也与斯诺先生(《西行漫记》的作者)这样谈过话,不过那是延安生活太艰苦、环境太恶劣的缘故。鲁迅先生还分析,说就因为嵇康又喝酒,又吃药,所以,他没有只喝酒、不吃药的阮籍“糊涂”得很,以至于就丢掉了性命。在喝酒上,阮籍、嵇康可谓那个时代喝酒的“代表”了。代表归代表,他们却不允许自己的孩子“喝酒”的,大致他们也知道喝酒不好,会伤及身体的。阮籍的儿子叫阮浑,他长得和父亲很像,也想加入父亲的喝酒队伍。父亲不允许,说是喝酒队伍里已经有自己的侄子阮咸了,你就不必加入了。《晋书•阮籍传》里记载:“(籍)子浑,字长成,有父风,少谋通达,不饰小节。籍谓曰‘仲容已豫吾此流,汝不得复尔。’”。阮咸字仲容。据说,阮籍的儿子阮浑很听父亲的话,一辈子都没有醉酒的记录。他后来还在山涛叔叔的推荐下,当了一个极本分的官员了。而嵇康呢?他对于孩子更加认真,严格,很符合他做人的个性。他专门写了一篇《家诫》的文章,一条一条地告诉儿子怎么待人接物、怎么处事,当然也不允许儿子酗酒。他的儿子叫稽绍。嵇康死时,这个儿子才十岁,也足见嵇康对儿子的教育够早期和用心了。稽绍后来也在山涛的帮助下,做了官了,而且在晋惠王一次兵败被困中,他用自己的身躯保护了皇帝的性命,死得忠心耿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