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关于幸福的理解。幸福与个人感觉有关,每个人其实都活在由自己的感官创造出来的故事里。心理学是一门幸福学,马丁·塞利格曼说:“当一个国家或民族被饥饿、战争所困扰的时候,心理学的任务是治疗心理创伤。但在经济繁荣的和平时期,心理学的主要任务是帮助人们活着更加幸福而有意义,生活得更加美好。”
而我们从出生以来,听从别人的声音,跟从别人的脚步,慢慢地就失去了自己。我们来这里学习,意味着想要更幸福的人生,那么,首先要找到那个迷失的自己,自己先确认自己,才能和自己相遇。找出让自己不幸福的问题,进而转化问题,这样才能自己给自己内在小孩心理营养,使自己的心理长得与生理年龄完全匹配的自己,这样才能玩转自己的人生,才能使自己更绽放。
其次,关于改变。改变如果是基于自己的不够好,那就可能怎么变都不够好,越变问题越多,越变越发现自己不够好,这个状态的改变都是为了做一件事,这件事叫在填补,基于这样的改变,我们就会从自己身上不断发现坑洞,改来改去永远有一个不够好的自己在,委屈就会越多,这是对自己不认可而做出的一种改变。如果改变是基于认可自己够好了,改变是为了让自己更好,这时候不再是为了填补坑洞,而是为了让自己更加富足。
改变有一个核心,改变是基于自己,如果背后的声音是改变为了让别人看见,那我们永远会活在别人眼睛里,还有一种改变是为了让对方改变,这样关注点始终在对方身上,改着改着就会动力不足。
第三,关于人生脚本。如果对现在的状况不满意,很可能是你的人生脚本出现了限制,那么,想要幸福,就必须把着力点放在改写人生脚本上,而不能把力量放在内耗上。凡是觉得自己活得不开心,却仍然不愿意做出改变,那是因为把自己置于受害者的位置,完全是一直儿童心态,而通过学习就是要拥有成年人的心态,着眼于未来,勇于去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2019.7.1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