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六祖法宝坛经 机缘品 第七(三)

六祖法宝坛经 机缘品 第七(三)

作者: 安徽张俊生 | 来源:发表于2018-01-26 09:30 被阅读0次

    六祖法宝坛经 机缘品 第七(三)

    (博主注: 法达诵经三千,不明其意。见六祖仍然行礼不恭,傲慢心不减,这样的事情现在也很多。学习经典,如果仅限于词章文义,未免偏颇。黑体字为原文,其他为网上释文,斜体字为博主小悟。)

    僧法达,洪州人。七岁出家,常诵《法华经》。来礼祖师,头不至地。祖诃(博主注:hē ,〔~子〕常绿乔木,果实像橄榄,可入药。亦称"藏(zāng)青果";同呵,怒责。)曰:礼不投地,何如不礼。汝心中必有一物,蕴习何事耶?曰:念《法华经》已及三千部。祖曰:汝若念至万部,得其经意,不以为胜,则与吾偕行。汝今负此事业,都不知过。听吾偈曰:  礼本折慢幢,头奚不至地。有我罪即生,亡功福无比。  师又曰:汝名什么?曰:法达。师曰:汝名法达,何曾达法?复说偈曰:  汝今名法达,勤诵未休歇。空诵但循声,明心号菩萨。  汝今有缘故,吾今为汝说,但信佛无言,莲花从口发。

    法达比丘,洪州地方的人士,七岁出家,常常诵念《妙法莲华经》。有一天,前来礼拜六祖,头却不着地。六祖诃斥道:“顶礼头不着地,与不顶礼有何不同?你心中必自负有一事物在,你究竟修学甚么专长呢?”法达说:“我念诵《妙法莲华经》已经有三千部了。”六祖说:“如果你念到一万,能领悟经中大意,而不觉得自己胜过别人,那就能和我并肩同行。你现在竟以诵经千部而自负,一点也不知道自己的过失,现在听我说偈:‘顶礼本为折伏慢心之幢,为何顶礼时头不着地?心中存有我罪业即生起,无求功之念能获福无量。’”六祖大师又问道:“你叫甚么名字?”法达说:“名叫法达。”六祖说:“你的名字叫法达,何曾通达妙法?”于是又说一偈:“现在你的名字叫法达,殷勤诵念经典不曾停息,这只随着声音空在口头诵念,必须经义明心才能号称菩萨。今日和你有这段因缘,所以现在我为你说示法义,只要信佛本无言说法,妙法莲花自然从口发。”

    (博主注:这段文字,是六祖看法达行礼,头不着地,六祖马上呵斥他“头不着地,何如不礼,汝心中必有一物”。法达心中一物,就是自恃念诵《妙法莲华经》已经有三千部了,产生傲慢之心。针对法达的毛病,六祖指出了“空诵但循声”,仅仅当录音机是不行的,诵读哪怕上百万遍,佛经与你又有什么关系呢?若实达于法,则行住坐卧,出息入息,皆真诵经。今徒劳于文句,故知未达真妙法也。所以必须明心见性。这里我们看到,六组一方面讲: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似乎不大注重修持的繁文缛节,但一方面又要求弟子恪守规矩,看起来似乎矛盾,其实本质一样,就是要注重向内实修。一个向内实修的人自然不会心生傲慢之心,处处符合礼。这和儒家讲的“仁者礼之本,礼者仁之用”是完全一致的。)

      达闻偈,悔谢曰:而今而后,当谦恭一切。弟子诵《法华经》,未解经义,心常有疑。和尚智慧广大,愿略说经中义理。师曰:法达,法即甚达,汝心不达。经本无疑,汝心自疑。汝念此经,以何为宗?达曰:学人根性暗钝,从来但依文诵念,岂知宗趣?师曰:吾不识文字,汝试取经诵一遍,吾当为汝解说。法达即高声诵经,至“譬喻品”,师曰:止!此经原来以因缘出世为宗。纵说多种譬喻,亦无越于此。何者因缘?经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一大事者,佛之知见也。世人外迷着相,内迷着空。若能于相离相,于空离空,即是内外不迷。若悟此法,一念心开,是为开佛知见。

    法达听完偈语后,向六祖忏悔谢罪说:“从今以后,我一定对一切谦虚恭敬,弟子虽然诵持《法华经》,却不了解经中的意义,所以心中常有疑惑。和尚智能深广博大,请约略为我讲说经中的义理。”六祖说:“法达!佛法本来就很通达,是你自心不能通达;经义本来无可疑问,是你自心起了疑惑。你诵这部经,可知道它以甚么为宗趣吗?”法达说:“弟子根性愚钝,向来只依经文诵念,那里会知道以甚么为旨趣呢?”六祖说:“我不认得字,你试拿经本来读诵一遍给我听,我为你讲说。”于是法达就高声的诵念经文,念到〈譬喻品〉时,六祖说:“停!这部经原来是以‘佛 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为宗,即使说再多的譬喻,也不会超越这个宗旨。甚么是因缘呢?经中说:‘诸佛世尊都只为一大事因缘所以出现于世间。’所谓一大事, 就是佛的真知见。世间的人不是向外迷惑执着诸相,就是心内迷惑执着于空,如果能够于相远离一切相执,于空远离空执,这就是内外不执不迷。如果悟得这个法门,在一念之间心地豁然开朗,这就是开佛知见。

    (博主注:所谓佛知见,就是要使一切众生,认识人生宇宙和万法的真相。这个知见就是智慧,有了智慧就可以破烦恼,破了烦恼就可以出世。自己解脱了不行,还要叫众生解脱。佛知见只在自性中。读经三千遍,不往心去,就是向外寻觅,没用的。此真知见,生佛等有,本来清净。唯人以妄尘所染、无明所覆,而自迷失。)

    佛,犹觉也。分为四门:开觉知见,示觉知见,悟觉知见,入觉知见。若闻开示,便能悟入。即觉知见,本来真性而得出现。汝慎勿错解经意,见他道开示悟入,自是佛之知见,我辈无分。若作此解,乃是谤经毁佛也。彼既是佛,已具知见,何用更开?汝今当信佛知见者,只汝自心,更无别佛。

    佛的意义就是觉,分为四门:令众生开启‘觉的知见’,为众生指示‘觉的知见’,令众生体悟‘觉的知见’,令众生契入‘觉的知见’。如果在听闻开示时, 便能体悟契入,就是‘觉的知见’,让本来具有的真性得以显现。你要慎重,不要用错误的知见解释经义!不要见经上说‘开示悟入’,就误以为那自然是佛的知 见,与我辈凡夫没有缘份。如果误作这样的见解,就是诽谤佛经,诋毁佛陀。他既然是佛,已经具有佛的知见了,何必还要再去‘开佛知见’呢?你现在应当坚信: 所谓佛的知见,就是你自己的心,心外再也没有其它的佛了。

    盖为一切众生,自蔽光明,贪爱尘境,外缘内扰,甘受驱驰。便劳他世尊,从三昧起,种种苦口,劝令寝息,莫向外求,与佛无二。故云开佛知见。

    因为一切众生自己障蔽了光明的心性,贪着尘劳境界,向外攀缘而内心生起妄想纷扰,甘心受尘劳的驱使而奔驰,所以才要劳动大觉佛陀,从正定中出现于世,苦口婆心地宣说种种方便法门,劝导令众生止息贪爱等妄想执着,不要向心外去妄求,这样就和诸佛没有差 别,所以说是开佛知见。

    吾亦劝一切人,于自心中,常开佛之知见。世人心邪,愚迷造罪。口善心恶,贪瞋嫉妒,谄佞我慢,侵人害物,自开众生知见。若能正心,常生智慧,观照自心,止恶行善,是自开佛之知见。

    我也常劝一切人,要在自己心中开启佛的知见。但是,世间的人心地不正,愚昧迷惑,造种种罪,口说善言,心怀恶念,贪爱瞋恚,嫉贤妒能,谄媚佞言,自恃慢人,侵犯别人,损害他物,这就是自己开启了众生的知见。如果能端正心念,时常生起智能,观照自己的心性,不造恶而行善,这就是自己开启佛的知见了。

    汝须念念开佛知见,勿开众生知见。开佛知见,即是出世;开众生知见,即是世间。汝若但劳劳执念,以为功课者,何异嫠(博主注:嫠,古语,同“犁”)牛爱尾?

    你必 须念念在开启佛的知见上,千万不要自己开启众生的知见!能开启佛的知见,就是佛出世间;开启众生的知见,就是还在众生世间。你如果只是辛辛苦苦的执着念诵《法华经》文,以为这就是功课,这和犁牛爱惜牠自己的尾巴又有甚么不同呢?”

    达曰:若然者,但得解义,不劳诵经耶?师曰:经有何过,岂障汝念?只为迷悟在人,损益由己。口诵心行,即是转经;口诵心不行,即是被经转。听吾偈曰:  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诵经久不明,与义作仇家。  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无俱不计,长御白牛车。

    法达听后说:“照这样说,只要能理解经义就好,那就可以不必诵经了么?”

    六祖说:“佛经的本身有甚么过失呢?难道障碍了你的诵念吗?须知执迷和觉悟在于个人,受损或得益都由于自己。口诵经文而心能行其义,就是能够转经;口诵经文而心不行其义,就是被经文所转了。听我说偈:

    ‘心若执迷被法华转,心若领悟能转法华。

    诵经虽久不明经义,与理相悖成为仇家。

    无所执念所念是正,有所执念所念成邪。

    不论有无都不执着,永远驾御大白牛车。’”

    达闻偈,不觉悲泣,言下大悟,而告师曰:法达从昔已来,实未曾转法华,乃被法华转。

    法达听了这首偈语,不禁感动涕泣,于言下即时大悟,对六祖说:“法达从过去以来,确实未曾转《法华》,而是被《法华》所转。”

    (博主注:大白牛车和下文说的羊鹿之车都是佛说法时用的比喻,大白牛车是佛真实说的一乘实相法,为最高般若智慧。佛就是自己用功,自己悟入的。自己一悟,就与万物一体了,就没有那个“我”了,没有彼此的分别了。人我执一断,天地万物就一体了,大慈大悲也就出来了,并且是无条件的。注意法达得到六祖的开示后,有所省悟,就以为“但得解义”就可以“不劳诵经”了。六祖马上纠正他说:经文有什么过错呢?又怎么会障碍你自己呢?要知道,迷悟的关系是由你自己,迷也由你,悟也由你。你若口诵心行,就是你在转经。你若口诵心不行,就是经在转你啊!法达这时才终于言下大悟。所以,自己心里光明也好,暗昧也好,全在自己一念之上,这一念就关系到你是开佛的知见还是塞佛的知见。自己也可以看是心转《法华》,还是《法华》在转你。) 

    再启曰:经云:诸大声闻乃至菩萨,皆尽思共度量,不能测佛智。今令凡夫但悟自心,便名佛之知见,自非上根,未免疑谤。又经说三车,羊鹿之车与白牛之车,如何区别?愿和尚再垂开示。  师曰:经意分明,汝自迷背。诸三乘人,不能测佛智者,患在度量也。饶伊尽思共推,转加悬远。佛本为凡夫说,不为佛说。此理若不肯信者,从他退席。殊不知坐却白牛车,更于门外觅三车。况经文明向汝道,唯一佛乘,无有余乘,若二若三乃至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词,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汝何不省?三车是假,为昔时故。一乘是实,为今时故。只教汝去假归实,归实之后,实亦无名。应知所有珍财,尽属于汝,由汝受用。更不作父想,亦不作子想,亦无用想,是名持《法华经》。从劫至劫,手不释卷,从昼至夜,无不念时也。达蒙启发,踊跃欢喜,以偈赞曰:  经诵三千部,曹溪一句亡。未明出世旨,宁歇累生狂。  羊鹿牛权设,初中后善扬。谁知火宅内,元是法中王。

    法达又再启问:“经上说:‘一切大声闻乃至菩萨,即使竭尽思虑共同测度,也不能测知佛陀的智能。’”现在只令凡夫但能觉悟自己的心性,就说是佛的知 见,如果不是上等根性的人,不免要生起疑惑诽谤。又经中说三车:羊车、鹿车、牛车,与大白牛车,究竟要怎样来区别呢?祈愿和尚再次慈悲开示。”

    六祖说:“经意本来就说得很清楚,是你自己执迷而与之相违背罢了!一切三乘行人之所以不能测知佛智,问题就出在他们要去度量,任凭他们费尽心思共同推测,只有更增加与佛智距离遥远。佛法本来是为不觉的凡夫而设说的,并不是为佛而设说的,如果不肯相信这个道理,那就听任他退出会席。只是他竟不知道自己原 就坐在白牛车上,却还要向门外去别觅羊鹿牛三车。何况经文明白地向你说:‘毕竟只有一佛乘,并没有其它诸乘。或说二乘、三乘,乃至说无数的方便法门,以及 种种因缘譬喻等言词,这些法全部都是为了一佛乘说的。”你怎么不注意省察呢?羊鹿牛三车是佛所设的三乘方便法,是为昔时众生迷失实相而施设的权教;大白牛 车是佛真实说的一乘实相法,是为现今众生修持成熟而开显的实教。这只不过是教你去除三乘方便的假名而归入一乘实相的实教,一旦归入实教之后,就没有所谓的实教了。要知道所有珍贵财物全部都属于你所拥有,任由你自己去受用,更不作佛陀慈父想,也不作众生穷子想,更没有所谓的受用财宝想,这才叫作真正的在持诵 《法华经》。能够如此,就好像从前劫到后劫,手中并没有放下经卷;从白天到黑夜,无时不是在持诵《法华经》。”

    法达蒙受六祖大师启迪,欢喜踊跃,于是用偈来赞歎说:

    妙法莲华经已念诵了三千遍,在曹溪六祖一句下全数消亡。

    不明了诸佛出世的因缘宗旨,怎么能息灭累劫以来的妄心?

    羊鹿牛三车是权巧施设,初中后三善是依次发扬。

    谁能知道火宅内的众生,原来一悟之后是法中王。

    惠能大师说:“从今以后,你才可以被称为真正诵经的出家人。”法达从此领悟到深奥玄妙的道理,也没有停止他的课诵。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六祖法宝坛经 机缘品 第七(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ihia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