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佛学爱好者
六祖法宝坛经 机缘品 第七(六)

六祖法宝坛经 机缘品 第七(六)

作者: 安徽张俊生 | 来源:发表于2018-01-31 07:02 被阅读0次

六祖法宝坛经 机缘品 第七(六)

(博主注: 本段是志道比丘 ,对涅槃经有惑,请教六祖。这个疑惑,核心在有无、色身法身上。简单说来,色身即人之各种生物欲望,功名利禄,锦衣玉食,法身则对佛法的精进,属于精神追求。其实真正的涅槃,按照六祖解释,就是色身法身合一,“平等如幻梦,不起凡圣见,不作涅槃解,二边三际断”。有无,过去、现在、未来,在涅槃里面也没有这些分别。黑体字为原文,其他为网上释文,斜体字为博主小悟。)

僧志道,广州南海人也,请益曰:「学人自出家,览《涅盘经》,十载有余,未明大意,愿和尚垂诲。」师曰:「汝何处未明?」曰:「『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73)。』于此疑惑。」

(73)此乃过去离怖畏如来偈也。

 志道比丘,广州南海县人。有一天,他请示六祖大师:“学人自从出家以来,阅读《涅槃经》已经有十多年了,还不明白经中大意,请和尚慈悲教诲!”六祖说:“你什么地方不明白呢?”志道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我对这首偈语有所疑惑。”

师曰:「汝作么生疑?」曰:「一切众生,当有二身,谓色身、法身也。色身无常,有生有灭;法身有常,无知无觉。经云:『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者,不审何身寂灭?何身受乐?若色身者,色身灭时,四大分散,全然是苦;苦不可言乐。若法身寂灭,即同草木瓦石,谁当受乐?又法性是生灭之体,五蕴是生灭之用;一体五用,生灭是常。生则从体起用,灭则摄用归体。若听更生,即有情之类,不断不灭;若不听更生,则永归寂灭,同于无情之物。如是,则一切诸法被涅盘之所禁伏,尚不得生,何乐之有?」

  六祖说:“你为什么会有疑惑呢?” 志道说:“一切众生都有二身,就是所说的色身和法身。色身是无常的,有生有灭;法身是常的,没有知觉。经中说: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不知道是哪个身入于寂灭?哪个身受此真乐?如果说是色身,当色身坏灭的时候,地水火风四大分散,完全是苦,既然是苦,就不可说是乐了;如果说法身入于寂灭,那么法身如同草木瓦石一样的没有知觉,由什么来享受真乐呢?又法性是生灭法中的实体,五蕴是生灭法中的相用,一体有五用,生灭应当是恒常的。生就是从性体而起的相用,灭就是摄相用而还归于性体。如果听任他们再生,那么有情含识的众生就不断绝也不灭亡;如果不听任他们再生,就将永远归于寂静,而与无情的东西没有什么不同了。这样,一切万法就被涅槃所限制,生命尚不可得,还有什么快乐可言呢?”

师曰:「汝是释子,何习外道(74)断常邪见,而议最上乘法?据汝所说,即色身外别有法身,离生灭求于寂灭;又推涅盘常乐,言有身受用,斯乃执吝生死(75),耽着世乐(76)。汝今当知,佛为一切迷人,认五蕴和合为自体相,分别一切法为外尘相,好生恶死,念念迁流,不知梦幻虚假,枉受轮回,以常乐涅盘,翻为苦相,终日驰求。佛愍此故,乃示涅盘真乐,剎那(77)无有生相,剎那无有灭相,更无生灭可灭,是则寂灭现前。当现前时,亦无现前之量,乃谓常乐。此乐无有受者,亦无不受者,岂有一体五用之名?何况更言涅盘禁伏诸法,令永不生,斯乃谤佛毁法。」

(74)外道者,心游道外,不顺真理,外于佛道,故名外道。

(75)爱惜生死轮回而不肯舍也。

(76)深着世乐,无有慧心。

(77)谓极短时也。

 六祖说:“你是佛门弟子,为什么学习外道的断常而妄自议论最上乘法呢?据你所说,就是色身之外另有一个法身,离了色身的生灭可以另外求得法身的寂灭。又推论说涅槃常乐,要有某个身来受用。这是在执著生死,贪著世间的快乐。你应当知道,佛陀就因为一切迷执的众生妄认五蕴假和的色身为自我,分别妄计一切法为外尘,贪生厌死,妄念迁流,不知人生如梦似幻,虚假不实,枉受生死轮回,反而将常乐的涅槃看成是苦,整天忙碌地奔驰营求俗务。佛陀为怜悯这些愚迷众生,于是开示涅槃真乐的境界。没有剎那生起的相可见,也没有剎那坏灭的相可寻,更没有生灭可灭,才是涅槃寂灭分明现前的境界。正当寂灭现前的时候,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让你感受到这是寂灭,这就是所说的常乐。这种常乐本来没有什么承受的人,也没有什么不承受的人。哪里会有一体五用的名称呢?更何况你还说涅槃禁伏一切法,让它们永无生命呢?这就是在毁谤佛法了。”

「听吾偈曰:

『无上大涅盘,圆明常寂照(78);

凡愚谓之死,外道执为断。

诸求二乘人,目以为无作。

尽属情所计,六十二见本(79)。

妄立虚假名,何为真实义?

惟有过量人,通达无取舍(80)。

以知五蕴法,及以蕴中我,

外现众色像,一一音声相,

平等如梦幻(81);不起凡圣见,

不作涅盘解(82),二边三际(83)断。

常应诸根用(84),而不起用想;

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85)。

劫火烧海底,风鼓山相击,

真常寂灭乐(86),涅盘相如是。

吾今强言说,令汝舍邪见;

汝勿随言解(87),许汝知少分。』」

志道闻偈大悟,踊跃作礼而退。

(78)一物不欠,故云圆。妙净明心,故云明。无始无终,故云常。无有散乱,故云寂。灵鉴不昧,故云照。

(79)此六十二见,但为断常有无之边见也。

(80)通达涅盘真理,不取涅盘,不舍涅盘。

(81)知五蕴与我及色像音声,皆平等而如梦幻。

(82)非于生死外有涅盘,非于涅盘外有生死。

(83)二边,有无也。三际,过去未来现在也

(84)在眼为见。在耳为闻。在鼻为嗅。在口为谈。在手为捉。在足为步。

(85)于第一义而不动,安有分别想。

(86)如来所得之法,真实常住,故云真常。

(87)当离语言文字相。

  听我说一首偈语:

“至高无上大般涅槃,圆融明净常寂灵照,

凡夫愚人说是死亡,外道之人执为断灭。

盲求声闻二乘境界,错认涅槃无所作为。

全都属于情识执著,是六十二见的根本。

只是妄立虚假名目,何曾具有真实之义?

唯有超越常人的人,通达一切不取不舍。

因知五蕴色法心法,以及五蕴中的假我,

只是外现种种色像,各种不同的音声相,

一切平等皆如梦幻,不必生起凡圣见解,

也不必作涅槃理解,二边三时一起坐断。

常应六根生起大用,却没有诸用的念头。

分别思量一切诸法,却没有分别的妄见。

纵使劫火烧干海底,灾风鼓动诸山相击,

这真常寂灭的法乐,就是大般涅槃实相。

我今在此勉强形容,使你舍弃不正见解。

你若不去随言生解,定能领悟少分佛法。”

志道听了偈语之后,得大开悟,欢喜踊跃地礼谢而退。

  说到涅槃,一般人以为佛教所说的涅槃,就是死了的意思,这是极大的错误。涅槃不但不是死亡,而且是永生。

  志道禅师不明白,“何身寂灭?何身受乐?”,这个问题就讲到色身和法身的分别。平常我们以为色身是有,其实色身是苦的根源。老子说:“人之大患,在吾有身。”因为有这个身体,饥寒、饱暖、烦恼、是非,可以说,都是因这个身体而带来的苦恼。我们从“有”上来看,“有”以为有钱、有名、有权力,可是金钱、爱情、名利带给我们的忧悲苦恼,也是不少。

  有一个弟子问师父,他说:“锦花带雨露,桐叶舞秋风。如何从这些大自然的现象里,来体悟真实的世界,了悟真实的人生呢?”

  师父回答:“不雨花亦落,无风絮自飞。”不下雨,花一样也会凋谢;没有风,柳絮一样也会飞扬。所以,“无”的世界里,也有一种活生生的、活泼泼的另一番景象。

  世间上的人都喜欢追求“有”,不喜欢“无”。所谓“松树千年岁,不如时人意”,苍松翠柏,万古长青,可是有几个人喜欢?一般人都欢喜红花绿叶,虽然短暂,但是非常惬意。万古青松,有时候无法吸引人去欣赏它。正如法身虽然永恒,但是有多少人会去顾念自己的法身?大部分的人都是追求色身,虽然只是数十寒暑,却在数十寒暑中斤斤计较于色身的富乐。

  临济禅师也曾经说过,他说:“有的人论劫,如人虽在途中,不离假色;又有人论劫,虽离假体,仍在途中。”这个意思是说,世间人把有无分开,把色身和法身分开,于是不容易了解法身、涅槃的真义。“若人识得东风意,万紫千红总是春。”如果你懂得法身,懂得精神的力量,在色身上又何尝不可以见到涅槃呢?

  针对这个问题,六祖大师对志道禅师开示说:你是出家的释子比丘,为什么反要学习外道的断常邪见呢?你以为色身是无常,法身是永恒,你有了断常二见,怎么能学最上乘法呢?我现在告诉你,就是在色身上看,色身以外,并无法身,离开了生灭以外,你到哪里去求寂灭呢?虽生灭,即不生不灭。所谓“烦恼即涅槃”,色身也可以见到法身,我们身外并无涅槃。所以,涅槃有身受用,你如果执著于那个受用,这仍叫作耽于世乐。我们要知道,刹那是没有生相,刹那也没有灭相,时间一点一滴,也不是生,也不是灭,也没有什么生灭可灭。“生灭灭已,寂灭现前”。所以,有受者,有不受者,不可以生断常二见,那就叫作谤法。我们要知道,“无上大涅槃,圆明常寂照,凡愚谓之死,外道执为断”。无上的涅槃,它本体圆明,经常光照,凡夫、愚痴的人以为这是死,外道以为这是断。其实,真正的涅槃,“平等如幻梦,不起凡圣见,不作涅槃解,二边三际断”。有无要断,过去、现在、未来,在涅槃里面也没有这些分别。

  最后,六祖大师为了让志道禅师少分认识涅槃,又说:“吾今强言说,今汝舍邪见,汝勿随言解,许汝知少分。”志道禅师听了这首偈语,终于体悟到涅槃的意义了。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六祖法宝坛经 机缘品 第七(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fzh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