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之官论

作者: 王保东 | 来源:发表于2024-03-08 19:15 被阅读0次

《庄子》在列御寇篇中有这样几句话:

正考父一命而伛,再命而偻,三命而俯。循墙而走,孰敢不轨!如而夫者,一命而吕钜,再命而于车上儛,三命而名诸父,孰协唐许。

译文:正考父是一个道行深厚的人,第一次被任命为士,他逢人就躬着背;第二次被任命大夫,他逢人便深深地弯着腰;第三次被任命为卿,逢人便谦恭地俯下身子。他总是避开大道,沿着墙根快步急走,态度这样地谦下,还有谁敢干出轨不法的事!如果是普通的人,第一次被任命为士,他就会傲慢矜持;第二次被仼命为大夫,他就会在车上手舞足蹈;第三次被任命为卿,他就会要别人呼叔称伯了。如果都这样,谁还会成为唐尧、许由那样谦让的人呢?

在庄子的眼中,正考父的那种官越大越谦卑,位越尊而身越低,名越显而行越隐的人,无疑是庄子眼中的好官。这种官处处谨小慎微,卑躬待人,却又以身作则,不言而教。那种官不大,脾气大,德不高却势不小,动则忘乎所以,前呼后拥,高高在上,耀武扬威,倨傲不逊的人无疑的是庄子鄙视的烂官。这种官总是视小民如草介,盛气凌人,目空一切。这样的官,职越高,祸越大;位越尊,殃越深。

想不到两千多年前的庄子,就能有如许高远的眼光与思考,把好官坏官界定得泾渭分明,黑白两殊。以当今最流行的官论而言,庄子的官论也丝毫不落下风。在一个国家如果当官的太高贵,那小民会很卑贱,当官的太自由,那百姓肯定没自由,当官的太自负,那百姓肯定很自卑。

谢庄子了,他的隔空喊话,或许在冥冥之中,会造福今世,启迪今人。

相关文章

  • 2018-07-13

    论庄子自由观念对人们思想的启示 自由是庄子的人格阐释,是庄子人生论的核心内容,也是庄子毕生所追求的最高理想。...

  • 庄子和禅宗中的人生智慧

    先秦诸子中,若论与禅宗关系之密切,那一定非庄子莫属。 在《庄子》中,记载了“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的...

  • 论庄子

    当你无路可走的时候,你该何去何从? 庄子之所以能成为一代知名学者,就是因为他的大境界,大智慧,以及他与...

  • 反射疗法手记之——轻松治便秘

    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 《论衡》中说:"要想长...

  • 卮言日出,和以天倪丨《寓言》章一

    庄子》解,每章一读。 文: 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寓言十九,藉外论之。亲父不为其子媒。亲父誉之,...

  • 读《庄子》,问何为辩?

    读《庄子》,问何为辩? 文/燕赵北羽 庄周者,不辩之辩,天下名辩也。以其“辩无胜论”为引,试玩味之: “即使我与若...

  • 《庄子》阅读笔记(二)

    ——齐物论—— 本篇是《庄子》一书的重点,体现了庄子哲学思想在本体论和认识论上的基本观点。信息...

  • 《黄帝内经》里的“职场观”(一)

    《黄帝内经·灵兰秘典论》 【原文】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大意】 肺是相辅之官,犹如相傅,辅佐着君主,因主一...

  • 《濠梁之辩》忽视了从认识论的角度去解读

    《濠梁之辩》忽视了从认识论的角度去解读 倪华柱 《庄子•秋水》中的“濠梁之辩”。“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非我,...

  • 《内经知要》卷上 五 藏象1

    藏象 《灵兰秘典论》曰: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心者一身之主,故为君主之官。其藏神,其位南,有离明之象,故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庄子之官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ihy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