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土特产&餐饮互联网思维交流学习民俗
又到雁鹅菌香时,陪你到乡下捡雁鹅菌克

又到雁鹅菌香时,陪你到乡下捡雁鹅菌克

作者: 蒋六元 | 来源:发表于2018-10-30 15:28 被阅读7次

每一年春季的四、五月间,清明过后,天气转暖,大雁开始飞上北方,声声雁鸣。老家院子里后山上的松树林里茅草丛中一蓬蓬、一簇簇的雁鹅菌便破土而出。

  秋后寒露过后,北方气温下降,大雁南飞,老家瓦蓝蓝的天空中又一次响起“嘎、嘎……”雁鸣声。这个时候,老家的大人们都会不约而同地向屋后松树山中出发,寻找家乡舌尖上的美食——雁鹅菌。

又到雁鹅菌香时,陪你到乡下捡雁鹅菌克

   

家乡山中多是天然野生马尾松林。老家的双巴松树山中最多雁鹅菌。爬上山中,拔开松树下厚厚的茅草,一朵朵油亮发光的土黄色的雁鹅菌便出现在急切搜寻的目光中,偶尔也有几朵金黄色的夹杂在其间,手气好的还能捡到白如碧玉的雁鹅菌。

雁鹅菌是在家乡春秋两季大雁从家乡飞过的那段时间生长,老家大人都说,雁鹅菌是大雁在飞累了时,晚上歇息在山中松树上拉下的雁屎而生成的,所以在家乡的山林中只是松树林里才有雁鹅菌捡的。大雁又叫天鹅,风姿绰约,仙风道骨,形似丹鹤,有道“松鹤延年,万寿无疆”。老家人喜欢吃雁鹅菌不只是雁鹅菌味美,在家乡还有这么一种说法:小孩子喝了雁鹅菌汤好养好带,老人喝了雁鹅茵汤会延年长寿。

又到雁鹅菌香时,陪你到乡下捡雁鹅菌克

 

小时候,每到捡雁鹅菌时的那些个早晨,天只要丝丝亮,爸叫醒我,我一个筋头云从床上爬起,挎上小竹篮便跟随着父亲向山上跑去。

雨后清晨的林子里飘着一层薄薄的雾,宛如一位优雅的少女披着朦胧的薄纱,娇媚万千。被雨水清洗过的树木,清翠欲滴。空气里浮动着泥土与树木的清香气味。 跟在父亲后面一头扎进林子里 ,沉浸在恬静温馨的林子里,睡意全无。

大山不会亏待他的子孙的。山里人靠山吃山,进山不到两、三个时辰,我们就会收获满满的,纯朴的山里人从不知道什么叫贪,捡到篮子平篮口就高兴而归。

又到雁鹅菌香时,陪你到乡下捡雁鹅菌克

回家后,大人拣体面的趁新鲜到井边用水洗净,热锅里放少许猪油,猪油煮菌子好吃些,将洗净的菌子倒入锅中,大火爆炒几下,放入家乡的井水,闷上十几分钟,不用任何佐料,出锅后用大碗盛上,一碗香气扑鼻的清水煮雁鹅菌便摆上桌。浓郁的汤汁散发的清香沁人心脾,用筷子夹一朵菌子放到嘴里,完全顾不上烫,留给舌尖上的感受只有四个字:“鲜、香、脆、甜”。咬上一口,口感脆滑,入口甘甜、鲜香。

今又到雁鹅茵飘香时,走,我陪你到梳子铺山里捡雁鹅菌克。

(简书作者“蒋六元”原创文章,转载一定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又到雁鹅菌香时,陪你到乡下捡雁鹅菌克

    每一年春季的四、五月间,清明过后,天气转暖,大雁开始飞上北方,声声雁鸣。老家院子里后山上的松树林里茅草丛中一蓬蓬、...

  • 鹅说

    雁,久驯成鹅。 古时鹅别称舒雁,商周时始被豢养。鹅最早成为学术符号始于先秦,先秦时古人常以雁代称鹅。《说文...

  • 鹅雁之交

    雁翔琼宇肆意情,鹅遊绿水适旷听。 谁言鹅不如雁好,何知心念在碣石。

  • 菌子

    火炭菌有毒兄弟,有毒无毒难分辨;鹅膏菌属有剧毒,穿裙带帽脚踩鞋。这类野菌绝不吃,莫因贪吃损性命。 火炭菌有毒兄弟,...

  • 新生儿鹅口疮图片,触目惊心!!

    什么是 鹅口疮 ? 鹅口疮(thrush)又名雪口病白念菌病(moniliasis),鹅口、雪口、鹅口疳、鹅口白疮...

  • 路上的风景一一快乐的鹅

    鹅,由雁驯化而来,仍然有野性,可以看家护院,一首“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拔清波”唱红了它。...

  • 偶忆家乡谚语

    雁鹅儿扯扯长,一扯扯到尚家梁。

  • 捡菌

    在家乡的山上,每年都生长野菌。 记得小时候,我认识了一个看山人,在他指点下,我学会了捡菌。 野生菌每年繁殖两次,时...

  • 捡菌

    夏天雨水来得勤,时而淅淅沥沥,时而倾盆大雨。几场雨下来,草绿了,山青了,野菌一波又一波地冒出来。 看到朋友圈中驴友...

  • 捡菌

    每年的7一9月,正是野菌飘香的季节。周日,到大黑山脚下的亲戚家,准备和他们一起上山捡菌。 吃过午饭,二哥背上包,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又到雁鹅菌香时,陪你到乡下捡雁鹅菌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ipg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