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观点
一、因时而治
每个时代的时代背景不一样,社会的主要矛盾就会不相同。社会的治理核心方向是解决当前最重要的矛盾,所以社会矛盾不一样那么治理的方式必然是有区别的。所以孔子在删历史的时候,将一些后世不可复不可法的内容删除,只留下一些跟现实比较相近的内容可以参考的东西!为什么?就是担心人们会盲目的模仿,不能因地因时置疑,而导致一些不良后果!
二、善以存事,恶以存戒
那么保留下来的一些史实资料,是一种什么样的形式展现在后人面前的呢!关于善的东西会留下一些具体事迹给后人去效仿,关于一些恶的东西只仅仅将它的后果留下来,而将细节部分删除掉了。现在一些节目把一些罪恶的信息和过程描述得非常清晰,一些投机取巧的分子以前苦苦没有找到方法,却在这一些信息当中得到了启示,使他们走向了犯罪的道路,这便与圣人的教诲是相背离的。事实也证明了圣人之伟大!
两点思考
思考一、浮躁的社会,我们当脚踏实地
人人都爱学习,有人模仿一个事物的表面,而有人却是学习他的精神和涵养!诚然内涵的东西是靠长期的积累,而表面的东西却是短期可以速成!我们生活在一个浮躁社会里,多快好省的表面模仿满足了诸多急功近利之人的心。工作中,我们经常那就是将一些既往未发生的事情用一种表面的形式做出一种“曾经发生”的样子,关键是大家都“信”了。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当中,事实上这种名不符实的造假行为,大家都已经习惯了!按我个人的体会,这种造假使所有的人都活在了一种虚伪的生活当中,它会让我们失去面对事实的勇气。所以从两年前开始,我总是倡导我的同事们要脚踏实地,我们要敢于直面自我,宁可残缺也不虚伪,不足可以通过学习补足,自欺欺人是万万要不得的。从长远发展来看一定是由内而外的,每个人都要踏踏实实做事,稳稳过一生!表面的光鲜随着时光的流逝越来越暗淡!而内涵不同,时光的积淀让她变得越来越闪亮。
思考二、孩子的教育与沟通
我们在与孩子进行沟通的时候,关于恶的东西应该直接了断给他说后果,孩子触犯原则问题,应该直接来后果(讲真,未来社会生活中,犯错没有解释,只有责任,所以孩子从小也应该在生活中体会到这一点),让他不敢为之。而那一些正能量的故事,我们要与孩子娓娓道来,不要错过任何一个细节,目的就是你给孩子一个可以模仿的具体行为,对于孩子模仿每一个善良的行为都要给予鼓励,这样才会培养出一个心地善良的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