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路是虹口的一条小街,它修建于1912年,原名窦乐安路,以曾受到清朝光绪帝接见的英国传教士窦乐安为名。多伦路是一个卧虎藏龙之地,在中国近现代史上,这条五百米的街道居住着众多的文化名人,像鲁迅、茅盾、郭沫若、叶圣陶、柔石、冯雪峰及日本友人内山完造等,都曾经在这条小街上生活居住过,多伦路可以说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文化界的大本营。
多伦路现在的风格是传统和现代艺术的结合,着重于文化与展示的功能。沿线的一系列名人故居、遗址、美术馆、博物馆,充分体现了多伦路的文化特点。在四川北路北端与多伦路的连接处,耸立着内径高4米、宽3.8米的牌楼,具有上海石库门建筑风格的牌楼上方,上海市老领导汪道涵亲笔题写的“多伦路文化名人街”街名,让人迎面就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气息。脚下,一条褐红色的呈几何型图案的弹阶路饱含着丰厚的文化积淀,婉蜒地把人们引向尘封许久的历史深处。
多伦路8号 原公啡咖啡馆
多伦路8号原公啡咖啡馆,是一家具有文化气息的咖啡馆。它享有百年盛誉,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诞生的摇篮,1928年鲁迅《革命咖啡店》也曾提及。
在二、三十年代,公啡咖啡馆是当时中外白领、文化名人休闲、集会之地,也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诞生的摇篮。这里曾经是左翼作家及地下党的聚集处,左联筹备会也曾在此召开。
把“革命”与“咖啡”拉扯在一起,多少有点匪夷所思,毕竟革命的狂飙突进、血雨腥风与咖啡馆的优雅闲适、浪漫情调难以兼容。然而,租界文化笼罩下的上海,革命与咖啡却能够奇异地组合在一起。
多伦路27号 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
位于多伦路上的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由上海市虹口区文化局创建,是一个按现代多功能目标规划建设的、为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和服务的非营利文化艺术机构,是一个当代艺术国际化交流的平台。
美术馆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共七楼,展厅面积1500平方米,主要举办中国当代艺术的展演活动,进行国际当代艺术交流。多伦现代美术馆通过这些展览,关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动向和最新思潮,推动中国当代艺术与国际文化艺术的交流。
多伦现代美术馆的建立为多伦路文化名人街注入全新的时代内涵,续写新的文化辉煌,为当代艺术的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多伦路48号 恒丰茶庄
多伦路48号住宅,原是一家“恒丰茶庄”,这是一幢具有欧洲巴洛克建筑风格的花园洋房。在花园洋房前有一片100平米左右的花园,门口有鲁迅和青年作家们喝茶座谈的雕像。老字号恒丰茶庄建于清光绪年间,距今已有100多年历史。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多伦路成了日本侨民的聚居区。同时,一大批进步学者,包括鲁迅、郭沫若等相继住进了多伦路,多伦路在那时成了左翼进步文化的活动区域。恒丰茶庄位于内山书店斜对面,店主内山完造是鲁迅好友,鲁迅时常出入于内山书店。同样,鲁迅以及鲁迅周围的进步学者他如瞿秋白、丁玲、冯雪峰等,也经常光顾多伦路48号的恒丰茶庄。所以,恒丰茶庄人们又称为“名人会所”。
多伦路59号 上海基督教鸿德堂
鸿德堂始建于1925年,1928年10月落成,系长老会沪北堂的新堂,为纪念美国基督教长老会传教士、上海美华书馆负责人费启鸿,故名“鸿德堂”。
教堂平面呈长方形,两层,因上层中厅高出两边侧廊,所以看起来像3层。整幢建筑风格堪称中西合璧,建筑外貌为中国宫殿风格,局部处理中西杂糅。
这座青砖红柱的教堂别有一番风味,吸引着中外游客观赏驻足,这是上海唯一一座具有中国殿宇特色的教堂,打破了平日很多人认为教堂必须是哥特式建筑的印象。然而,并没有相关圣经依据或者神学依据表明哥特式建筑代表基督教教堂风格。由于当时的基督教界提倡本土化,而时任鸿德堂主任牧师的陈金镛也提出,地处虹口区北部华人聚居处的教堂,应该选择中国传统建筑风格,所以教堂设计打破了传统的西方建筑式样,屋顶采用中国传统的斗拱飞檐结构。因此,鸿德堂留下了1920-1930年代中国基督教“本色运动”的痕迹。
多伦路66号 薛公馆
多伦路66号建筑约于1920年由薛氏建造,人称“薛公馆”。该建筑外观为青砖砌筑,周围有较大庭院,主体部分原来是外廊式建筑,形式上受英国乔治王朝时期风格的影响,入口门廊呈现古典主义样式。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作为侵华日军海军武官的驻地。现为十余家居民居住。
多伦路67号鸿德书房
鸿德书房开设年代不久,是基督教鸿德堂经营的,店里放满了与基督教有关的书籍和音像资料。职员由基督教中义工担任,服务态度十分和蔼,儿童进门,还会派送糖果。店内设圆桌、座 椅,供顾客休息、阅读,如有精神或者信仰方面的疑惑,职员会陪伴你分析探讨,这是一个很温馨的地方。
书房的门口立有鲁迅好友内山完造先生的塑像,内山早年在虹口销售药品也兼售基督教福音书起家,这座塑像呈半鞠躬状,看起来很亲切。
多伦路85号特色老住宅
该住宅建于20世纪30年代初,建筑形态处理简单,是日本洋风时期的住宅并带有东、西方建筑结合的特征,反映了日本从近代建筑向现代建筑演进过程的简化趋势。建筑为复式人字形屋顶,其上铺盖着小青瓦,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歇山式山墙、平拱木门窗,外墙立面采用现代式装修手法,外墙面为拉毛水泥。屋外前檐下设平台适合做家务使用。
这栋住宅现为神异岛饰品店。
多伦路93号 王造时旧居
多伦路93号osage奥沙艺术空间,原来是美国商人的住宅,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被日伪恒产株式会社接管,由日本军官租住。1945年抗战胜利后由上海市敌产管理局接管,新中国成立后又上海市人民政府接管。抗战积极分子七君子之一的王造时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后,1950年至1955年居住于此,著作《荒谬集》、译作《历史哲学》、《美国外交政策史》等都在这里完稿的。
在多伦路上,这一栋白洋楼特别显眼,因三楼中间硕大的“1920”,又称1920公馆。该住宅建于20世纪20年代初,假三层砖木石混合结构,新古典主义风格。建筑坐南朝北,以正中为轴线,两侧对称。中间略凹,设计为用四根变形的柱子支撑的门廊,二层则改为由四根科林斯柱支撑的内阳台;两侧均设计为住房,矩形石框窗。三层大部分为平台,部分为假三层,有女儿墙相围,檐口略外挑,檐口的细部有雕饰。
多伦路119号 夕拾钟楼
该建筑原建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之后九十年代由上海浙商应国华捐资修建,楼高18.5 米。整幢钟楼棂体用花岗石砌成,既表现超越时空的动感,又有凝重的哲人气质。夕拾钟楼名称取自鲁迅先生著名文集《朝花夕拾》。钟楼顶端所置机器人为上海交通大学高新技术产品。其古钟为青铜冶铸。机器人同时具有电脑语音系统功能,能说话、会唱歌。它的电脑语音系统,可以准确报时,井能简略地向您介绍本地区近代历史演变的大事典故。
多伦路123号,老电影咖啡馆
老电影咖啡馆是多伦路上非常有名的老字号Café,坐落在一座小洋房内,这是一家以旧电影为主题特色的咖啡馆。独栋的洋房外竖立着一尊卓别林的雕像,点缀出了这里的主题,一盏老街灯,一个岁月封尘的老邮筒,几张泛黄的旧《申报》、《良友》和几幅老电影海报。
咖啡馆共有三层,里面的布局都是老上海的那种复古的风格。一部三十年代的老放映机,不间断地播放着黑白片,从无声时代到三四十年代国内外的经典影片,当日的电影安排在门口的小黑板就能看到。
多伦路135弄 景云里纪念牌坊
多伦路上有一座景云里的纪念牌坊,景云里其实正门在东横浜路35弄,在多伦路上开这个门更具有观光意义。景云里是上世纪初期建造的砖木结构的老式石库门楼房群,曾被称为“上海第一里”,也曾是20年代上海总工会所在地,有历史文化名里之称,里边曾经住过诸多的文化大家,路面刻着鲁迅、瞿秋白、茅盾等众多文化名人的一双双足迹。
走进弄堂,可以看到在门口拣菜的老人和洗马桶的妇女,生活一如平常。然而,当你细看门牌,会发现不少门牌旁的纪念牌:11号住过茅盾、冯雪峰、叶圣陶,23号住过柔石……还有鲁迅。景云里的居民对于那段历史都非常自豪。
多伦路145号 中华艺术大学宿舍旧址
多伦路145号住宅约建于1920年,曾作为中华艺术大学学生宿舍。这是一幢独立式的东南亚殖民地风格建筑,从建造年份推算,是一栋仿英国安妮女皇复兴式样,表现为维多利亚时代后期(1837~1901)的安妮女王复兴风格。
该宅占地面积684平方米,花园面积500平方米,建筑面积550平方米,是坐北朝南假三层,砖木结构,西式花园住宅。这类外廊式建筑,是上海开埠至20世纪初,在各种建筑类型中最先引入沪埠的一种西洋建筑。其特征注重装饰,追求色彩与材料的肌理效果,出现了红砖清水墙或者用不同色彩的砖砌出线条的手法。特别是该宅受安妮女王时代的影响,殖民地外廊式建筑的演变趋势由简洁到丰富,由强调秩序感转向追求装饰效果。
解放后,一度误认为多伦路145号为左联会址,1989年10月,由虹口区人民政府、虹口区文化局及社会筹资,在多伦路145号修缮落成了左联纪念馆。后确认多伦路201弄2号为左联会址,2001年左联会址纪念馆迁回多伦路201弄2号原址。
多伦路179-181号 郭纯享家庭集报馆
500多米的多伦路文化名人街,“凝固”了老上海的风貌,而“郭纯享家庭集报馆”,则是这条路上最为显眼的门面之一,冲壶、马灯、旧脸盆——店内展出的近千件“老上海”的文物和用品,让人叹为观止。集报馆的馆主是收藏报纸数十年、藏品几十万份的沪上藏家郭纯享,他从小热爱收藏,在上海大街小巷搜罗各式旧货是他的习惯。1999年,“郭纯享家庭集报馆”乔迁多伦路文化名人街,参观者络绎不绝,其中有不少是研究老上海的专家、学者。
这家集报馆曾被中国报业协会评为“五星级”。 其中的“镇馆之宝”,是郭纯亭花了毕生精力搜集的旧报刊,《申报》、《新闻报》、《大公报》……建国之前的报刊似乎都毫无例外被其照单全收,历史仿佛就在这泛黄的纸页上被“凝固”了。
多伦路189号 赵世炎旧居寓所/文风奇石馆
这幢三层民居原为著名工人领袖赵世炎寓所,赵世炎曾任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副总指挥、中共江苏省委代理书记。1927年这位早期的共产党人在此被捕,后惨遭杀害。
现在这里是文风奇石馆(馆主陈瑞枫、周文秀夫妇)。馆主陈周夫妇自1949年与石结缘,并开始了爱石、藏石生涯,在半个多世纪里,历经艰难,痴情不改。他俩以石定情,藏石50载,故名文风奇石馆。目前馆藏造型石、纹理石、生物化石、宝玉石、文房石等8大类上万件藏品。这里是奇石珍石的世界,大自然鬼斧神工美妙造化的缩影景观,每天吸引着许许多多的游客和藏石爱好者。
多伦路191号 筷子博物馆
多伦路文化街上,有座不太起眼的“上海民间民俗藏筷馆”,筷子收藏家蓝翔老先生收藏了古今中外2000多双筷箸,包括金筷、银筷、象牙筷、玳瑁筷、珊瑚筷等各色筷子。在“藏筷馆”中,有不少精品筷子,例如一把清代藏族珊瑚七星刀筷,长约半米,把藏族的游牧特性展示得淋漓尽致。7颗红珊瑚分列雕花刀鞘上,刀柄则嵌有绿松石,一双小巧铝筷,插于刀身一侧,链子上则拴有火镰,这是一种野外取火的工具。“藏筷馆”开张11年间,先后接待了30多个国家的外宾,各国驻上海总领事也陆续来参观过。几年前,蓝老撰写了《中国筷子》一书,成为写“中国箸文化专著第一人”。如果你对筷箸文化感兴趣,不妨来多伦路欣赏一下这些古董筷箸。
多伦路193号 南京钟收藏馆
南京钟收藏馆,是全国唯一专门收藏南京钟的收藏室,收藏室的主人刘国鼎老人解放前是专门从事制作和维修南京钟的。
南京钟,是跟雨花石、云锦一样能够代表古金陵特色的南京特产,又叫“本钟”、 “苏钟”、 “插屏钟”,是明末清初最早在南京根据西洋钟改制的一种南京地产钟表。南京钟因其工艺精湛、用料讲究,一出现就深受当时中上层人士的喜爱,当时在南京很多人家把它与瓷瓶、镜子放置厅堂中,取其“终身平静”的谐音祈福。南京钟在辛亥革命时期曾鼎盛一时,当时型号很多,大的有成人一般高,小的可以握于掌中。到抗战时期,南京钟全面停产,因此现在流传下来的南京钟都是很珍贵的。
如今这个家庭收藏室作为上海的涉外旅游单位,里面收藏的南京钟深受国内外游客的喜爱。
多伦路201弄2号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会址纪念馆
多伦路201弄2号是一幢具有英国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建造于1924年。坐北朝南,占地面积498平方米,建筑面积674平方米。砖混结构假三层,水泥拉毛墙,红瓦木窗木门。 屋前有花圃庭院,外有砖砌水泥墙围墙。沿街立面山墙呈曲线形,带着欧洲传统住宅特征,是英国19世纪新古典主义住宅建筑的经典之作。
该建筑自建成后常年出租。1929年-1930年被中华艺术大学租用。1930年3月2日在中华艺大的教室召开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1930年8月中华艺术大学被国民党当局查封。1930年被日本侨民租用。以后一直为民居。2001年左联会址纪念馆由多伦路145号迁回多伦路201弄2号原址,同年12月8日正式对外开放。
左翼作家联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鲁迅为旗手的革命文学团体。左联会址纪念馆
通过馆内珍藏的文物,配合现代展示手段,生动形象、全面详尽地介绍了左联成立至解散六年间的活动情况和辉煌成就。
多伦路201弄89号 郭沫若旧居
1926年郭沫若南下参加北伐后,他的日籍夫人安娜(佐藤富子)带着孩子住进了多伦路201弄89号,这是一座老式的弄堂房子,居住条件并不好,但环境还算安静。
1927年四一二政变前夕,郭沫若撰讨蒋檄文《请看今日之蒋介石》,被追捕。同年参加南昌起义,任起义军总政治部主任,失败后,逃亡上海,避居多伦路210弄89号与家人团聚。该宅系砖木结构二层老式里弄住宅,因四周多日本侨民,不易被发现。在此期间,郭沫若补译了歌德的名著《浮士德》。1928年2月,郭沫若离开上海前往日本千叶。
现在这里是民居。
离多伦路不远的溧阳路1269号还有一处郭沫若旧居。那是1946年抗战胜利后郭沫若与于立群回到上海的寓所。
多伦路208号陈仲篪公馆
陈仲箎,医师,1871年生于广东香山茶园乡,广东中山人,是光绪三十二年的医科举人,1902年到上海开诊所。陈仲篪在上海挺有名气,任上海海关税务司和邮政司的医官。一个中国医生能够得到上层洋人圈子的认可任医官,说明了他的医术和社交同样高明。他来沪不到数年就财源滚滚,20世纪20年代,建造了这幢外观具有欧洲文艺复兴时代样式的著名别墅建筑。
该建筑西立面主入口门由四根简化的爱奥尼式柱子支撑,二层露台围栏处理呈几何化特征。北立面窗装饰以古典样式,北如中门头带有层层叠涩的砖砌拱券明显受罗马建筑的影响。
多伦路210号 白崇禧旧居
白崇禧(1893-1966年),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一级上将,号称“小诸葛”,军事家,军阀新桂系代表人物,与李宗仁合称李白。1911年参加武昌起义,历经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国共内战失败后退撤台湾,1966年在台湾逝世。
白崇禧于1927年到上海后,曾先后在多伦路和汾阳路购房产作公馆,后在上海当时的西郊虹桥路购置别墅。
多伦路210号独立式花园洋房,1926年由广东籍商人建造,法国新古典主义样式建筑。这栋建筑外观典雅,气势恢宏,占地面积638平方米,建筑面积967平方米。整个建筑平面呈“凸”字形,正中突出部分以四根二层通高的科林斯式巨柱组成门廊,门廊上方二层为一个凸出的弧形露台。抗战胜利后,白崇禧曾在这里居住,因此也称作“白公馆”。
目前,这里已经作为海军411医院康复理疗医学中心。
多伦路215号 梁鸿志旧居
多伦路215号,1924年由广东商人李观森建造,淞沪战役后,除租界地外均被日军占领,百姓纷纷逃难,李观森先生携全家到了香港、辗转澳门,直到抗战结束返回。抗战期间,该住宅曾被汪伪南京维新政府行政院院长梁鸿志和侵华日军海军陆战队司令侵占。梁鸿志(1882-1946年),曾任北洋政府秘书长。1946年4月被押往提篮桥监狱,被定为汉奸罪,判处死刑。这是提篮桥监狱史上首次在监狱内执行的枪决。
该建筑外观呈高坡屋顶,红色鱼鳞瓦屋面,简洁的门窗及布置于平面一侧的塔楼等反映出西班牙建筑特色,门廊、二层露台和塔楼底层设有仿古罗马陶立克式的柱子。1999年该建筑被列为上海优秀历史建筑,2006年曾作为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史料陈列馆(该馆现已迁往四川北路1468号)。
多伦路240号 山根会所
又名考拉花园旅舍,电影《花样年华》的重要拍摄场景,它将上海的风情映进了许多人的心里。
这栋建筑建于20世纪30年代初,屋高15米,假三层,面向西,混合结构,建筑面积900平方米。现在业主姓颜,宅名“山根会所”。该宅建筑平面融进山根的“山” 字。镂空的椭圆形宅标精致地点缀在外立面的窗饰和栏杆上,有强烈的标志性。该宅西立面造型仿古罗马建筑中横三段,即台基、门窗或柱廊、檐部,柱子及各段的 比例严守古典主义的法则,强调水平方向,层间上下檐追求平衡,装饰力求古朴,但还带一些现代气派。
多伦路250号 孔祥熙旧居
孔祥熙旧居位于多伦路250号,多伦路与四川北路相交处的转角,旧称雷玛氏别墅。雷玛氏是西班牙人,1898年“西美战争”后,雷玛氏迁居上海,携带原始的放映机在张园、徐园等地反映“电光影戏”,即电影。1907年创办了中国第一家专门的的影戏放映场子——虹口影戏院,后又接连维多利亚、夏林配克、万国等多家影戏院,被公认为中国电影放映业的第一人和巨头。
这栋别墅建于1924年 ,由西班牙商行赉隆洋行设计。二层砖木石混合结构,占地面积638平方米,建筑面积967平方米。奥斯曼土耳其风格,是西班牙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也可以讲是西班牙风格建筑。建筑以多伦路与四川北路相接处的转角为轴线,两翼形成不严格的对称。立面以多根综合式柱分割的成排的马蹄形连拱窗、复叶形连拱,以及精细的山花叶装饰的外墙,随处映现出浓郁的奥斯曼土耳其时期建筑的华丽、铺张的气氛。
1945年日军战败后由南京国民政府接管,曾作为孔祥熙的府邸。1989年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