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看过往,打开你的个人成长地图
昨天,我清理了自己微信收藏的的东西。
15年到17年,我有个习惯,所有收藏都会打上标签。点开那些看起来不需要的标签,一个个清理里边的内容,就像打开了一个个记忆按钮,帮助我唤醒了很多东西。
以前总觉得留着以后可能会用到,比如英语资料、PPT资料。现在的思路是:
①先去想我是不是一定要学这个,这真的是我想要的吗?
②如果是,我的目标是什么?
③都有些什么方法来提升,哪一个更高效?
也许,因为微信之后内容泛滥,也因为15年是知识付费爆炸的一年。
也许,那个时候的自己,不知道要学什么,也缺少判断力,所以什么都乱塞。
总之,那两年关注的东西散乱、杂,比如多是搭配、英语 、PPT、简历、面试、时间管理等。
就像一个迷茫的学生,总想变强,却不知道要提升什么。撞到知识付费这辆大车上,就不问东西的随便乱嚼。
16年底,我决定转行,瞄准了互联网运营,就开始联络人了解这个行业,想办法实践。
17年开始,关注的东西变了,也更聚焦了,多是各种活动、营销策划、文案等。
但是,我的上司依然常常跟我说,你不聚焦。那个时候,我似懂非懂(就是也知道自己什么都三分钟热度,但没有沉淀。可是啊,就是使不上劲,无力改变)。
17年,我决定转行运营,但真的不知道细切到哪一块去做沉淀。
18年,裂变增长大火,我跑去知识付费行业做增长。
19年,我学会了基于自身向内看。
我越来越聚焦,也越来越不聚焦。
这句话怎么理解呢?
就是我越来越知道,要在某一个专业领域扎实沉淀,也理解了解决问题才是我们聚焦想要达到的目的—不管你在关注什么,都是基于目标的达成。
我也清晰的感知到,在一个公司,你无法真正的做到聚焦。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基于自我不断的去打磨自己。
我对自己的认知也越来越清晰,通过不断的梳理,学会从更长的维度去看待自己的生命。
回顾过往关注的东西、做成的事情,再看现在的自己,如何思考和做事,最后想想将来想要做成什么,就像打开了一份个人成长地图。你会看到当初那个稚嫩的自己所关注的东西,跟现在有什么不同,是因为什么?又是如何塑造了今天的你。今天的你的所思所想,又会如何影响未来?
那种感觉还挺神奇,是你不去回顾,不去静下心梳理和思考,难以直观感受到的一种激荡。
比如我去回顾,我能明显的感知到,17年猛撞的自己是如何在转行半年内,被业内工作2年的人说,你的成长好快,跟自己差不多。又如何在18年有了停滞。在这里,我很感谢我在17年遇到的几位“老师”,对我帮助很大!
所幸, 目前的自己,确实关注力在聚焦收拢。越来越注重保护自己的注意力。
二、如何从随波逐流,到做回自己
那么,我是如何从一个只会被动跟随媒体内容的推送,跟随知识付费,跟随各种红利趋势,随波逐流的状态,到找回自己,基于自己去做事情的呢?
17年,那位让我做成了好几件成就事件的前辈,总是跟我说,你要聚焦再聚焦。这在我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
18年,我很焦虑。我想变好,但是我不知道方向在哪里?这个时候,遇到了另一位前辈,他总跟我说,你要学会向内看。那个时候,我不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一直处于一种想要的太多太杂,精力和时间,甚至是能量,都内耗了,耗在了那些失焦的目标和对外界的无力感上。用后来流行的话说,叫做「低水平勤奋」。
在朋友们眼中,你上进、优秀,可是只有你自己知道,你没有关键成果产出。内心是很不满意的。
18年年底,我有幸遇上了永澄老师的年目标课,听完新手版,我就直接买了终身版。
我还记得,那是我准备用来买微单的钱,我看中的微单一万多,如果我买了这个课程,我就只能放弃微单。我很庆幸我做了这个选择。
说实话,18年的三大核心目标我并没有完全实现,是那种打了折扣的实现吧,也不是很满意。
但是我能明显的感知到一个东西,叫做笃定感。我开始了自我觉察,我去上了职业规划相关的自我探索课和个人战略课,开始了自我梳理和探索。
后来我会收到朋友跟我说,感觉你更加自信了,也更加的真正的是你自己了。我感动得有些想哭,就如同此刻,我敲下这些文字的时候,一样的湿了眼眶。
我依然害怕面对未知,依然不确定我的远方是什么样子,有时候依然想要逃跑,甚至感觉无助。
就像那天,永澄老师点评我的作业的时候,说了一句话:期待未来变好的动力很强,但是不知道未来要去哪里?
我很触动,因为我是多么深刻的感知到这个呀!
但是,内心的笃定感,对自己的认知和相信,都在告诉我,你会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的。
我跟朋友说:我一直很努力想要回答“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这个问题。我依旧没找到答案,但是我与自己和解了,我不放弃寻找, 但我接纳没找到的自己。我会尽可能提前做好准备的态度去面对未来,没有准备好也没有关系,我相信自己可以处理和面对。我更加知道,每一个阶段的需求/期待都不一样,我们在成长,这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
这种自信背后,是来更加清晰的自我认知,也是来自2018年那一次神奇的目标课的体验,让我打开了自我觉察和探索的大门。
我有预感,2020年,应该会是我生命又一次动荡,我要用年目标开启让自己满意的一年。
三、想要的那么多?如何取舍?
我真的是一个很贪心的人啊,事业发展、个人成长、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休闲娱乐、财富物质,我什么都想要,每一个期待都要瓜分我的资源—时间、精力、注意力、金钱。
这时候,永澄老师给了我们几大武器:
人>事
长期>短期
价值>遗憾
整体>局部
习惯>成就
在这样一次次的打磨中,我把自己在事业上的核心期待,从一开始的赚钱储蓄,到后来的赚钱能力的提升,再到后来的专业领域的扎实沉淀,可以在2020年实现接外单的目标。
那么,我是如何找到自己真正的期待呢?
问自己:
「如果五年之后,你实现什么会特别满意?」
回答完这个问题,再问自己:
「今年这一年,我的目标是什么,能够让我更高概率的去到五年愿景?」
回答完,你就知道你2020年,最应该做的是什么。——那就是不用管当下的收入,去做更有长期价值的事情,去关注长远发展的可能性!
四、永澄的年目标有何不同
在我看来,永澄老师的年目标课,不仅仅让参与者拥有一份年目标,更让我们学会思考,拥有制定中长期目标的能力,甚至是一场生命的洗礼,带给我们全新的生命全局观。说一下对我很有帮助的几点收获:
1.生命的全局观
18年跟着永澄老师做年目标,带给我最大的触动是:
①原来可以这么去看待我们的生命,把整个生命分成不同的领域,再去看结构。这样的思考方式,会真正让你体会到整合、做少得到、抓手思维。
②站在更高维度、更全局的视角、更长远的时间线,去看待目标的时候,你会真正的感受到,与时间做朋友的力量,你不会因为当下的缺乏而过分焦虑,以终为始去设定目标,也会更知道当下需要去做什么。
③有一些期待,推迟一点实现也没有关系,但是你要知道,对于当下来说,做成什么更加重要,更能够带动你后边的期待实现。
19年,他又变了。
开篇一个发问:「做成什么,你会满意?」
让你明白,如果自己满意了,目标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
从“心”出发,我们才能够真正活出自我。
永澄老师试着帮每一个人打通任督二脉。
2.目标思维
很多人都会做年目标、年计划,有的人是一拍脑袋就订下了一大堆的期望;有的人是目标和期待、手段等混杂;有的人,3年过去了,目标还是那些目标,从来没有达成过。
永澄老师告诉我们,建立目标习惯,要先问「自己想要什么」,「做成什么自己会满意?会怦然心动」,然后才是考虑「我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来达成目标」。
这里边有2个要点:
①想要。我想要什么?做成什么我会满意?
如果你的内心没有动力,那么目标对你而言,也只是一个空壳子,一个管理手段而已。
②达成思路。从现状到想要之间,画一个地图,地图上有达成策略、有风险、风险的解决方法。
目标思维让我们就像拥有了一个指南针,时刻指向自己最想要去往的方向,帮助自己不断纠偏,最终活出真正的自己。
(3)重构看待问题的视角
每次听永澄老师讲课,我都觉得这个老师太神奇了,短短的内容里,帮你把道术器全部打通。
他的脑袋很神奇,仿佛很多很多知识,都融合在了自己的那一套体系里。洞察也很强,点评一份作业,仿佛就能洞穿你。
从去年到今年,他又迭代了。简化了之前各种各样的工具表,也不带着大家聚在一起做了、而是教给你一套以不变应万变的方法,然后每个人都能找到独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答案。
同样是做教育行业,我对这个能力感觉到惊叹。面对个性化的问题,居然有一套放之四海皆准的东西出来,这是非常多的沉淀,融会贯通之后的成果。
比如这次年目标,我们在里边可以感受到:
1.三大哲学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带领大家去思索更长期的发展,最终长出自我,活出自己满意的样子
2.目标管理思维
3.教练技术:几大核心问题,问得人内心一颤一颤,推翻重来推翻重来之后却收获了一种笃定感和满足感。
问题1:2020年结束的时候,因为做成什么,你会非常满意?
问题2:在所有让你满意的期待中,你的核心期待是什么?它为什么这么重要?
问题3:假如你的核心期待已经实现了,那个时候会是什么样子?假如所有核心期待都实现了,2020年底你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问题4:实现你的期待的思路是什么?
问题5:2020年你的年度目标是什么?
问题6:如果要把核心目标、所有期待全盘统筹起来,你会如何安排全年计划?
问题7:你一定能够实现的,第一个小目标是什么?
问题8:为了让自己持续实现目标,你的百宝箱里都有啥?
最后,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活出自己真实的样子!拥有期待未来的心,面对人生的笃定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