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o Wu的笔记】

我们一早就已经知道,「下一次」在销售过程中的真正价值,因为只有下一次才是成功销售的重要标志,因为下一次预示着沟通的继续,只要继续就有丰富的机会。
可是,能否牺牲这一次的沟通,换来下一次呢?当然不能,恰恰相反,只有这一次充分沟通才能带来下一次的更大可能。这一讲,我们聊聊如何通过持续沟通,创造更多销售机会。
如何才能做到连续沟通呢?
答案是以对方为中心,摒弃自说自话。对别人感兴趣并不是人类的本能,因为人的本能是对自己感兴趣。
可是在实际生活中,只对自己感兴趣,是很难与别人有一个良好的沟通的。不良沟通的特征就是再也没有下一次。
为此,要注重每一次沟通的质量。如何衡量沟通的质量呢?
这是个难题,因为很难衡量,毕竟每次沟通的目标,场景,状态都不一样,况且各种沟通都像流水一样转瞬即逝,很难把握。
最后,我们勉强找到一个衡量办法就是五层沟通。我们做过一些统计,大多数的沟通都在三层以内,如果我们有意识锻炼自己的沟通,让更多的沟通都能达到五层深,那么对于提升沟通质量或者人际关系是非常有帮助的。
下面就来解释一下这个五层沟通。
什么是五层沟通?
就同一个话题,有五个来回就算是五层沟通。好理解吗?比如:
「吃了吗?」
「吃了」
这就是一层沟通。一来一回。如果接下来是这样的:
「今天天气不错」
「嗯,是不错」
这算不算第二层呢?不算!因为这已经是换了话题了,从吃饭到天气,话题不同,虽然可能都是为了寒暄。
同一个话题,五个来回,才算是五层沟通。
我们来一个一次性达到五层沟通的例子,这是发生在销售人与培训老师之间的对话:
销售人:老师,这个市场我做了好久,业绩不太好,怎么办呢?
老师:业绩不好,是你的结论,还是别人的结论呢?
销售人:公司认为不好,虽然我自己也不满意,但是我也努力了。
老师:可以描述一下现在的业绩吗?
销售人:怎么描述呢?总的来说不好,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
老师:现在的业绩由几个产品带来的呢?各占多大的百分比?
销售人:四个产品,占比没有计算过。
老师:相信你算得出来,反正数字都在那儿。这些业绩是由几个不同的区域构成的呢?各占多大比例?
销售人:三个区域,占比也没有计算好。
老师:这个也可以计算一下,看我们能得出怎样的结论。第三个问题,这些业绩是由哪些不同类型的客户带来的呢?各自的占比又是多大?
销售人:重点客户和非重点客户,但是占比也没有计算过,估计符合二八原则吧。
老师:等你计算好之后,我们想再问你最后一个问题:面对这些饼图,感觉意外吗?满意吗?你理想的业绩结构是怎么样的?
对这些问题感觉意外,或者回答不出来的情况下,得出「业绩不好」的结论,是不是显得匆忙,甚至太随意了?
如果能够回答这些问题,是不是同时也找到了业绩的出路?
起码知道如何进一步找到业绩的机会。没有五层对话,双方对业绩的了解都会显得表浅不是吗?
改写销售对话,改写销售结果
罗伯特·西奥迪尼在他的新书《先发影响力》(湛庐文化)里面记载了一个销售对话。
对话的背景非常简单,就是一家大型食品公司准备上市一款新的菠菜制品,需要马上选择合适的销售代理商,为此少不了与这些代理商的销售人见面。
其中一位代理商的销售人前来洽谈,接洽的目的自然是拿到这款产品的代理权,他们的对话是这样的:
厂家负责人:贵公司有新食品的销售经验吗?
销售人:我们有太多经验了。
负责人:有销售新鲜蔬菜制品的经验吗?
销售人:有的。
负责人:有菠菜制品的销售经验吗?
销售人:也有。
负责人:你们销售的菠菜制品,是整根的,还是切碎的?
销售人:……
遇到客户这样的追问,销售人怎么办?如果你就是那位销售人,你该怎么说呢?有人做了一点改写:
· 1
客户:你们在营销新食品方面有经验吗?
销售代表:没有,这也是我今天斗胆来见你们的理由。
第一层就改了,一定会影响后面的对话。我们继续:
· 2
客户:你们没有经验,我们就没有必要谈下去了吧。没有经验为什么还要来见我们?
销售代表:今天来拜访你,是因为我们相信,没有任何过去的经验可以复制将来的成功,我们即便有经验也没有营销你们新产品的经验。同时,我们也发现,那些能够带来持续销售业绩的,不只是经验,还有经验背后的东西。
· 3
客户:那就说说你们有什么?
销售代表:我们对目标消费者的了解和洞察,与他们沟通的渠道,以及熟练的沟通方式,都是任何一个新产品成功营销的重要因素。
销售代表:可我们并不总是成功,还要评估新产品是不是有一个值得消费者使用的理由。你们最新研发的产品,一定有自己研发的理由吧?
· 4
客户:当然,我们的新产品是一个很大的创新,也是一个大胆的尝试。
销售代表:可以多讲讲吗?我们双方都需要做一个慎重的评估,看我们能把这个产品放到什么样的市场地位。
· 5
客户:这款产品,我们研发了一年半的时间,经过很多曲折。在研发的过程中,我们考虑到三个要素,123。这就是我们非常看重这款产品的理由。
销售代表:你这么介绍,我都想亲自尝一尝了。最后一个小问题,因为我们习惯从战略的角度评估新产品对于我们现有产品线的意义。
· 6
客户:什么问题?
销售代表:这款产品在多大程度上,会影响你们公司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呢?不用给出确切的答案,只想听听你个人的感觉。
· 7
客户:很大,我们很看重这款产品。
销售代表:要最终实现这款产品在市场上的预期效果,你们会从哪些角度,界定未来合作伙伴的能力呢?
销售代表:比如精准界定客户的流程与框架,现有客户的数量与分布,与客户沟通的平台组合,团队的结构,与现有产品组合的匹配度,在客户中的号召力,当然还有过往的业绩等等?
· 8
客户:这些都是我们要考虑的。我们应该约一个时间和我们的团队其他同事一起深入谈一谈。
销售代表:好主意。为了准备好这次会谈,我今天已经得到一些重要的信息,还有一些具体的细节,你们有这个产品的可以带走的书面资料吗?
· 9
客户:有的。你们什么时间可以准备好陈述你们的计划?
销售代表:两周的时间是需要的,那我们就定在下月十三号周三早上九点?
· 10
客户:好,暂时这么定。如果需要调整,我通知你。
销售代表:这次会议的内容会包含未来推广战略的设计,会有哪些人出席这次会议呢?
这个改写只是剧本,或者说只是纸上谈兵,并不是真实发生,即便真实发生也不能照搬。
尽管如此,仍然掩盖不了这么做的实际价值,很多事情的发生,首先是发生在心里,才会发生在外面现实世界。常常写下对话,免得到时候再思考,那个时候就来不及。
总结一下这一讲:
第一、实现持续沟通的前提,是这一次沟通足够高效
第二、高效的沟通很难衡量,但是五层沟通却是一个参考
第三、经常练习写沟通的剧本,是做到脱口而出的一个有效路径
思考题:
即将会有什么困难的对话吗?可以先尝试写下可能的对话,可能的话也可以分享出来;已经过去的重要对话,也可以写下当时的对话,看有没有可以改变的地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