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为,一个人的日子,意味着自由,自由,和自由,那不是要开心到天上去吗?想干嘛干嘛,想吃啥吃啥,没人唠叨,没人限制,哇塞,那日子得有多美!
昨天过了一天一个人的日子,觉得不咋地,有很多之前没有料到的感觉,抵消了很多想象中的美。
首先,这个“一个人”确实是指一个人,不是指一群人。如果出去和一群人混在一起或者跟几个或一个朋友在一起,也不算一个人。这是前提。
那么这一个人的生活,就是做什么都是一个人。
那又会怎样呢?
起床。没人叫你起床,你也没人可叫,想几点起就几点,没人管你,自然也没人管你吃饭的事,饭就变得非常简单,然后准备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做事。没人说什么,很安静,你可以安静做自己的事,不做也没人管你,当然,也没人欣赏和评判。你大可以尽情做事,直到饿了。直到天黑。
晚上。看电视看电影尽情哭吧笑吧,没人听见,电视演完了没人替你关掉,你在沙发上睡天亮也没人知道。
上街。街上人多,都是别人,和你没有瓜葛,你去哪里没人在意,也没人等你。
好了,小结一下关键词,出现最多的是“没人”两个字。知道你在意什么了吧,有人说我就只在意自己,不在意别人,那么很明显你没有过家庭。但凡有家庭的人,已经不只是自己一个人的。
我在想,是什么地方有问题。
惯性。多年的家庭生活,让家人们彼此紧密联系在一起,所有的生活小事都是大家在一起面对一起解决,哪怕你独自在单位独立工作,你的背后你的心里,是整个家庭在面对,你采用的是家人们的思维方式,你知道你随时随地可以和他们交流。你们紧密地就像是一个星系在运转。忽然大家之间的距离拉大,超出了一定的时间和距离的范围,不再是随手能抓住的时候,紧密就不存在了,你就会感到孤单。
当然有个小前提,就是你是那个留下来的人。出门的人要面对外面的新环境,不会有这种感觉。
除了惯性,还有什么在产生作用?
认同感。
人是需要认同感的动物,他的社会性要求他必须得到同伴的认同才能继续活下去。人时刻不断地在修正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周围的人。当一个人在一个空间里的时候,没有同伴作为反馈,就会不知所措。鲁滨逊在孤岛上为了不让自己失去交流的能力,其实也是为了得到认同感,他用足球做了个人头天天陪他说话。要不是星期五,我看他坚持不到得救。人的社会性根深蒂固,一旦脱离就会不适应而产生一系列问题。当你的行为没有支持没人反对没人发表意见,时间久了,你势必会觉得失去了方向。
别的我一下想不起来。
那么反过来,一切就变了样子。
从前,天天叫儿子起床,叫好几次人家不起,做好饭等着吃,原来是幸福
从前,和老公斗嘴打闹生气辩论不理会理会,原来就是幸福
从前,上班的时候同事之间各种异同各种态度各种交集,也是幸福
从前,各种愤愤不平各种灰心丧气各种开心快乐各种热热闹闹,原来全是幸福
我喜欢人间烟火热热闹闹红红火火的生活,原来是真的。
一天的一个人生活,居然让我有了很多不一样的看法,尤其是原来的诸多不满不喜欢,现在看来还有点可爱呢。当然我还是会不满不喜欢,但是却多了点别的味道。
明天我依然会投入到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生活中去,会大喜会大悲,但是我知道有另外一个我,在这一切之外关注着我。
红尘滚滚,我愿意滚进去。
红尘滚滚,我愿意滚进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