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参加考试,抽到《松鼠》一文。这是一篇描写松鼠的说明文。
开头第一句是: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
最后一句是: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从备课到讲课的过程中,我都在思考一个问题:究竟哪一句是中心句?
讲课结束,答辩时,考官问:“你觉得哪一句是中心句?”我想了想,还是给出了心里比较偏向的答案:“最后一句。”
按照能够找到的标准答案,第一句是中心句无疑。但是,第一句告诉了我们什么?松鼠很漂亮,很可爱。
漂亮又可爱的动物有很多,如果仅仅看这一句,能不能立刻联想到松鼠?显然不能。
最后一句告诉了我们什么?松鼠是四足兽,但却不像四足兽。这是一个重要特点,是一个可以区别于大部分动物的特点。
同时,看到这一句,读者会思考:松鼠为什么不像四足兽?它的生活习性究竟是怎样的?这一点,引人深思,让读者不由自主地接着去探索。
这样,一个立体的,鲜活的松鼠形象,就出现在了读者的脑海里。
它是活物,是不能仅凭外观来下定义的。
答辩结束后,我向考官争取了十分钟的自我陈述时间,表达了这一观点。
在结构化考试中,考官问我:“怎样的教师才是爱学生的教师?”除了具有奉献精神,敏锐观察学生成长的每一步,我还答了“尊重学生的思考”这一点。
只要是有道理的,为什么不可以?尤其是语文学科,很难有标准答案。学生们将来不依靠“中心句”生活,却要依靠自己的头脑生活。
如果教师告诉学生:“我说的是对的,你们的答案是错的。”那么将来学生愿意主动思考,愿意把他的思考表达出来的可能性就会降低。
我相信,在真正的教学中,面对这一篇课文,学生会有不同的答案。作为教师,应该如何应对?
很多教师认为,把自己已有的知识统统教给学生,就是爱学生。
而我认为,这跟家长们为自己的孩子铺设一条自己心目中的康庄大道是一样的。
他们希望下一代按照自己的套路去思考,去做事,去生活。他们认为这就是爱孩子。
这导致我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逐渐消失。学生们想:“我说出自己心目中的答案会被批评,会拿回一份满是红叉的分数极低的试卷。既然如此,我为什么要表达呢?听着,记着,不就好了?”
我不知道这次考试我会得多少分,但是我很庆幸,我表达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