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窗户(否则,它们是墙)
听了你的话,我仿佛受了审判,
无比委屈,又无从分辩,
在离开前,我想问,
那真的是你的意思吗?
在自我辩护前,
在带着痛苦或恐惧质问前,
在我用言语筑起心灵之墙前,
告诉我,我听明白了吗?
语言是窗户,或者是墙,
它们审判我们,或者让我们自由。
在我说与听的时候,
请让爱的光芒照耀我。
我心里有话要说,
那些话对我如此重要,
如果言语无法传达我的心声,
请你帮我获得自由好吗?
如果你以为我想羞辱你,
如果你认定我不在乎你,
请透过我的言语,
倾听我们共有的情感。
——鲁思·贝本梅尔(Ruth Bebermeyer)
很早以前就关注了《非暴力沟通》这本书,昨天在微信读书APP上把这本书给看完了。一边看一边记笔记,可能是除教科书外看得最详细的一本书了。看完后感慨颇多,沟通对我们的重要性想必不用赘述。这本书介绍解决矛盾和冲突的一种沟通方式——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能够:
■ 疗愈内心深处的隐秘伤痛;
■ 超越个人心智和情感的局限性;
■ 突破那些引发愤怒、沮丧、焦虑等负面情绪的思维方式;
■ 用不带伤害的方式化解人际间的冲突;
■ 学会建立和谐的生命体验。
非暴力沟通的将观察、感受、需要、请求作为非暴力沟通的四大要素。非暴力沟通方法深入研究人的内心,很多矛盾和冲突的产生在于人的需求未得到理解和满足。解决的根本就在于我们要先充分地表达自我,然后静下心来倾听对方。
细想我们在生活、工作、社交中,与家人、恋人、同学、同事之间的沟通,很多的误会和矛盾发生的原因,其一在于没有清晰地观察事物,把自己的评价代入观察到的客观事实,不能将自己固有的思维从客观事实上抽离,就像带上了有色的眼镜;其二在于不能充分表达自我感受,希望对方能通过自己的情绪、只言片语体会我们的感受,但事实证明对方并不能,反而进一步扩大矛盾;其三在于我们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自己的真实需要,或者羞于启齿,如果一个人不清楚、不正视自己的需要,自己都无法满足的需要,更何况别人呢。其四在于不能正确地表达请求,非暴力沟通教我们如何区分命令和请求:请求没有得到满足时,提出请求的人如果批评和指责,那就是命令;如果想利用对方的内疚来达到目的,也是命令。而命令会让人萌生出反击和抵抗。所以我们要使用请求而不是命令。非暴力沟通还着重表达了倾听的重要性,认真地倾听对方的感受、需要和请求,你就能理解对方的处境,促进沟通的良性循环,有利于矛盾的解决。
看完这本书后,受益良多,我会将学到的知识好好利用,改善自己的沟通方式,也将这本书推荐给了身边的很多朋友,希望更多的人能意识到良好沟通的重要性。读书启智,我希望大家都能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氛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