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无戒90天第四期写作成长营人物
“封建大地主阶级头目”成长的心路历程:他早已看透一切?

“封建大地主阶级头目”成长的心路历程:他早已看透一切?

作者: 沐子恒 | 来源:发表于2019-01-20 21:05 被阅读73次

    文/沐子恒

    十多年以前,那时我不过刚入中学,课余时喜欢读些历史书,那时喜欢这样一本薄薄的书,只不过是十余万字,也不是用传统的史学眼光编纂,而是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切入,以一条清晰连贯的思路贯穿全书,在一个看似平淡、波澜不惊的时间基点上前后观望,他试图阐明,近代史的衰落并非从鸦片战争开始,实则是由量变引起质变的结果,鸦片战争只不过是这无声无息的衰落的一个鉴证,作者想告诉我们,中国自始至终处在一种逐渐变质的道德力量的约束之下,却很难成为富有民主独立的法制社会,这是为现代社会不容的原因。

    这部书就是《万历十五年》。它的作者黄仁宇教授,早前在国民党军校工作,其后旅居美国多年,攻读历史专业。他的著作大多在大陆政治氛围宽松之后才得以付梓出版,其后便引起了极大反响,这与其主张宏观历史的独特视角有很大关系。与此同时,也有着不同的声音,他似乎习惯以一种西方的历史观来审视中国历史,不过,探究历史的一大要点就是尝试用多种思维和视角,因此他的著作值得一读。

    在看到本书名字而未及细览前,我有许多疑问:万历十五年,看起来好像很平淡的一年,为什么要以这一年为基点?向前数五年,轰轰烈烈,长达十六年之久的隆万大改革随着首辅张居正猝然长逝而终止,呕心沥血的张大人在生前尽力辅佐幼主万历皇帝,却在三年后惨遭清算。在张居正和小皇帝亦是父子,亦是君臣的表面关系下,究竟隐藏着什么。逐渐长大的皇帝的内心有了什么样的变化,让万历不念旧情,将曾经忠心辅佐的张大人抄家封查,而他因为什么原因,逐渐厌恶朝堂,抵触百官,走到了大臣们的对立面上。也许,这万历登基的第十五年,就是他长达三十年消极怠政的开始……

    神宗万历皇帝,曾经统御这个帝国长达四十八年之久,在明代皇帝中,在位时间排在第一位,然而却有一半的时间,都是不上朝的状态,使得帝国后期逐渐陷入半瘫痪的状态。他最终得到了“神宗”的庙号,《谥法》里说:“民莫能名曰神,不名一善曰神。”也就是说,老百姓对他实在无语,说不上哪里好,叫做神。在传统史家看来,万历是个地地道道的昏君,明朝实在是灭亡在他的手里。

    然而,万历帝即位之初,也曾矢志中兴,也曾豪情万丈,在张居正为首的一众名臣的辅佐下,出现过短暂的中兴,绝不仅仅是简单的昏君明君可以区别的。《万历十五年》首先讲到的就是他和张居正的关系的微妙变化。

    在万历皇帝在登基之初,是被当作中兴圣君来培养的。他不仅在经书、历史等功课方面要做到持之以恒的学习,四季不断,还要应付各种各样的礼仪大典。每天必须频繁的更换不同朝服出现在文武百官面前,一日之间常有数次,带着庄重的冠冕,冠冕前后各十二串珠帘,这些繁冗的仪式日复一日,让皇帝无可避免,却渐渐至于乏味无趣。

    从后来的结果看,万历帝查抄张居正,似乎雷厉风行,刻薄寡恩。其实他对这位张大人的感情,是依赖而又带点畏惧,他又时常受到太后和儿时的读伴冯保等人的左右,有一些优柔寡断。张居正在头十年中,帮小皇帝处理掉大多数事物,也尽可能的省去很多仪式,实在是皇帝的福音,皇帝只需要在奏折上批阅“知道了”就可以。有人敢挑战首辅的权威,不仅仅是和皇帝过不去,也是和太后过不去。

    可就有这么一年,公元1577年,张居正因为父亲去世,按例要回去守制三年。皇帝无法想象,没有了“相父大人”的佐助,朝廷会变成什么样子,于是以“夺情”为由,再三恳请张居正在职居丧。

    这时候皇帝忽然觉察到,各种反对张大人的声音忽然出现。翰林院的几十名官员联名,请求吏部尚书张瀚和他们一起去到张居正的居所,劝说其离职丁忧。在他们看来,张居正是贪恋权位,故作伪态,实在不符合历代圣贤所提倡的以孝治天下的典论。

    然而皇帝对张居正保持绝对的信任,将奏请官员重重杖责,罢官流放了事,表现出了难得的果敢。张居正则还是锦袍换成布袍,照常办事。张居正一路高升,最后又被赠为太师。

    这一切的荣耀却在四年后随着其突然去世戛然而止。本来,皇帝对这位国之柱石的倒下甚为悲痛,张居正死后也极尽哀荣。可是不久之后,弹劾张居正的奏折却如雪片一样飞来。皇帝突然发现他的信任突然崩塌。象征着睿智聪慧和精明强干的“相父”却是个生活极度奢侈的人,私生活也非常混乱。他所施行的“一条鞭法”,在实际施行的过程中却被搞成了另一副样子。占地房屋、坟地,还有难以开垦的荒地插上稀稀拉拉的豆苗,也被当作要上税的耕地计算,倡导节俭、以圣贤自居的张居正,竟如此口是心非地占尽了实利!

    然而,万历皇帝在查抄张居正家产的过程中,实际不过是被当做文武百官所左右的工具,他并没有完全知道张居正的罪行是否属实,比如,有人报告张居正曾经蓄意谋反。在其厉行新法的过程中,曾经得罪的官员着实不在少数,他们希望给皇帝呈现的,都是其表里不一、虚伪丑陋的一面,而皇帝在其后的岁月却慢慢发现,其他的官员还不如张居正,他逐渐看透了官员们打着仁义道德的幌子下,行的却是虚伪浮夸、流于形式、贪污成风之实。

    他越发的感觉到,查处张居正并没有让他得到许多好处,言官们调转矛头,开始在皇帝私生活上大发议论,批评皇帝糜烂奢侈。即使是他的爱妃郑氏生下皇子常洵,也并不能给他多少安慰。皇帝越来越感到生活的单调和疲劳。他在亲自主持殿试中,也发出“无为而治”的题目,这表明,他逐渐有了消极厌倦的倾向,在张居正威严下屈服逐渐长大的小皇帝,忽然有一天冲破樊笼,没有想象中那种如释重负,重新起航,反而堕入更无边的空虚和寂寞中。


    终于有一天,在皇长子常洛和三子常洵谁为太子的问题上,皇帝和朝臣们走到了对立面上。这件旷日持久的斗争不过是一条导火索,最终以皇帝的妥协为结果,不情愿地立了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却从此开始了他二十多年消极怠工的生涯。更糟糕的是,这在本朝已经有了先例,正德和嘉靖皇帝已经开了一个恶劣的开头,万历不过是效法着他的叔祖和爷爷,有样学样。

    这部书一改我之前对万历皇帝的印象,他身处权力的巅峰,其实,也是处于一个身不由己的漩涡中心,这就是历朝历代形成的道德体系,这股风气让他感到恶心,却又无可奈何。当他逐渐成长,却碍于性格的犹豫和软弱时,终于走向一个索性不作为的极端。

    历史已经作古,在万历皇帝在生前为自己营建的陵寝中,埋藏着豪华奢侈的陪葬品,这就是明十三陵之一的定陵地宫。从其曾经存在的遗骸中,考古学家发现,万历帝个头并不高大,是个矮子。遗憾的是,他现在已经尸骨无存。在文革中,他被确定为“封建大地主阶级头目”,尸骸被曝光、捣碎、焚烧,这位御宇中国近半个世界的帝王,终于随着一缕青烟,逐渐远去。

    无戒90天成长训练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封建大地主阶级头目”成长的心路历程:他早已看透一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msf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