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现任校长德鲁·福斯特是哈佛300多年来唯一一位女校长,她在一次演讲中提到:
每年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也算是一个规划。这个习惯从小就有,一直持续到现在。
这位睿智的女校长并非随便说说,她深刻理解旅行对一个人成长的意义。直到现在,她每年都会带孩子们去一个陌生的地方,以学习的方式旅行。
我很欣赏她的做法。对于有环游世界梦想却又没有太多时间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策略。我不只对一个人讲过,以一个稍微长一点的时间维度来思考,环游世界真的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情。从20岁开始算,每年去一个新的国家,等你到60岁的时候,就去了40个国家;每年去两个新的国家,等你到60岁的时候,就去了80个国家。这还不算你20岁前跟随父母的旅行,以及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你有更多的年假,可以每年出游三次四次的情况。等你退休了之后,你还可以驾着房车,优哉游哉地长时间旅行养老。如果你想旅行但是又不得不工作,就不要纠结了,安心工作。如果有纠结,说明辞职旅行对你来说代价太大,你完全可以采用更聪明的做法,依靠时间的力量,做一个现实的理想主义者。
在社会机器还没有进化到允许大部分人边旅行边实现人生价值时,上班族应该摒弃非分之想,好好工作,但又不放弃梦想。我们每年可以积攒一个稍微长点的假期出去旅行,这是对自己好好工作的嘉奖,同时又可以调整平时的工作生活节奏。通过旅行的调节,我们可以更加热爱工作,热爱生活。旅行时获得的启迪,也许会给工作增加更多的助益。
一个人不可能一直在一个固定的圈子里获得更大的进步。一个人只有跳出惯有的圈子,接触到更多的思想与生活的可能,才能以一个更大的格局反思现有的生活。一只青蛙不可能在井底知道这是一口井,也不可能依靠一只见过世面的癞蛤蟆给它描绘世界的模样。没有见过世界的青蛙一定缺乏想象的素材,它一定要亲自去看。很多时候,自己的亲身感知才能变成自己的真正认知,道听途说只会流于肤浅和表面。所以,青蛙必须要旅行。
固定的圈子是我们头上的那个紧箍咒,限制了你的思想,也限制了你的自由,你本来有的可能性都会被它锁死。国家可以有疆土,思想不应有国界。试想,如果没有玄奘西游、鉴真东渡,佛教思想哪能像现在这样在中国和日本遍地开花?试想,100年前,如果不是那些有梦想的中国青年,或东渡,或西游,孜孜不倦地引进先进的东西,如今的中国将会怎样?
旅行是生活的盐。盐不可没有,否则生活这道菜就会寡然无味。盐也不能放太多,否则生活这道菜就会废掉。在我看来,长时间旅行而不工作,跟长时间工作而不旅行一样,都是在过一种囚徒生活。出不去与回不来,都是一种囚禁。如果一个人不以旅行为工作,却长时间旅行,并声称自己是在追求自由,这是对旅行的误读,也亵渎了自由。
我越来越喜欢短时间的旅行。因为旅行时间的短暂,我们会格外珍惜旅途的时光。有限的时间促使我们充分打开感官,去观察、聆听、嗅闻、触碰陌生土地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一声鸟鸣、一阵波涛。在陌生的环境中,我们免不了要去探索和适应,这样的次数多了之后,我们就不会惧怕改变。在这个不确定的时代,我们会更有能力迎接未知,形成自己的适应模式。我们会从一个一个的舒适区里走出来,迎接未知的挑战,从而成长更快。
福斯特的演讲里提到,“美国劳动力技能委员会”颁布了21世纪的人才应该掌握的技能,其中“了解整个世界”是首要的技能。我不知道“了解世界”怎么变成技能了,我认为“了解世界”是我们生而为人的一种必须,或者说是一种天然欲望。我们的目标从来都不仅仅是活下去,生存从来都不是生命的全部意义。人类之所以会进步,就是因为从来不曾安于现状。乔布斯早就实现了财务自由,却为创造改变世界的产品没日没夜地奋斗,并且在知道自己时日无多时,忍着病痛加快步伐。我不认为一个只为了填饱肚子的人可以成为富翁,我也不认为一个追求安逸的人不会被社会淘汰。我们要在解决温饱问题之后,加速认知世界,不断成长精进。如果有可能,改变世界,让它变得更好。
认知世界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读书、看电影、听别人讲故事,但没有一种比身临其境的体验更重要。有一种感动只能在现场发生,有一种体悟只能近距离感受到。一个人应当充分投入工作,但每年也要记得按下一两次暂停键,好好感受一番鸟语花香。
每年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是我们平凡人的英雄梦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