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指导手册》读书札记(七)
——关于亲师交流(1)
案例回放:
8月份,一年级的班主任拿到新生名单后,想了解孩子们的具体情况,她觉得需要跟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然而,当她拨通小陈家的电话后,却遭到家长一而再再而三的拒绝,对此,她百思不得其解。
开学后,班主任发现原来小陈是一个智力发展迟缓的孩子,说话还口齿不清,让人听不懂她在说什么。家长呢,每次接送孩子,都站在离学校很远的地方。于是,一天放学时,班主任拉着孩子的手把孩子送到家长面前,并告诉家长孩子今天上课表现非常好。家长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第二天,家长接送孩子的地方离学校近了。而且,每天放学那会儿,都成了班主任跟小陈家长短暂交流的时间。家长慢慢跟老师熟悉起来,告诉班主任小陈是在5岁的时候才学会说话,多次拒绝和班主任交流,是因为他们担心新环境会对孩子成长不利。班主任得知这种情况后,加倍关爱孩子。
后来,班主任和家长加了QQ,沟通更多了起来。三年级的一次家长会,班主任让四位家长进行经验分享,然后让家长们进行讨论。这一次的家长会,打开了小陈家长的心结。
之后,班主任还帮助小陈进行结对学习,把小陈家长的联系方式跟班长家长的联系方式放到一起,形成一个QQ讨论组。三年级期末的最后一次家长会上,小陈家长深情发言,说自己的孩子能够在这所小学上学,是她的幸福。
五年级毕业时,小陈家长主动提出毕业典礼的方案。毕业典礼结束,班主任、小陈和家长一起合影,照片定格在幸福的瞬间。
在这个案例中,细心的班主任通过和家长的多元交流,了解孩子的过去,进而和家长一起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这样的亲师交流,不仅带给了孩子五年的快乐时光,打开家长尘封的心扉,也让一个拥有20年教龄的老师再次体验教师职业的神圣与幸福。
思考:
由上面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亲师交流的好处及意义。
首先,亲师交流便于家校形成合力。
教师和家长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基础,才能促使家校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亲师交流,是两大教育系统间的润滑剂,也是对学生形成全面的、统一的教育系统的催化剂。
2015级学生李早早、赵宇铎、张罗丹、商倩倩等家长,经常主动和班主任交流,而且积极参与班级的志愿者活动,经过亲师交流,加上孩子的努力,中招考试都如愿以偿地考上了理想的高中。
2016级学生游文韬同学,英语基础不好,初三换班之后,仍然对自己的英语学习没有信心,老师多次鼓励他并和家长交流,在三方共同努力下,游同学中招考试英语学科提高了30来分。
2019级学生陈仕林同学,小升初的时候英语不及格,升入初中之后,家长经常与老师交流并主动为班级服务,亲师交流,让仕林同学信心倍增,现在每次考试都在100分以上。
第二,亲师交流促成教育过程的完整性。
只有学校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都是片面的教育。如果教师与家长定期进行沟通,就能互相对孩子的情况进行比较系统的了解。从而使老师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2019年冬学段以及寒假初期,我对班级部分学生进行了家访。每次家访,家长们都非常欢迎,我也了解了学生在学校时没有流露出的状态和行为。家长呢,也了解了孩子的在校情况。在此基础上,教师和家长共同策划出相应的教育措施。
第三,亲师交流能够丰富家校双方情感。
教师与家长都是普通人,都有丰富的情感需要。教师与家长除了在正式活动中有工作取向的情感沟通之外,也可以在活动之外的时间,就学生发展、个性生活、共同感兴趣的各类话题展开沟通,相互倾诉与倾听。这对于建立相互之间的信任与尊重关系,形成超越专业性的精神沟通,有着重要的意义。
李响同学的家长,经常在看完老师发在简书上的文章之后进行转发,这实际上也是一种观点共鸣的表现方式,有时候,她也会把文章中的一些方法用到自己孩子身上或者学生身上,长此以往,教师与家长之间形成了一种默契,一些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等,也会在彼此的交流中体现。
还有很多家长,他们也都在默默关注着老师的文字,不管是点赞或者是评论,都能让老师感受到家长对学生的关心,对班级的关心和对老师的理解。所有这些,都在无形当中牵起了学校与家庭的情感纽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