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百里奚坐在去往秦国的囚车上,仰望苍穹。
是夜星河灿烂,清风徐来,偶有几只夜枭,在远山密林里鸣叫。
囚车里有半坛残酒,是临行时一同在东海牧马的老翁所赠,此刻酒香四溢,似在邀月对饮。
有酒,自然少不了佐酒佳肴,来时老翁取了自己家养肥鸡,煮成八分熟,以香油灼黄,再放到原汤中熬浓。
百里奚已经很久没有吃到如此甘厚之味,粗酒佐肉,喝至半酣。
末了老翁用绳索将其捆住,持之而泣道:“秦君求汝甚急,以五张羊皮向我国君赎回你,只怕你此去凶多吉少,我也是没有办法。”
百里奚见老翁哭得真诚,一笑道:“此去秦国,富贵荣华或未可知,又何泣焉?”
取了酒,登囚车而去。
前来收押百里奚的秦国兵士,一刻也不敢耽搁,昼夜不息,往秦国而去。
百里奚本是虞国人,晋灭虞之后,他随国君辗转他国,被贬为晋侯长女伯姬陪嫁秦国的奴仆。
他不堪其辱,逃至楚国,岂料秦君震怒,以五张羊皮赎他回国,要杀之以儆效尤。
生死未卜,但他早已没有青年时的激动,沉浮得久了,便知道人生如寄,大悲大喜,转瞬皆成云烟。
囚车从楚至秦,一路关山风月,通江大岸,倒是难得的景致。
遥望北方,寥落群星,那是故乡所在之地,令他怀念起今生最美味的一顿饭来。

2.
那是三十几年前的事了。
百里奚家贫,三十几岁才娶了妻子杜氏,生了个儿子。
平日里,日暮而息,日出而作,躬耕于陇亩之间,妻子贤惠,儿子童稚可爱,但也就是勉强糊口而已。
长夜寂寥时,他借着月光,吟咏不息,而后一声长叹。
他自负其才,欲出游寻仕,奈何家贫子幼,无所依靠,实在放心不下。
没有察觉,妻子已经悄悄站在他身后。
“妾闻男子志在四方,君乃壮年,岂能坐困陇亩间,以妻子为念!”
他热血上涌,回头看见妻子月色下灼灼的目光:“你和孩儿怎么办?!”
“家里尚有薄田,妾能纺纱织布,郎君不要以妾为念。”
他抱住妻子,不让她看见自己脸上晶莹的热泪。
这世间,又有多少人,真正理解得了自己呢?
第二日,杜氏早起,杀了家里唯一下蛋的老母鸡做汤,厨下乏薪,杜氏取门闩生火,以黄齑糙米为食。
炊烟袅袅,鸡汤奇香氤氲,没有什么配料,但澄黄醇厚,肉质鲜嫩,一家人从未吃得如此香甜。
饱食之后,百里奚收拾行囊上路,杜氏怀抱幼子,手拉他衣袂,流泪说:“他日富贵,愿君勿忘。”
百里奚不敢回头,西风下,向着天际墨云,洒泪而去。
这顿饭虽充满凄凉别离之情,却含有欣欣生意,这一去,定教天下风起云涌。

3.
他去齐国求仕,奈何无人引荐,游历多年,终无所成。
岁月总如白驹过隙,这一年,他已四十岁,穷困潦倒到了极致,腹中饥饿凶猛而来,踏碎了他残存的体面。
只好在熙来攘往的街市里,当了乞丐。
最怕的,是遇到往日同游的仕子们,他们有的已经显达于世,高车驷马,满载着歌姬从市坊中飞驰而过,留下莺燕笑语和不绝的胭脂香气。
这个时候,他只能低垂着头,任由火辣辣的太阳照射在脖子上。
凉风轻送的夏夜,做好梦时,他仿佛回到了虞国故乡的稻田里,春日耕种,夏日锄草,秋天收获,然后在大雪的冬日,红泥小火炉上,煨一锅热汤。
杜氏鬓发上有细汗,皓腕纤指奉上热汤,小儿子围着火炉在嬉闹。
一口汤下去,齿颊生香。
然后,百里奚在桥洞边矗立的酒楼菜香中醒来。
黄粱一梦,虽然寂寥,但还算好的,遇到冬日雨雪,只能寻些柴炭,躲在桥洞里取暖,薪火尽时,一夜无眠。
也曾想过讨饭回到故乡,但纵然躲过兵荒马乱,有有何颜面去见她母子呢?
不过,无论如何艰难,百里奚每日清晨即起,在溪水里把自己浆洗干净,衣服虽破旧,他仍要仪态整齐的去乞食,容色里绝无倦怠晦涩,恭恭敬敬跪坐于闹市之中。
终于有一天,在铚邑时,隐士蹇叔壮其相貌气度,问其姓名,留他吃了一顿饭。
蹇叔也不富裕,招待他的只是几个农家小菜,鲜甜少油,却是山野清香,品之不尽。
二人菜根下饭,论天下形势,较秦楚齐晋之长短,叹周室衰微,顿起相惜之意。
百里奚穷困半生,备极艰难,这一日虽无酒,得以饱餐一顿,尽吐平生意气,快慰之至。
这是他终生难忘的第二顿饭。
二人结为兄弟,百里奚便留在蹇叔茅舍,于村中帮人养牛,以佐餐费。
什么万丈雄心,经国大业,他开始相信,那都是壮年时的迷梦,先养活自己再说吧。

4.
百里奚开始静下心来养牛,黄昏饲牛,直至夜半。
仿佛忽然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在牛身上倾注的心血,反而浇灌了他枯萎的灵魂,将他从困顿中拯救出来。
他饲养的牛,刚健雄壮,犁起地来又快又稳,乡人称颂不已,多年以后,当楚王问他养牛之道时,他答道:
“时其食,恤其力,心与牛而为一”
楚王大悦,然后让他去牧马。
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听说周王子颓好牛,养牛之人都能得到丰厚报酬,便向蹇叔告别,以饲牛之术进,竟然远胜于十数年汲汲求仕。
王子颓大悦,准备让他作自己的家臣。其时周王虽衰微,毕竟还是天下共主,王子家臣,也是常人一生难及的荣耀了。
恰在此时,蹇叔来探访他,他十分高兴,向王子颓引荐了蹇叔,希望同享富贵。
但回到家里,蹇叔却一盆凉水泼到他身上:“王子颓这人,志大才疏,身边尽是阿谀奉承之辈,观其容止,有觊觎非望之色,我们留下来,只怕要大祸临头!”
百里奚默然良久,王子颓有野心,觊觎天子之位,以他的眼光,不会不知道,只不过,穷困得久了,已近暮年,骤得富贵,他不愿承认祸患将至而已。
蹇叔一番苦口良药,终于让他清醒过来,他长叹一声,对蹇叔说:“走吧……”
归途之中,意兴阑珊,妻子黄齑黍米入得梦来,既然功业已成空,他便准备回到家乡。
蹇叔见他郁郁寡欢,便说道:“虞国大夫宫之奇,是我故交,贤弟如欲回国,我便陪贤弟走一趟。”
百里奚归心似箭,越千万重山,如履平地,终于在故乡村口,看见了与妻子相别的那棵大槐树。
他踉踉跄跄奔回家,迎接他的却只有断垣残瓦,萋萋荒草,已比人还高。
村里老翁说,杜氏贫极,不得已,带着儿子逃荒去了。
百里奚仰天大笑,继之以泪,十数年蝇营狗苟,以至于沿街乞食,换来的不过是妻离子散,生死不明。
5.
蹇叔向宫之奇言百里奚之贤。
世间事就是这样,百里奚饱尝艰辛,竭尽全力不得门而入之事,对有的人来说,就是一句话而已。
宫之奇将他荐于虞君,虞君拜其为中大夫。
谁知道蹇叔再次向他泼了一盆冷水,他说虞君见识短浅,却刚愎自用,恐怕也不是有作为的君主。
这一次,百里奚向现实投降了,他也同意蹇叔的看法,但贫困久了,就像在烈日下挣扎的鱼,哪怕是一勺井水,也足以清凉片刻。
他决定留下来,辅佐虞君。
这之后,就是著名的假途伐虢的故事。
虞君受晋国财货宝玉,借道给晋国攻灭虢国,宫之奇极谏不听,率全族人逃去,临行邀百里奚同行。
百里奚摇头说:“我已不智,不能再不忠了。”
之后虞君被俘晋国,百里奚不离左右。虞国投降的臣子们,为谄媚新主,荐百里之才,然而他以晋国为仇,坚辞不受。
这恰恰刺痛了降臣们的阴私,于是众人想方设法,让他成为晋国出嫁秦国的长女伯姬的陪臣。
七尺男儿,比于仆妾。你不是爱清高吗,就让你去做奴隶!
他不堪其辱,这才逃到了楚国。
6.
百里奚囚车进入秦界,秦穆公使大臣郊外大宴,以示尊崇,释其囚,而后召见之。
原来晋君疏族公孙枝在秦,知百里奚有经世之才,向秦穆公推荐了他。
这世间,毕竟还有许多慧眼如炬之人。
秦穆公怕重金求之,楚王生疑,便假意以五张羊皮,将其换回。
召见百里奚时,秦穆公见他须发皆白,形销骨立,不由问道:“老人家今年几岁了?”
“才七十岁。”
秦穆公叹道:“可惜年纪大了些。”
百里奚正襟危坐,目光如电:
“当年吕尚八十钓于渭滨,文王载之以归,遂定周业,老臣今日与君王相遇,不比吕尚还早十年么!”
两千多年后,处于事业巅峰的王石登哀牢山,听保外就医的褚时健谈哀牢山的气候,土壤,说六年后,漫山遍野,将挂满橙果。
七十多岁的老翁,六年后,八十多岁,尚在与天搏斗,其间豪情令人震撼不已,可谓古今无不同。
秦穆公闻听百里奚之言,正如王石见褚时健于哀牢山,那时还没有曹操的诗句,但老骥伏枥,千里之志,亦让人耸然动容。
穆公忙正容问策,百里奚侃侃而谈,连语三日,遂拜为上卿,以国政授之。
百里奚荐蹇叔,二人分任左右庶长,同日为相,定下了恩威并施,兼并西戎,以临中国的国策。
其后秦王扫定六合,虎视天下,一统寰宇,实是肇基于此!

7.
百里奚上任后,知道这是上天最后一次恩赐了。
他不敢怠慢,夜以继日,勤政不休,倡文明教化,重施于民。
千里秦川,他用脚步丈量,行不乘车,暑不乘伞,遍行民间,不带护卫。
百姓悦之,秦国大治。
但这还不是老天最后的恩赐。
一日百里奚政务疲累,坐相堂之上,听乐工在庑下作乐以自娱。
相府浣衣的老仆自请歌一曲,百里奚应允。
只听浣衣妇操琴而歌道:
百里奚, 五羊皮! 忆别时, 烹伏雌, 舂黄齑, 炊扊扅。 今日富贵忘我 为? 百里奚, 五羊皮! 父粱肉, 子啼饥; 夫文绣, 妻浣衣。 嗟乎! 富贵忘我为? 百里奚, 五羊皮! 昔之日, 君行而我啼; 今之日, 君坐而我离。 嗟乎! 富贵忘我为?
歌声幽怨凄切,令人垂泪,百里奚大惊,疾步下堂,只见老仆眼角有泪,满面尘烟之色。
百里奚大恸,当着阖府仆役乐工,抱住老妇,二人嚎啕大哭。
她正是相别三十余年的妻子杜氏。
昔日我出门时,你为我烹伏雌,舂黄齑,以门闩为柴,鼓励我志在四方。
那日春林初盛,你布衣荆钗,却眉目如画,嘱我富贵勿忘。
今日沧海桑田,你已鬓发如霜,浣衣的双手,已苍老如枯木。
而我,虽贵为秦相,却已是风烛残年。
不过天可怜见,你我终于人间白头相逢,一家团圆。

8.
百里奚相秦七年,三置晋国之君,救荆州之祸,发教封内,巴人致贡,施德诸侯,八戎来服,遂使秦国称霸春秋。
人生将尽之时,他也许会回想这奇妙的一生。
也许会问,如果那天,杜氏没有杀了家里唯一的母鸡,鼓励自己去闯荡呢?
或者那天,在铚邑的街市,他错过了蹇叔呢?
又或者,他没有听蹇叔的劝告,追随了王子颓呢?
天下还有没有百里奚呢?!
他不知道。
这也是人间际遇奇妙之处。
百里奚去世之时,秦国男女流涕,童子不歌谣,舂者不相杵,悲伤得唱不出歌谣,生怕惊扰了这位贤相的魂灵,惟愿他长留人间,护佑大秦百姓。
想来,当年来送他的百姓,也站满了雍城的十里长街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