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之学:何谓圣智?

作者: 一朴信信 | 来源:发表于2019-01-30 20:58 被阅读68次

    列子太学幸福人生《学列子 知人生》系列 仲尼第四04总第054篇

    本篇辨析孔子之学与列子之学的差异之后,借用具体实例,并通过论证,总结为人处世之道,指出了所谓“圣哲”的真正含义。

    一、故事

    列子之学:何谓圣智?

    原文:龙叔对文挚说:“您的医术精微啊。我有病,您能治好吗?”文挚说:“我听从您的。但您先说一下病的症状。”龙叔说:“全乡人赞誉我,我不以为光荣,全国人毁谤我,我不以为耻辱;得到了却不喜欢,失去了而不忧愁;看待活着像对待死了,看待富足像对待贫穷;看待人像对待猪,看待自己像对待别人。住在自己家,像住在旅馆;看待自己的家乡,像对待西戎南蛮之国。所有这些毛病,爵位赏赐不能劝勉它,严刑惩罚不能震慑它,盛衰利害不能改变它,悲哀快乐不能动摇它,因此而不能辅佐国君,结交亲友,管教妻子儿女,管制奴仆下人。这是什么病呢?什么药方能治好它呢?”

    文挚于是叫龙叔背着光线站着,从背后向明处看他。过了一会儿说:“嘻!我看到你的心了,你的心里已经虚空了,几乎成为圣人了!你的心有六个孔窍流通着,一个孔窍不通达。当今把圣明智慧当作疾病的,大概就是这样吧!这不是我浅陋的医术所能治好的。”

    列子之学:何谓圣智?

    感悟:欲望寡淡,无所偏私,内心虚空,才能成为圣人。龙叔接近圣人了,仍不满足,还谦卑地请教高人,可见“虚空”的美满、奥妙,所蕴含能量的强大、有力、深远。

    龙叔无是无非,无利无害,无好无坏,始终处于中庸、平衡、和谐点上,无所求,无所忧,不伤害别人,充分发挥自己,想要让“事国君、交亲友、御妻子、制仆隶”等“政”事儿,成为无声息的自然教化,真是太让世人受益了。

    故事还为我们展示了“高人”的风采:文挚通过外表,却能看到人的内心。可见,他懂得生命的原理、结构、实质,能看到生理、心理与命理的关联。龙叔所谓的“一孔未达”,恐怕是指对物质名利的不通达吧。

    二、论证

    列子之学:何谓圣智?

    原文:无所求而一直自然生长,是因为道的作用。因为自然化生而活着的,结果虽然形体终老了而生命却不死亡,这属于正常。因为自然化生而死亡的,则属于不幸。

    有所求而一直作死,也是因为道的作用。因为作死而死亡的,结果虽然形体尚未终老而生命却死亡了,这也属于正常。因为作死而活下来的,则属于侥幸。

    所以无所利用而活着叫合道,遵循道而得以寿终叫正常;有所利用而死了也叫合道,在道的作用下死了也叫正常。季梁死了,杨朱望着他的家门而歌唱。随梧死了,杨朱抚摸着他的尸体而哭泣。一个人重生了,一个人死亡了,众人或为他歌唱,或为他哭泣。

    眼睛将要瞎的人,总想抢先看见秋季毫毛那样细小的东西;耳朵将要聋的人,总想抢先听见蚊子飞那样微弱的声音;口舌将要失去味觉的人,总想抢先分辨淄水跟渑水那样差别极小的滋味;鼻子将要失去嗅觉的人,总想抢先闻见东西烧焦腐朽那样鲜有的味道;身体将要僵硬的人,总想抢先锻炼奔跑;心灵将要迷失的人,总想抢先识别是非。所以事物不发展到极点,就不会走向反面。

    列子之学:何谓圣智?

    感悟:合道者自然生生不息,不合道者自然作死夭亡,这是宇宙的死规律。所谓的不幸,只是我们不知道其合道或不合道的真相而已。

    同样是人死了,有的人升级、重生、续永了,走上了新的一轮,所以值得庆贺;有的人却不仅肉体生命死了,灵魂能量也被解构、消亡、轮回了,还要再经历一次低级生命的生死。

    可是,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天壤之别呢?列子从五官的反应上得出了答案:追求物质享受,跟别人争名利是非,违背了自然之道,忘掉了生命自身的生长需求,就会导致“未终而自亡”。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列子之学:何谓圣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pcl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