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再谈“泛爱众”
我们再来温习一遍孔子的这段话,“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您注意到没有,这段话讲的都是人际关系。“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孔子这段话的重心落在了“德”上,其他方面基本上忽略不谈了。假如我们今天要编一本小学生守则,会涵盖哪些方面的内容呢?且不说体育、审美和劳动技能,起码科学素养(智)是少不了的。
西方在文艺复兴之后,迎来了自然科学的大爆发。1543年哥白尼发表了《天体运行论》,1687年牛顿发表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而《训蒙文》成书于康熙年间(1662年~1722年) ,《弟子规》改编于乾隆年间(1736年~1795年),彼时自然科学早已跟着西方的传教士一起来到了中国。史料记载,康熙皇帝本人就认真学习过欧洲天文学、数学和地理学,还亲自主持了几项大规模科学活动,故宫里留下了上百件带有他活动印记的西洋科技仪器、数学模型和相关书籍等。
问题来了,自然科学为啥在中国没能得到推广呢?作为启蒙教科书的《弟子规》中也没有留下丝毫有关“科学”的痕迹。
更为奇怪的是,在科学技术方面,我们先前的底子还是蛮不错的,比如四大发明,圆周率,九章算术,天文历法方面的研究等,都一度领先于西方。英国汉学家李约瑟认为,中国科技落后于西方始于1620年(时值明朝天启年间,二十多年后,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朝就挂了)。为什么中国在科技上一直领先,但科学的爆发却没有在中国出现呢?
有研究者认为这跟东西方思维模式的差异有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东方人更关注整体,而西方人更聚焦目标;二是东方人更偏好辨证思维,而西方人更擅长逻辑思维。
理查德·尼斯贝特在《思维版图》这本书里提到了一个实验,研究者让京都大学和密歇根大学的学生们观看了8段约20秒钟的水下摄影,类似于下图这个样子(只不过动物在缓慢地移动),然后让他们描述看到了什么。
水下摄影大多数美国学生第一句话是,“那儿有条鱼,可能是鲑鱼,向右边游过去了”;大多数日本学生的第一句话是,“这好像是一个池塘,池塘里有鱼,还有...”。这表明东方人更关注整体,而西方人倾向于聚焦他们所关注的对象,而忽略其他的背景信息。
学生们汇报完他们所看到的东西后,研究者又让他们看了96张物体的图片,这其中有一半是他们之前在视频中看见过的,另一半是他们没看见过的,他们的任务就是回答以前是否看到过这些图片。在他们看过的物体中,有些是在原环境中的,有些是在新环境中的(还是那条鱼,但是换了个背景)。日本学生辨识原环境中物体的准确度更高,而美国学生无论是原环境,还是新环境,辨识的准确度没有什么差别。这表明对东方人来说,物体和环境是相互关联的,形成整体记忆;而西方人对物体的感知是脱离其环境而独立存在的。
东西方人这种认知模式的差别也体现在各自的绘画风格中,比如下面这两幅画。
康斯坦布尔《干草车》同样是风景画,康斯坦布尔的这幅《干草车》显然更写实,有前景,有后景,有景深,你能感觉到作者是站在什么位置来看眼前的这片风景的,也能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重点在哪里。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而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则不分前景与后景,你不知道看风景的作者在哪里,仿佛是在风景中移动。这更像是一幅心中的山水,而不是真实世界的景象。整幅长卷是一个整体,每个局部又都是全息的,无论你看整体,还是看某一局部,神韵都在那里,没有断开。你说不出哪里是重点,哪里不是重点,甚至不着一墨的留白处,正是延续神韵的关键处。
东方人的整体观和西方人的聚焦,跟科学有什么关系呢?你想啊,科学研究恰恰需要聚焦,假定环境变量保持不变,而把目标物体凸显出来进行分析研究。如果每一眼都看整体,总想着牵一发而动全身,那就没法分析研究了。
而进行这样的分析研究时就需要从具体事物中抽取出抽象特性来加以考察,比如从无数个圆形的物体中抽取出“圆”这个概念,从无数个方形物体中抽取出“方”这个概念,于是就有了几何学。把空间位置用坐标来表示,研究坐标之间的运算,于是就有了代数学。然而中国人对抽象的属性兴趣不大,他们更感兴趣的是“规矩,方圆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这样的类比,把数字摆成河图洛书的样子以比拟事物的变化,万事万物都要跟人建立起关联才好,否则就失去了意义。
英语里要表达某种抽象的属性时有-ness这样的后缀,比如happy-happiness, dark-darkness, kind-kindness等等,这表明西方人习惯于从具体事物里抽取出抽象属性来。而中文就没有这样的构造,一个“道”字既可以表达具体的道路,又可以表达做事的方法,还可以表达形而上的大道;“意思意思,什么意思,一点小意思,不好意思”这样的表达,外国人看了一脸懵逼,中国人运用起来毫不费力。诗书画一体,文史哲不分,中国人觉得这样子才妙不可言,而这些都跟科学思维相去甚远。
中国文化中缺乏抽象思辩的兴趣,除了短暂的魏晋时期,中国人基本上是反对谈玄说妙的,所谓清谈误国,实干兴邦。子贡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孔子不是不懂性与天道,而是不想谈虚的,性与天道只能在修行中证悟,说食不饱的。中国人是彻底的实用主义者,所有的思想必须能够指导行动,否则就没有意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人更喜欢技术,对基础科学研究没兴趣。
科学研究就必须要遵循逻辑思维的规律,逻辑是剔除思维内容后的纯粹形式的运算,也叫形式逻辑。形式逻辑有三大定律:在论证的过程中,同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要保持不变,不要一开始是说A的,说着说着就偷换成B了(同一律);一个物体或者是A,或者是非A,你不能说既是A,又是非A(排中律);要么A是真命题,要么非A是真命题,你不能说A和非A都是真的(矛盾律)。
但是,这一套在中国人这里就行不通,我们文化里有很多充满矛盾的格言,比如:
得饶人处且饶人;宜将剩勇追穷寇。
腹有诗书气自华;百无一用是书生。
兔子不吃窝边草;近水楼台先得月。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你说哪个说法是对的呢?中国人马上告诉你,这两句话说得都对,没毛病。而且中国人擅长的类比论证的方法,从形式上来看就不合逻辑,比如孟子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你说人性向善和水往低处流有毛关系啊,中国人说有的有的,因为中国人看世界的底层逻辑是天人同构,万物互联。这种思路搞科学研究恐怕是有麻烦的,会把一切研究最终都搞成了人生哲学。
你可能也看出来了,我们前面所举的例子都是关于为人处世的,形式逻辑(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更适用于自然科学研究,放到社会科学领域就会遇到麻烦。而在中国人的眼里,人和自然是不能分开的。
你不能说中国人不讲逻辑,中国人对于剔除了内容的形式逻辑不感冒,中国人有自己的逻辑,是辩证逻辑。在辨证逻辑里,内容和形式不再分离。辨证逻辑也有三个原则:1,世界是变化的;2,我们可以通过矛盾双方的对立与转化来理解变化中的世界;3,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在矛盾的双方二选一,而是超越矛盾(中庸之道),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有趣的是,当科学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反而跟科学走得更亲近了。量子力学给西方人带来了极大的困扰,怎么能既是粒子又是波呢?一个电子怎么会同时通过两条狭缝呢?但是中国人觉得很好理解啊,因为“色不易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嘛!真是风水轮流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
思维模式的差别的根源还在于文明的种类不同。前面我们提到过,我们是发源于大河流域(长江黄河)的农耕文明,而西方是依托于海洋的商业文明。农耕文明中的人们一辈子都在这片土地上,靠天吃饭,安土重迁,左邻右舍都是沾亲带故的,低头不见抬头见,因而形成了集体主义的、普遍联系的、和而不同的世界观。
总的来说,儒释道三家都是比较重人文,轻科学的。但这并不等于说我们的文化里没有科学的元素,事实上,墨家的经典《墨经》中就包含了丰富的关于力学、光学、几何学、工程技术知识和现代物理学、数学的基本要素。”《墨经》中有关于力、力系的平衡和杠杆、斜面等简单机械的论述;记载了关于小孔成象和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成象的观察研究。《墨经》还提出了朴素的时间(“久”,即宙)和空间(“宇”)的概念,以及“辟”、“侔”、“援”、“推”等逻辑范畴;对惠施、公孙龙等研究逻辑学的名家学派的观点进行了批评总结。
墨者主要是来自下层的手工业者,代表了农耕文明中的非农的成分,墨家思想体现了中华大地上的商业文明,秦汉大一统以后,墨家学派受到抑制,因而退出了历史舞台。诸子百家中,同样不能适应农耕文明基础上的大一统社会结构的名家也衰落了。正如古希腊历史上也有“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赫拉克利特)这样更接近东方文化的哲学流派,但也是水土不服后来衰落了。这是文明的选择。
前面我们闲扯了那么多,主要是想给喜欢《弟子规》的老师家长们提个醒儿:
1,理解国学的主题聚焦在德行和人际关系的,而科学素养是国学的弱项。好在现在的教育体系还是蛮健全的,只要不因喜欢国学而轻视了学校教育就好。
2,适当注意加强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训练。孩子到了中学,就得学习写论文了,一般来说,论文都有如下结构:背景,问题,假说(或命题),检验的手段,证据,论证证据的含义,结论和建议。这样的结构天然地契合西方人的思维习惯,而我们的孩子上手就比较困难一些。
3,不要妄自菲薄,科学走向深入时,中国文化元素就显出优势来了。朱清时教授说过一句话,“科学家千辛万苦爬到山顶时,佛学大师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哪怕你的孩子将来学理工科,多一些国学的熏习没坏处。
4,在当今万物互联,情商为王的时代,国学中蕴藏的系统观以及人际关系智慧,显得尤为珍贵。这是我们的传家宝,不要轻易丢了。现在的孩子即便没有出国留学,也都“西化”得很,只看见眼面前的事,看不见事物之间的联系,比如,盯着手机游戏,旁若无人;家长喊吃饭,磨磨蹭蹭,吃完就走,也不帮着收拾;外出旅行,都是父母帮着收拾东西,看父母忙也不插把手。这不是说孩子们自私,实在是头脑里没有万物普遍联系这根弦,看不见自己的行为对周围人的影响。从这个情况来看,《弟子规》的教育真是有必要。
我们用了六个篇幅,总算把《总叙》大致梳理清楚了,从下一篇开始,我们就要来详细参究每一条行为规范了,敬请期待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