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王占黑的中篇小说《小花旦的故事》,觉得是一部很棒的小说,主角小花旦是一位男性,本名叫阮巧星,他是小说中我的邻居家的叔叔,只是因为住在同一个小区里,我跟小花旦成了朋友,有时他甚至就是我的叔叔,送我去学校,陪我逛街陪我玩,给我送东西,他做了很多亲人才会做的事。
小花旦出生于一个兄弟姐妹有点多的家庭,在他之前,阮家阿婆就是小花旦的妈妈已经生了六个孩子,本来阮家阿婆是准备生十个孩子,那时国家有奖励,鼓励多生孩子,生十个孩子可以当上“光荣妈妈”,就能去天安门了。可是造化弄人,养到第七个,丈夫在睡梦中暴毙。于是小花旦成了阮家阿婆的满子。
小花旦从小就跟着在阮家阿婆在丝厂长大,一直跟到阮家阿婆退休,小花旦书不读了,顶职上岗,成了厂里唯一的男缫丝工。小花旦一上来,已经熟练得像一个老工人了。只是丝厂毕竟是女工多,男人做缫丝工到底上不了台面,下趟老婆也讨不好。后来阮家阿婆托关系,将小花旦转到销售科去了。
可是除了烫头的老太太称呼他“巧星师傅”,我们小孩子叫他“剃头阿叔”,小区里的大人都喊他“小花旦”,丝厂的人也是。“小花旦”这个绰号,早在缫丝车间就有了。并非喜欢唱戏,只怪生了一副太监喉咙。照理说,高大的人声音浑厚,小花旦却不是。他的声音细细尖尖,却不如小姑娘的软糯,反有一种中年妇女的锐利和响亮。
小花旦也有过一段仅有三年时间的婚姻,离婚后不久就下岗了。离婚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岳母和阮家阿婆各有各的说法。岳母说是因为小花旦是一只“软脚蟹”,而阮家阿婆却认为是媳妇在外面偷人。小花旦对这些似乎都不在乎,他也不介意这桩被曝光的旧婚事。小花旦的口头语骂天骂地骂工厂,偏偏在这件事上从不使用。
下岗又离婚后的小花旦一直在母亲阮家阿婆的陪伴下开理发店,直到阮家阿婆去世,这时小花旦已经四十多岁了,加上几个哥哥姐姐挣着抢房产,于是理发店开不下去了。小花旦也去了上海大城市讨生活,比如跟着一群跳广场舞的人一起跳舞。还跟一群同样是小手艺吃饭的主一起开酒吧,小花旦是伴舞。
说起我与小花旦的关系,竟然不知如何形容,因为我们没有血缘关系,文中是这样说的:
”我突然发现一个很熟悉的人,如果没有血缘,是很难形容彼此之间的关系的。而这种无法形容的关系,我后来才发现,是很容易断掉的,无论是被时空扯远了,还是故意疏远了。”
小花旦很快就说我是他的小侄女,还在我大学校园门口的登记本中写上了“王巧星”的名字,后面就是叔叔的身份经常来给送东西,还给我的同学理发。直到有一天我因为小花旦带我去一个朋友那儿,理了一个奇怪的发型,我生气了,不准小花旦来学校。岁月匆匆,我大学毕业了。小花旦流浪到广州,最后又流浪到东南亚国家,还是在酒吧里混饭吃。但我们却渐渐失去联系。
直到这时我才发现,大学头几年来上海找我最多的,不是家人,也不是中学好友,而是这个叫阮巧星的人。他的身份证号码还模模糊糊地印在上面,1967,他和我一样,属羊。老山羊和小山羊一起经历一段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