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感悟人生,亲情友情爱情和师生情希望的绽放故事
我村第一个建国后大学生邹昆堂,家贫父卖衣供其上学,终成人杰

我村第一个建国后大学生邹昆堂,家贫父卖衣供其上学,终成人杰

作者: 乐趣_fe4f | 来源:发表于2021-11-23 14:12 被阅读0次

   

诚信

    在解放前的中国,农村识字人可谓少之又少,不像现在到处都是大学生。我们村的大学中相对较多,大约五百人,硕士十几人,博士六人,院士一名。村里之所以有这么多知识分子,村庄人多是一个重要原因,约五千人。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有位父亲为了自己儿子上学,把自己的衣服卖了,供儿子上学。儿子终成英杰,成了一个大矿长,在村里传为佳话,他成了我们村民学习的榜样,他是谁?让我为你娓娓道来……

      一、贫而好学,父卖衣供应上学

      1935年邹昆堂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家里有十亩地,其父叫邹唐平。邹唐平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胸无大志,但种田有力,是个种田能手,自己的庄稼总比别人好,人送外号“神农”。这个称号相当高,但也名副其实,同样是十亩地,他家粮食竟然是别人两倍。

      因为他是“神农”,所以在村里还有一定影响力的,许多红白喜事都请他帮忙,在帮忙时经常遇到要写大字,可怜村里几千人只有三、五个上过小学的人,连个初中生都没有,他感受到上学的重要性。

      邹昆堂是他的唯一儿子,是他的希望。所以从三岁时就教儿子识字,同时邹唐平自己没事也看书,父子同学,沉醉于知识的海洋中。但是由于邹唐平水平有限,在邹昆堂七岁时送县里读小学。

        当时上学费用极高,虽然是自己是“神农”,但也很吃力,经常节衣缩食。令人兴奋的邹昆堂读书格外努力,早上五点起床读书,晚上十一点休息。别人感觉读书无味,然而他看书却津津有味。他所吃不过是黄面窝窝加糠腌菜,看见别人吃肉他一点也不羡慕。每次考试昆堂都是前三名,这让邹唐平十分高兴,下决心把昆堂培养成大学生。

      二、结婚、生子、上大学

      光阴似箭,转眼间已是1950年,邹昆堂已初中毕业,考取了县重点高中。这个时候邹唐平已供应不起儿子上学了,这时有个媒婆找他,给昆堂介绍个女朋友。女方家中条件一般,只有一个女儿,大昆堂三岁,女大三,抱金砖。并且对方愿意资助昆堂上大学,太好了,邹唐平马上同意,这样儿子可以安安稳稳上高中了。

      1950年冬天,昆堂与郭氏结婚,家中热闹非凡,三拜天地后郭氏被送入洞房。昆堂满心欢喜掀起郭氏的红盖头,霎间昆堂再也不愿看第二眼。少白头,白发胜雪,大嘴,嘴格外大,一嘴能吃个大鹅蛋,朝天鼻。昆堂的情形与鲁迅、郭沫若相似,当天找个地方睡了,第二天一大早便去上学了,留下郭氏独守空房,泪流满面。

        第二天一早,郭氏便端茶送水,伺候公婆。这郭氏长的不行,但何候公婆来却是拿手好戏,只要是公婆喜欢的就做,爸妈不离嘴,手勤腿快,让公婆喜欢的不得了。

        只要昆堂回家,唐平便叫夫妻俩多聊天,处处感情。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在郭氏连番攻击下,昆堂终于抵制不了诱惑,沦陷了。一夜之间,春光无限,巫山云雨。郭氏终于露出了胜利的微笑,自己多少天的心愿终于达成了。此后,昆堂对此事乐此不疲,沉陷于欢乐窝中。邹唐平夫妇高兴不得了,这样下去不多久就可以抱孙子了。

      1952年春天,长子新力出生了。小娃娃长得白白胖胖,一双大眼睛,格外惹人喜欢。从此欢乐与笑声在家中不断的传出,让外人羡慕嫉妒。

      时光如流水一样,很快1953年的夏天到了,邹昆堂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钢铁学院(北京科技大学)。消息传来,整个村庄都热闹非凡,邹氏家族都在庆贺之中。然而高兴过后,学杂费、路费怎么办?邹唐平头大,为了儿子上学,他求奶奶、告爷爷还是没凑够钱。随着开学日期的邻近,邹唐平夫妇把家中能卖的东西全卖了,最后老俩口的衣服也卖了,才凑够学费。从此卖衣让儿上学流传下来,形成了我们村特有的励志上学故事。

        三、勤奋学习,感情曲折

      邹昆堂高高兴兴来到学校,将在这里为期四年学习。这里是首都,到处是名胜古迹,因为建国初期,很多古建筑并没有拆迁。邹昆堂看了又看,北京就是美,这是一种古典美,文化气息特别浓厚。

      自古寒门出贵子,用在昆堂身上恰如其分。四年大学生活,他依照是那么拼命,早上五点起床学习,晚上十一点休息。不是在教室就是在图书馆。他读书读得如痴如醉,常常到深夜,晚饭常忘吃,经常被图书管理人民撵出来。时间长了,图书管理员都认识他,常常谈话聊天,聊着聊着就聊出感情来了。共同的理想,同样的爱好,让他们感情迅速升温。

        他们很快同居了,享受着二人世界,处处充满欢乐,共同的语言,让他们如胶似漆。家中的黄脸婆早已忘得九霄云外了。然而昆堂与胡适一样,最终没离婚。原因是多种的,每当昆堂给父母去信要求离婚,父母把信都烧了。之所以这么做,儿媳孝顺,孙子可爱,郭氏一家在儿子上学期间,全力支持,所以做人不能忘本,否则与畜生有何区别。

        春节放假了,昆堂回家,图书管理员竟紧追不舍,直到县城。昆堂看着如花般的女友,让她回去等消息。在恋恋不舍中分开,昆堂刚进家门口,就被父亲训了一顿,并说:“如果你离婚或带其她女人回家便没有我这个父亲,你母亲同样如此。做人不能忘恩,想想你是怎么上学的。”昆堂是一个善良的人,最终远离她人,与原配生活了一辈子,即使他们没有共同语言,没有共同的爱好。

      四、事业有成,六亲不认

      昆堂毕业后,在一家大型铁矿当上了技术人员。由于他热爱学习,恳钻研,很快成了矿里的技术能手。深受矿里领导的喜欢,不到三十便成了高级工程师,可谓前程似锦。

      回到老家,便帮助父母干活。此时正是春风德意,夫妻关系缓和了许多。夜夜春光无限,轻微的申吟声不断传来。接下几年,长女新中、次女新业、小子新华相继出世,这是爱的结晶,说明夫妻俩还是有一定感情的。

        由于昆堂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很快便被提为副矿长、总工程师,正是不惑之年。在他的领导下,技术革命,精兵简政,通过一系列措施,三年时间,产量增长五倍。得到上级部门高度重视,被正式任命矿长。

      听到舅舅是矿长,他的几个外甥纷纷找他,想留在矿工,成为小领导。然而昆堂的做法让他们大吃一惊,别说当领导不行,就是当个矿工也不行,彻底拒绝了。其实,以矿长的身份安排几个矿工很简单的事,就是这样的事他也不屑做。要做就做个正直的人,一心一意为国、为民的人。正是这样,他受到全体矿工的热爱。有些矿工家特穷,他从自己工资中扣除一部分给他们。

        五、子女教育

        昆堂很看得开,孩子成家立业要靠自己,考不上大学怎么办?可以当工人,当工人也不错,好好努力也是人才。正是在这种思思指导下,四个子女全凭自己能力走上工作岗位。

        长子新立当了一辈子公交司机,长女新中当了一辈子纺织工人,老四也就是小儿子考上中专,当了一个小会计。

      老三也就是次女新业好学,天赋很高,考上清华,留学美国斯坦福大学,成为物理学博士,回国后在清华任教。她是我村第二个博士。

      昆堂是一个善良的人,若非如此,早与原配离婚,他也是个正直的人,从不循私舞弊,全心全意为国家服务。他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人。

相关文章

  • 我村第一个建国后大学生邹昆堂,家贫父卖衣供其上学,终成人杰

    在解放前的中国,农村识字人可谓少之又少,不像现在到处都是大学生。我们村的大学中相对较多,大约五百人,硕士...

  • 大跃进丨反教条(4-17)

    第十七节 反教条:刘伯承泪洒怀仁堂 粟志裕罢黜参谋长 【引言】大多人以为,建国后,彭德怀是第一个含冤蒙尘的老帅。其...

  • 《诗经》 (69)

    终南 终南何有有条有梅 君子至止锦衣狐裘 颜如渥(wò)丹其君也哉 终南何有有纪(qǐ)有堂 君子至止黻(fú)衣...

  • 诗经国风.秦风.终南

    终南何有?有条有梅。 君子至止,锦衣狐裘。 颜如渥丹,其君也哉! 终南何有?有纪有堂。 君子至止,黻衣绣裳。 佩玉...

  • 《终南》

    终南何有?有条有梅。 君子至止,锦衣狐裘。 颜如渥丹,其君也哉? 终南何有?有纪有堂。 君子至止,黻(fu)衣绣裳...

  • 秦风*终南

    终南何有?有条有梅。 君子至止,锦衣狐裘。 颜如渥丹,其君也哉。 终南何有?有纪有堂。 君子至止,黻衣绣裳。 佩玉...

  • 国风 秦风——终南

    终南何有?有条有梅。 君子至止,锦衣狐裘。 颜如渥丹,其君也哉! 终南何有?有纪有堂。 君子至止,黻衣绣裳。 佩玉...

  • 忆年少家贫乐事多

    忆年少家贫乐事多 年少时,家里人口众多,全靠几亩薄田,父母辛勤耕作,供我们上学...

  • 昆明海记

    昆明者国之西南,高原之中也,人杰地灵,物产丰富。有一奇观曰:昆海,昆海之大,浩浩乎不知其几千里也,荡荡乎亦不知其几...

  • 《浣溪沙》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 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门试问野人家。 牛衣古柳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村第一个建国后大学生邹昆堂,家贫父卖衣供其上学,终成人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rnit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