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驾驭言辞的人,往往比口若悬河的人更值得尊重。
1
几乎每隔一周,比我大两岁的同事小东都会来我办公室教我如何为人。
她开口总说,小月啊,我和你说,你这样子是不行的。
你太清高,不爱说话,你要改。
你做事不够圆润,表达不够透彻,你要改。
她像个说教者一样把自我优越当成经验无条件的兜售给我。不管不顾我的感受。最后还总会加一句,我工作了这么多年,懂得总归比你多。
可懂得比我多得她,却和烧菜厨子扎扎实实的吵了一架。原因是厨子烧的菜盐放少了。她哭着给我打预防针,小月你等着吧,连我都吵过架了,下一个肯定是你。
可我一点都不觉得自己会和厨子吵架。
100多号人的食堂,五菜一汤,厨子本来就很辛苦,或咸或淡我都可以接受。何况,咸了泡点水淡了加点盐,能自行解决的事情,我为什么要大张旗鼓的和厨子争口舌?
很多时候,言辞的咄咄逼人换来的不是问题的解决而是问题的激化。
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是收不回的。为一点小事争论不休,将不满一吐为快,这不但会给当事人带去或大或小的伤害和阴影,还可能会将自己的人际交往推向困顿和阻隔。
老子说:“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少说话,与面前的人事保持一定的距离,能让我们更清晰的判断出话语的利害关系。适当的沉默,不仅能避免说出破坏性的话语,还可以降低矛盾的激化。
有时候,沉默远远比言辞更大声。
2
因为经常出差,我愈发觉得“沉默”的的重要性。偌大的车站,总会有遇到插队的人。
“唉唉,让我走一下。”
“你你你,帮我挡一下呀。”
“这人怎么这样,听不见吗?”
不是我听不见,是你的态度决定了我的视而不见。没有人有义务为你的迟到搭上自己的时间。
再说了,谁的出行都不易,提前检票,这是常识。就算真的是有事情耽搁了,那也不能忘了“请,麻烦,谢谢”这些礼貌用语。
我沉默是因为拒绝给你无理的行为买单。而不是如你疑惑的,我的耳朵有问题,当面对恶意言语,不争吵、不理睬,冷静克制的用沉默拒绝是最明智的解决办法。
英国思想家培根说过:“交谈时的含蓄得体,比口若悬河更可贵。”
许多人有一个共同的毛病,就是喜欢把自己的想法意愿像竹篓子倒水般一滴不留的应声溅起。让对方目瞪口呆之际也措手不及。这不仅无法得到别人的认同和尊重,更有可能引起他人的反感和不屑。
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要设身处地的将心比心,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就如何对待别人。“不好意思,给您添麻烦了,对不起,谢谢您”这些简短的礼貌用语远远比气势汹汹的问人耳朵好不好来的管用。
3
小路是单位新来的外勤,众所周知,老员工欺负新员工是明面上的事情。因为小路性格温和,杂货、累活、不讨好的活,都到了她身上。
“嘿,小路,帮我把这份文件复印下。”可明明打印机就在办公桌边。
“小路小路,你打个电话叫桶水。”可明明饮水器上还有大半桶水。
“你,新来的,把这份材料核对下,快点,一会儿我就下班了。”可这明明不是小路的事。
小路像个陀螺一样在单位里转到东转到西,她有意迎合所有人,却谁都没有见着她的好。月考核,她拿了个最差。
一次,我在洗手间撞见她哭着给谁打电话。她说我这么努力的工作,可是什么都没有做好。她问我,小五姐,我做错什么了?
好孩子,你真的做错了很多,你忘了工作的初衷,你忘了自身的职责,你忘了口若悬河、话如流水不及沉默来的更自我。无原则的顺从、讨好换不来赞赏和认可,除了得不偿失,疲于奔命,几乎留不下什么。
小路哭,“我和大伙解释我也有自己的事情,那么多事我做不完也做不好,可是总有人说是为我好我还偷懒不乐意。”
他们不是为你好,他们只是喜欢拿言辞做标杆,众口铄金的打造一个叫做“为你好”的潘多拉盒子,一味自诩,夸大其词的束缚和干涉你的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唯恐天下不乱,我们没有必要战战兢兢的活在每个人的评价体系里。
后来,小路开始学着拒绝,当别人还“喂喂喂”叫她的时候,她已经笑着告诉别人不好意思,我手头还有事。当别人还在喋喋不休的时候,她已安静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敲打键盘。
沉默给予了强有力的答案。
4
林肯曾说过:“一滴蜂蜜,比一加仑胆汁,能够捕捉到更多的苍蝇。”
人心也是如此。说服他人理解认同自己的最好方式是避免和他人发生正面冲突,当最深层的欲望将以言辞冲口而出,适当的“归零”,以沉默缓解紧张的气氛,那友善的态度必然能够真正打动他人。
有句久经时间考验的名言:“你如果没有好话可说,那就什么也别说。”
沉默看似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却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个人的形象以及他人的态度。当我们遇到烦心的人或焦虑的事时,适时的沉默能给予我们足够的思考空间来妥当处理眼前的问题。
也许沉默的瞬间就能避免说出破坏性的言辞。而后的仁善、克制,更易于改变他人的心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