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5149649/f6a4b9a13e10df69.jpg)
第一天。
还没启程就收到航司的航班延误信息,而且是在前一天晚上的十点多,那个酸爽啊,什么滋味都有了。
好在最后航司方面出面解决了,虽然延误一天,航司也是做出了相对妥善的保障安排。回到酒店,大睡一觉后想起这次出行前的小插曲,还是微笑着无奈摇头。
接到航班延误消息,一定不要慌,特别是在晚上,如果有精力,可以打相应的航司电话确认并咨询相关保障措施。客服人员实在说不出,也不要"为难"他(她),毕竟人只是话务员,可能天已晚了、夜也深了,航司应急保障人员都睡觉了,也可能事出突然,人压根还没来得及作出应急保障措施,或者航班延误压根是非正常的事件(其实本来也算正常,不可抗力的事谁能说的准呢,毕竟航司也要保障安全)。所以,最好的选择是,洗洗睡吧,不开玩笑,急也没用的话,干脆吃好喝好精神养好,不管怎样,毕竟还有第二天的安排;
第二天一早,及时和航司联系,该退票退票、该改签改签,这时候一定要心平气和、态度端正的向航司提出你的需求,比如:航班延误的补偿,改签费用的承担,住宿安排,交通安排等等,这些都可以提,毕竟这些都在航司保障措施范围之内,也是对乘客造成不便的正当安排。最好是在去机场的路上和航司确定好需求,安排好变动的行程,一天之内有其他航班果断退票买当天航班,能早一天走最好早一天走,毕竟,时间是宝贵的,尤其远途。
到了机场一定不要乱跑乱转、病急乱投医,找到机场的特殊事项办理柜台,那里都有相关的工作人员,比自己毫无目的的乱跑强太多。记得听广播,记得听广播,记得听广播,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因为广播会播报航司安排的乘车地点(也就是去酒店的乘车地点);
最后,航班延误这个事儿,以本次出行为例:我的航班是国际航班,从伊尔库茨克(俄罗斯的一个州府所在地)始发,航司解释是在国外延误导致国内行程延误。其实想想,国际班次较国内班次是容易延误,因为国际班次意味着涉及更多的国家和地区,相应的要面对更多的气候和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延误"风险"相对较大。航司也是不愿延误的,因为延误意味着乘客的食宿交通,略算一下,都是以几十万计。
好了,接着回酒店说起。若是已重新安排好了行程,航司的保障也还算满意,延误已成铁定,到了酒店就好好休息吧,毕竟安排的酒店还算不错。我们被安排在机场附近,无聊到查询酒店的信息,还是豪华酒店,参照四星级标准服务(被安排的餐很是一般啊)。
和一哥们一屋(本来应该可以住单间的,酒店登记人员一问"是否有单人出行的乘客",当时无法思想的我就跳出来了,惹得那哥们说"你要是不应,咱们就可以住单间了"),他呼和浩特人,好在我发挥不善言谈但爱说话的优势,和这哥们胡吹海说聊了半天,最后还互加了微信,相处还算愉快。
酒店临近机场,房间内有大窗,11楼,视野算好,能看到候机楼的顶,飞机着陆还能看到航道的所在,远处是山城特有的绵延的山,和整个机场相得益彰,还是很有意境。旅途原来并不意味着目的地,也许从打算出发的那一刻,整个愉快的旅途已经开始,哪怕刮风,哪怕下雨,哪怕小插曲。吃饱睡好坐在窗前看着窗外,很是惬意,拍了照,写了诗《坐》:
机场附近有间屋子
不临主路
飞机到达方向的斜后方
有山 最好可以看见山
没山 抬头有孤星
坐在窗前 只是坐着
看飞机起落
两线汇于一点 一点分出两线
灯火通明
看人来人往
看起起落落
![](https://img.haomeiwen.com/i15149649/519c0fd99504c68d.jpg)
延误的航班终究还是起飞了,呼市,中转地。飞机在空中,人还是可以小憩养神的,机器在空中飞,人在空中睡。
第二天。
凌晨零点半到达呼市。出了登机口廊道,在门口等航司安排住宿。到了住处已是凌晨一点半,洗漱上床,两点左右。
凌晨四点半醒,口干,翻个身继续躺着。五点多起床,去酒店门口看了天气,好大的雾,呼市下了好几天的雨,这是要放晴——久雨大雾必晴,还是有些担心因大雾飞机无法起飞。
事实证明,担心是多余的。因为起的太早,气温还低,雾气还未散去,等到六点打车出门,雾气已经散了不少。
北方的路都是笔直且宽阔的,方向正,好辨别。去机场的路不远,从展览馆东路(路南是内蒙古展览馆),沿着新华大街一路向东,沿路有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万达广场,内蒙古博物院,呼市市政府在河边,司机师傅说这是如意河(地图显示东河,想必是一个曾用名一个现用名,或者一个大名一个小名,也可能一个是正名一个是昵称),接着是呼市火车东站,第一次来呼市就是乘的火车,那时候车站附近还很荒凉,车站内顶棚有点蒙古包的意思,算是民族特色。
飞满洲里的乘客不算太多,毕竟小城。候机区听几个人讲听不懂的话,登机口检票员是看一眼让人很舒服的姑娘,摆渡车上有个小胖子一口纯正的东北腔,飞机上可以看见各种山脉和云……
从伊尔库飞来的飞机晚点了,但看到了不一样的沿途风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