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发过去是叫剃头,剃头的意思直接明了,但词义内涵很窄,外延也不够宽泛,不如理发这个词文雅有含义,这几年理发又同美容有了联系,好像还有了高大尚的感觉。
我在哈尔滨因事多耽搁了十几天,头发长了不少,要理发,不然长头发不剪,自己热的难受,也觉得对身边的朋友和社会显得不够尊重。
在北京,都是自己给自己剪发,因为不太乐意去自家附近的发廊和美发厅,让染着各种颜色,剪着各种奇怪发型的年轻男孩来给自己理发。
让他们剪,一来是有些看不惯他们的做派,二来也受不了他们身上透出来的娘气。可能是因为服务对象多为女性的关系吧,看他们都有点男公关的感觉,总觉得有点不对劲。在性别上好像有些倒错,在这里,男的在装束上多多少少都有些女性化,而女性又都显得很爷们儿……
这次来到了外地,因为手边没有趁手的理发工具,只好把自己个理发的事儿交给理发师傅办了。
沿街走了三家美发厅和一家艺术发廊,我选了一家里面还有顾客的,唤做妃姝发廊(你一听发廊起的这名字,是不是就觉得很那个…)的美发厅,推门而入。
“先生您好,里面请”,门内闪出六位年少的黑衣男女,齐刷刷地弯腰鞠躬,染着红色、绿色、灰白色头发的黑衣人猛然恍进视野,尽管我有思想准备,但还着实被他们的发色和举止吓了一跳。
待我镇静下来说明剪发的要求后,被一位称作老师的染成灰白色头发的年少男子引去洗头。
灰白发老师(望真老师们原谅,只是因为老师的名称受到很多行业的尊崇,被用的有些轻贱了)让我仰面躺下,脖子正好枕在一个U型的凹槽里,洗发老师试水温,抹发液,掸水冲头,动作连贯且娴熟,头在他手里,熟络得就像是在把玩着一件趁手的手把件。
洗发老师在洗头的同时,还兼带着头部按摩,他把指尖抵在我头上,抓,捏,揉,拍,按,觉得还很舒服。
洗发老师一边为我按摩着,一边问我,“您剪发是找三星老师,还是四星老师,还是五星老师?”,我还没有反应过来,洗发老师接话道:“您找三星老师就行,一般像您这个年纪的都是由三星老师服务…”,噢,原来是这么回事,年少的洗发老师看人挺准!
为我理发,三星老师当然可以,因为我对剪成什么样子没有要求,理发就是四个字“整齐就行”,五星老师留给别人吧!
从记事起,我下乡前没有进过理发馆。十六岁之前,头发没有让外人剃过,上学前是妈妈给剃,上学后是哥哥给剃,只是下乡后,剃头的事只能求别人帮忙了。
有意思的是,我第一次进理发馆理发,竟也是在哈尔滨。
那年回家探亲经过哈尔滨换车,在姑姑家,姑姑说我的头发长了,像是逃出来的犯人,一定要让我剪完头发之后再回北京,剪了头发,看上去才像一个正经人。
那年我十九岁,第一次走进理发馆,第一次让真正的理发师傅给自己剃头。
我记得很清楚,那次是在大直街,一家不大的理发馆,我半躺半坐在笨重、泛着奶白色的椅子里,不是很舒服。那是我第一次没有让理发推子夹住和薅起过头发,第一次用剃刀修了面,锋利菲薄的剃刀在我的脸颊,喉头,后颈处不断地刮来扫去,整个过程一直让我联想着反特小说中剃刀锄奸的恐怖情节……
头发剪完了,三星老师收了28块钱,我递过去30块钱,说不用找了。三星老师执意把找回的两块钱交到我手里。
起身出门,我又一次接受到了隆重的欢送仪式。“先生您走好,欢迎您下次再来,再见”。
还是那六位分别染着红色,绿色,灰白色头发的年轻人,弯腰鞠躬将我送出了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