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体悟岁月国学浅析系列之《孟子》
「浅析系列」《孟子》(告子下)第六节(1)

「浅析系列」《孟子》(告子下)第六节(1)

作者: 霜月洞天 | 来源:发表于2020-10-04 19:13 被阅读0次

前言:此节内容由淳于髡与孟子一问一答所构成,每一组问答即是一组课题,第一组问答的课题即是孔子《论语》中“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赏析。

说明(分段):

一问一答为一大段,此节内容分为三大段。

第一问(第一答):

问:夫子在三卿之中,名实未加于上下而去之,仁者固如此乎?

译:您是齐国三卿之一,有关上助君王、下救百姓的名声、功业都没有,就要离开齐国,仁者难道原本就是这样的吗?

答:君子亦仁而已矣,何必同?

译:君子做到仁就可以了,为什么一定要处处相同呢?

提:有孔子《论语》中“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意味。

赏析:说实在的,个人感觉这段问答就是对孔子原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最深刻的致敬。仁,就是和,而“何必同”即是君子在绝对意义上持有自己独立见解。

孟子在面对淳于髡的污蔑或是挑衅的时候,孟子举出伯夷、伊尹、柳下惠等三人的例子,即是在说明一个道理,不同的君子有不同贯彻“仁”的方法——伯夷(叔齐)选择在首阳山上饿死来贯彻自己的“仁道”;伊尹把天下看做是自己的重任,在此重任之上鞠躬尽瘁贯彻自己的“仁道”;柳下惠眼中,小忙也是忙,大忙也是忙,不管什么忙只要与自己有关,他都愿意去帮忙,以这样的方式贯彻自己的“仁道”。

此时的孟子,在齐国已然不能施展自己的抱负,而淳于髡却用孟子在齐国毫无建树来打击孟子,这言语立场是为齐国立场(齐王不听从孟子的建议,致使齐国没法拥有质的改变、飞跃,从而看不出孟子对于齐国的贡献有多大,淳于髡只看到了表面上的齐国,而并没有思考齐国为什么依旧没有太大的改变——齐王不听孟子(从而无法上助君王、下救百姓)——孟子无法实现抱负所以要走),而并非在于孟子自身立场之上(若在孟子立场上,则应该考虑孟子的思想抱负实质是什么)。

史实:孟子要离开齐国的原因是孟子建议齐王归乡体察民情,而齐王不愿意。

引申1(对应(提)):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以世界观来论,即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世界的多样性(这里的多样性主要指人类多样性)丰富了世界的完整性,而这些多样性都是从世界的各个角落延伸出来的东西,这些东西都能被确认其存在的必要性。

换言之,以仁人为基础的天性加上后天的个性(君子),得到世界的准入许可后,每个人都是世界的一份子(和:和字在世界观面前,是被动的),每个独立的个体都为丰富这个世界的内涵而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不同)——每个人都有别人不曾拥有的力量与效能,只有当所有的力量都被世界囊括之后,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才能够真正的拥有完整辨识度,人类才最终得以真正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中。

补:《论语》其实就是相较于西哲宇宙观而言的世界观,若能把《论语》中每个要点与世界观结合,你会发现人类虽然渺小但是很有力量,很有用。另言之,西哲加上东哲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类精神文明,西哲与东哲总有一天会在一定的基础上有机结合起来,共同为人类的前行与进步真正的开辟出一条崭新的大道。

引申2:

要真正的去理解某个东西,不能只做门外汉,需要贴近他,分析他,研究他,使他成为自己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只有这样才能用身心共同体会。

换言之,一个人对一件事、一样物的最深刻的理解,不是由“眼耳鼻舌身意”来决定的,而是用心。看似事、物都无心,为何要用心对待?事、物本无心,但人有心,你若用心对待,那么事、物的心就是你的心,将心比心之时,就是你的本心。如此,你可以看到你的内心,你可以把握你的内心,及时的归正或是敞开心扉。当,事、物的主体是人的时候,那就更好把握了,你用心对待,对方也用心对待,双方的心都在双方的立场,这才是真正的将心比心(你的心在对面,对面的心在你这里)。

联(君子和而不同):由将心比心联到“君子和而不同”,可以更好理解:君子的和而不同是将心比心的前提——拥有相同标准(仁)却拥有不同的心,才能够将心比心。而,小人就好比物格属性的事、物(没有人格),你拥有怎样的心,他就拥有怎样的心,但是小人并非完全意义上的物格属性,也就意味着小人不会像没有人格的事、物那样完全听从你的内心安排,只是表面文章罢了。

所以,切忌与没有心的人打交道,也尽量与跟随自己(本)内心而行事的人保持距离,如此,日常社交过程中才能真正的洁身自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浅析系列」《孟子》(告子下)第六节(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tgnu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