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华文学文学创作文字之光管理团队内刊
《红楼梦》第六回:贾宝玉和刘姥姥人生中的“第一次”,以及对他们的

《红楼梦》第六回:贾宝玉和刘姥姥人生中的“第一次”,以及对他们的

作者: 巧说诗语 | 来源:发表于2021-07-06 14:35 被阅读0次

    《红楼梦》第六回前面的一小部分,是接着上回的太虚幻境往下写的,因宝玉在幻境中懂得了“云雨情”,被袭人发现他梦遗了,于是宝玉就把幻境中的事情跟她讲述了一遍,并趁机拉着袭人“温习了一遍功课”。后面的一大部分则是写了一个看似与贾府没什么关系的小人物----刘姥姥。

    有人说这是章回体小说的一个毛病,就是上一回留下一个扣子,这一回再接上,其后所说的事,多半不着边际。本回的“贾宝玉初试云雨情”与“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更是让人感觉八竿子也打不着,似乎不该放在一回来写。不过这个标题应该是作者反复斟酌过的,他用简单的几个字,就把本回的主要内容向读者大致讲述了一番。但实际上这两件事儿还是有共同点的,因为都是两个主人公的“第一次”。宝玉是第一次尝试云雨情,刘姥姥则是第一次进荣国府。而且这第一次对他们的人生都有不小的影响,而且还牵连着后面的故事发展,也是作者埋下的一处伏笔。

    那我们就按照出场顺序,分别来聊聊他们人生中的第一次吧。

    宝玉初试云雨情,以及这件事对他和袭人的深远影响

    我们先来说说宝玉。宝玉的“第一次”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他第一次懂得了男女的那点事情,由男孩子变成了男人。上回写道:警幻仙子的妹妹可卿教会了宝玉关于男女的那点事情,后来宝玉在迷津处被吓得失声喊叫:“可卿救我!”吓得袭人辈众丫鬟忙上来搂住,叫:“宝玉别怕,我们在这里!”入室安慰宝玉的袭人发现宝玉梦遗,并替他隐瞒了,待晚上没人的时候,宝玉把梦中的情景相告,并拉着袭人偷试了一回“云雨”,从此袭人与宝玉更加亲密。

    从文中的这一段描写,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古代的富家子弟被娇惯到了什么程度,就连起身更衣都要丫鬟贴身服侍,也就剩下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了。还可以看出来宝玉和袭人之间关系的微妙与亲近。

    我们知道宝玉身边的丫鬟不少,那么为什么他偏偏选择了袭人呢?这是因为袭人是贾母专门从身边挑选并派给宝玉使用的,她的性格很好,做事细心,很会服侍人。当她服侍贾母时,眼中只有贾母;服侍宝玉时,心中又只有宝玉一人。她服侍宝玉尽心尽力,就连宝玉也知道她对自己好,所以家里的大事儿、小事儿,只要有袭人在,他基本上就只会找她了,而且他本人对袭人也很有好感;另外就是袭人本身性格沉稳,办事老练,值得信赖。诉说这样的秘密,尝试这种见不得人的事情,当然要选择一个自己喜欢又可靠的对象,于是袭人便成了最佳人选。

    如果说宝玉的选择是顺水推舟、水到渠成。那么袭人又为什么会轻易答应这样的无理要求呢?

    其实原因也有两个:一是之前贾母说过要让她给宝玉做姨娘之类的话,所以她觉得自己早晚是宝玉的人,这身子反正是要给他的,既然他现在要了,按理那就该给了。二是这里边也有袭人的盘算和心思,虽然贾母说过那样的话,但毕竟她老人家年纪大了,万一给忘了或者突然走了,别人不认怎么办?所以她想着还是靠自己吧,最好的办法也就是“把生米煮成熟饭,先上车再补票”。

    袭人的这一招棋虽然有点险,不过却能出奇制胜。后面我们也可以看到,宝玉对待袭人的确和别的丫鬟大有不同,连晴雯都拿这事儿取笑宝玉。可以说是从此宝玉都离不开了袭人了,就连她回家待两天都追过去看看。

    但宝玉对袭人的喜欢,主要是喜欢她的“柔美娇俏”,可能还是停留在“肉体层面”上的。而宝玉对晴雯和黛玉的喜欢,则是达到了“精神层面”的高度。

    不过就算是肉体层面上的喜欢,对袭人来说也就够了,这第一次对袭人至关重要,可以说是决定了她的前途和命运。而她自己也很有心机,不光靠身体上位,还在王夫人面前运作了一下,这下不光贾母和宝玉认同她,就连王夫人也变成了她的靠山。虽然王夫人暂时没给她名分,却给了她姨娘该得的月钱,就此可以说,袭人姨娘的地位基本上有了三重保险。

    另外,通过宝玉的第一次,我们可以看出来宝玉还是很幸运的。至少他在梦中学到了性启蒙的知识,对于当时那样的传统社会来讲,这是相对先进和开放的。就连现在的家长,一谈到这方面的话题,那也是尽量回避,或者是此处省略一万字。在青春期有人可以一块聊聊生命的美好,还可以找人实践一下这种美好,那可以说是人生的一大幸事了,要知道很多人羞于说出口,更是求之不得。

    刘姥姥的第一次,让我们看到了底层农民的艰难处境和人生智慧。

    说到《红楼梦》的第六回,不得不提的人物就是刘姥姥了。刘姥姥本姓我们不得而知,夫姓刘,于是被人称为刘姥姥。

    儿时看《红楼梦》的电视剧,不喜欢刘姥姥,因为她太丑了,就像现在的农村人进大城市,没见过世面,所以总是露怯和出丑。那时只是觉得她很搞笑,却怎么也好感不起来。这让我想起来了,以前家乡的民俗表演“舞旱船”里边的丑角“摇婆子”,总是画着最丑的妆,滑稽地摇着扇子,迈着方步招摇过市,惹得人们哈哈笑。所以小时候当看见老妈不仅去扮演“摇婆子”,还上了电视之后,我竟然伤心地哭了,当时觉得好丢人啊!不住地责怪老妈,问她为什么不去扮演那个在旱船里边的“美娘子”,偏要扮个丑老太婆?感觉“摇婆子”和刘姥姥都登不了台面。

    如今,经历了一些事情,也成熟了一些,再读《红楼梦》,就不仅仅只看到那肤浅的“美”与“丑”,而是可以忽略一个人的外表去看他的心灵,或是透过一些现象,窥探到一些本质的东西。于是,就理解了刘姥姥的扮丑和搞笑,也原谅了老妈去扮演“摇婆子”那样的丑角。

    如果牺牲了自己,可以赢得他人的笑容,让他人可以开心一刻,也许这样的事情如今我自己也愿意一试吧。我开始意识到刘姥姥是个有宽阔胸怀和大智慧的人,渐渐地对她也有了好感,更是为她的经历感到心酸唏嘘。

    咱们不扯闲言了,书归正传。先来看看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的原因。原文第六回,刘姥姥因女婿狗儿一家因家境贫寒,冬事未办,自己没本事还骂老婆出气,刘姥姥看到后就不干了,数落了女婿一番,最终决定:舍着这副老脸去贾府碰一碰运气,果然有些好处,大家都有益,便是没银子来,我也到那公府侯门见一见世面,也不枉一生。

    我们想想,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人,带着还小的孙子,到与他八竿子也打不着的豪门贵族去“打秋风”,这需要多大的勇气?要忍受多大的耻辱?

    然而,当需要填饱肚子活下去成为最大的生存需求时,那些所谓的脸面,所谓的尊严,全部都可以暂时放下不要了。可见当时底层的老百姓生活有多么艰难,穷到没有衣服穿,没有食物可以过冬。这也让我们更加明白现在的温饱和小康生活来之不易,感激我们能够生在这样美好的时代!

    刘姥姥第一次去贾府的过程也是极其不容易的,可以说是一波三折,费尽了周折。

    首先,当她第一眼看到贾家的高门大院,自身已经觉得高不可攀,心生退意了。在刘姥姥眼中,连那些看门的仆人都是“挺胸叠肚指手画脚”的,她甚至称呼他们为“老爷”。当他好不容易鼓足勇气去找这些“老爷”去询问时,却被他们嘲笑和捉弄,心想你一个乡下穷老太婆还想进荣国府,于是有一个心眼不好的看门的就糊弄她,差点害得她在门口空等一回,还好有好心的老仆人给她指点,这才绕道找过周瑞家的,似乎有了一点希望。

    可是周瑞家的开始竟然没有认出她来,后来想起来了,却又说王夫人现在不管事儿了,差点泼了刘姥姥一碗凉水,好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周瑞家的最终决定可以带刘姥姥去见一下王夫人的侄女,现在贾家的大管家----王熙凤。

    刘姥姥好不容易见到了光彩迷人又精明能干的凤姐,可是半路却杀出了一个“贾蓉”,差点搅了刘姥姥的大事儿,等待的过程可以说是很煎熬。不过她等待的这间屋子却也很微妙,是在王熙凤女儿——大姐的房中,这也为以后大姐和刘姥姥之间的缘分留下了蛛丝马迹。

    贾蓉走后,紧张的刘姥姥心神方定,才又说道:“今日我带了你侄儿来,也不为别的,只因他老子娘在家里,连吃的都没有。如今天又冷了,越想没个派头儿,只得带了你侄儿奔了你老来。”

    我想,当刘姥姥说出这句话时,早已经完全放下了尊严,放下了穷人心里最后的一点自尊,放下了她所有的世故人情,为了填饱肚子,她终于一鼓作气,说明来意。

    没想到精明的凤姐却先跟刘姥姥倒了一肚子苦水,说大家也有大家的难处,只是外面人看着风光,害得刘姥姥还以为此次白跑了一趟了。不过还好,凤姐还是凤姐,为人老练,考虑事情十分周全,最终还是给了刘姥姥二十两银子。这点钱连周瑞家的都不会看到眼里,但对于刘姥姥一家来说,已经算是一笔巨款了。就这样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的目的成功达成了。

    有了这二十两银子,再加上刘姥姥和家人的勤劳,他们家的生活渐渐开始好转起来,从此不再为温饱问题而担忧了。所以当第二回刘姥姥再入荣国府,就带了自家种的瓜果,还可以和大伙一起行酒令、做游戏,并且能够谈笑风生了。

    本回,作者用刘姥姥这个小人物串起了一众不同阶层的人物,这一众人物也都是典型,他们代表不同的阶层,一并构成了完整而立体的贾府。

    刘姥姥不仅见到了最底层的奴仆,也见到了像周瑞媳妇和平儿这种比较体面的上等仆人,更是见识了像王熙凤这种长得像天仙一般,又精明能干的女主人,这些人物在刘姥姥的眼中和在黛玉眼中却是完全不同的感觉,刘姥姥对他们所有人都是用一种仰视的视角在观望,她感觉每个人都不能慢待,谁也得罪不起,她从小心翼翼到委曲求全。作者又用这些人物衬托出了刘姥姥的与众不同,让刘姥姥这一形象立体和饱满起来。

    最近刚好我听《红楼梦》的时候,孩子也跟着一起在听,他最感兴趣和喜欢的就是刘姥姥,总是让我直接给他调到有刘姥姥的地方去听,听的时候还笑得前俯后仰的。由此也可以看得出曹雪芹把刘姥姥这一角色塑造得有多么成功!

    据说,刘姥姥这一角色在现实生活中也是有原型的,曹公生前,亦有相似经历,其友人敦诚有《寄怀曹雪芹沾》一诗云:“劝君莫弹食客铗,劝君莫叩富儿门。残杯冷炙有德色,不如著书黄叶村。”由此可见,曹公写《红楼梦》的时候已经是穷困潦倒,勉强度日了。

    本回开始有一首标题诗:朝扣富儿门,富儿犹未足。虽无千金酬,嗟彼胜骨肉。意思是:一早赶来敲富人家的门乞求资助,富人却还不知道满足。最后虽然没有借来千金万金,但随便施舍一点,那被救济之人都永远念着施舍之人的好处,胜过自己骨肉。那正是王熙凤无意间对刘姥姥施下了一点小恩,才为女儿积下了一份福报。所以说我们在有能力的时候,还是要尽量地去帮助他人,正如古人所说:善有善报。

    刘姥姥这个小人物虽然不在十二金钗之列,但是却贯穿了《红楼梦》的始终,她见证了贾府的兴与亡。也让我们感慨富贵荣华不过是过眼云烟,世事难料,唯有活好当下。

    我们从刘姥姥身上看到了她的人生智慧:

    一是面对困难的乐观态度

    当我们身处逆境时,该低头时就低头,不要去在乎那些所谓的面子,该努力的时候还是要想尽办法去拼一下的。

    二是久经沧桑的生活智慧

    刘姥姥虽然是个“积年的老寡妇”,“却生来的有些见识,况且年纪老了,世情上经历过的”。她劝自己的女婿女儿:“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咱们谋到了,看菩萨的保佑,有些机会,也未可知”。这些都是她在长期的生活中积累的人生经验和智慧,这一点在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时体现得更丰富一些。

    三是知恩图报的高尚品格

    刘姥姥在得到了“二十两银子”的接济之后,临走还不忘“留下一块银子与周瑞家孩子们买果子吃”,表示对周瑞家的引见之恩的感谢。

    以及后面她给贾府带来自家种的新鲜蔬果,还有判词中所写刘姥姥对巧姐的搭救之恩,都可以看出她是知恩图报之人。

    这一点可以说是和贾雨村恩将仇报的坏德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衬出了刘姥姥的高大。

    这正是年少不懂刘姥姥,读懂已近不惑年。

    以上就是本人对《红楼梦》第六回的一点拙见,还请大家多指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红楼梦》第六回:贾宝玉和刘姥姥人生中的“第一次”,以及对他们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tiwu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