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2020-08-09)
打卡《我们仨》第三部第六章。作者主要的笔墨在女儿圆圆身上,讲了许多她幼时识字、读书的一些趣事。那时,钟书先生外出教书,作者一人带着女儿寄居在自己的娘家。
圆圆很聪明,两岁就旁听别的姐姐念书,听得多了就几乎能背下来。三岁便识得书中的字。而且,在钟书先生强大基因和家庭环境的熏陶下,她非常喜好读书,看书入神,能看到痛哭的地步。
作者笔下的娘家人很多,非常和睦地住在一起。在这样大家庭中长大的孩子,耳濡目染学到的不仅仅只是书本上的知识,人情世故也似乎懂得更多。比如,作者在书中描述了看到一个“精赤人人”(无锡方言,指穿衣服很少的人)的趣事,圆圆这么小的人儿竟能够懂得。这除了得益于自身的聪明之外,也离不开书香世家的影响和熏陶。
教育孩子是项大工程,可在作者这里似乎显得很轻松。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有一个和睦安定的家庭氛围很幸运,孩子不知不觉中便受到了良好的影响。
好的父母大抵就是这样的吧,无需对孩子有更多的苛求,而是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孩子的灵魂。
11(2020-08-10)
打卡《我们仨》第三部第七章。时隔两年,外出教书的钟书先生终于回上海了。他们仨又能在一起。
先生回家了,更多的笔墨自然放在了他的身上。作者讲了女儿圆圆如何与钟书玩闹的细节,一回家,钟书先生便成了她最好的玩伴。此外,也讲了他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中为人处世的风格。许多人物和细碎的小事堆积在一起,碎而不乱。
能感受到作者通篇文字是平和、理智的,也还能感受到一些文字里掩饰不住的深情。比如,这一句,“我当时没问,以后我没想到问,现在已没人可问。”这该是一种怎样的凄凉和遗憾。
除了女儿和钟书先生那种好朋友似的相处模式让自己羡慕和感慨之外,钟书先生与父亲之间的“父慈子孝”也让我印象深刻。
尽管,钟书先生在性格和理念上并不认可父亲,但却能理解父亲的辛苦和用心,大多数时间都是顺从父亲的意愿。而父亲也并不能理解儿子的志向和爱好,但还是尽可能多地给予爱和宽容。这是两个真正人格独立,懂得彼此尊重和理解的两个人。
对此,作者是这样描述的,
爹爹对钟书的训诫,只是好文章,对钟书无大补益。钟书对爹爹的志,并不完全赞同,却也了解。爹爹对钟书的志并不了解,也不赞许。他们父慈子孝,但父子俩的志趣并不接轨。
12 (2020-08-11)
打卡《我们仨》第三部第八章。这一章描述了日军统治下,他们一家人在上海的生活。
在那个兵荒马乱的时代,物资极其短缺,米不是米(掺着大量沙子、杂质),柴也是稀罕物件。她和钟书先生也并没有固定供职的单位,不得不为柴和米忙碌奔波着。世人都称赞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可更多的时候,尘世中的我们忙忙碌碌也就是为了柴米油盐。生活的苦难从不会因为你的意愿而减少一分一毫。
在这样清苦的生活中,他们的女儿圆圆一天天长大,性格越发像父亲,安静、大胆、喜欢思考。作者回忆了一些女儿孩提时的小事,每一件小事都能够体现孩子的性格,这种生动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
“贫与病总相连”,体弱的文人书生更禁受不住,他们一家三口接连生病。所幸的是,尽管小病不断,但性命无虞,而且一家人相处融洽,与各自大家庭中的亲戚们关系都很好,这些都是不幸中的幸运和幸福。
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只要一家人还在一起,那便是最大的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