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喜欢的Bob dylan的一首歌是My back pages,然后想记录一下对这首歌的感受。也算是个记录,看看八十岁的时候再听这首歌,是不是会有不一样的的感觉。我最喜欢的那个版本是1992年Bob Dylan三十周年纪念演唱会那个版本,那一段表演简直堪称完美,每次看那段表演,随着节奏,仿佛每一个毛孔都被激发开,旋律从耳朵进入到了血液,再到不由自主摇晃的手指尖。也许这就是音乐比文字美妙的地方,它更立体,更有穿透感。
My back pages,有人翻译成昨日书,因为里面有句词重复了好几遍,可以说是这首歌的灵魂:Ah, but i was so much older then, I'm younger than that now.翻译过来就是:“啊,昔日我曾苍老,而今却风华正茂”。就单看这句话,仿佛就能感受到虽然Bob Dylan这么多年从未停止的反叛,抗争以及对自由的无限追求。
在Bob Dylan的自传中,他年轻时说:我的曲目里没有一首歌是给商业电台的,而且我唱的民谣绝不轻松,他们并不友好或者成熟甜美。他们可不会温柔的靠岸。我猜你会说他不商业。不仅如此,我的风格违反常规,无法被电台简单的分类。但是对我来说,歌曲不仅仅是轻松的娱乐。他们是我的感受器,指引我进入某种与现实不同的意识中,某个不同的共和国,某种自由的共和国。不管怎么说,这并不说明我反对流行文化很落后,是个骗人的把戏。它就像窗外那兼顾的冰霜,你不得不穿着笨重的鞋子走在上面。我不知道我们处在历史的哪个阶段,也不知道它的真相是什么。民谣教会了我这些。
从他自传的这段描述,你能感受到他当时做音乐时的痛苦挣扎,因为他厌倦电台里的那些民谣歌手,爵士歌手和古典歌手。虽然当时那些歌已经占据着主流。但对他来说,没有真能真正的体现这个时代的双重性格的歌。因为六十年代的美国,垮掉一代的年轻诗人作家开始盛行,像凯鲁亚克的《在路上》,堪称垮掉的一代之父的金斯堡写的《嚎叫》对Bob Dylan影响很大,他们寻求自由,以此向体面的传统价值标准进行挑战。这类作品代表的意识形态在Bob Dylan后来的作品中深有体现。
再说回这首歌,好几位巨星一起参与完成,有Roger McGuinn, Tom Petty, Neil Young, Eric Clapton和George Harrison轮流接唱。有人说这是诸神的黄昏。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Eric Clapton的Solo,这位举止谦恭礼让的大神一直站在后面,默默地弹着,颇有绅士风度。谁曾想到他曾获得过19座格莱美奖,是20世纪最牛的音乐家之一。但是除了他唱的那一小段,其余时间一直在后排默默的弹着。Eric一开口就惊艳了,每个词和音节都带着力量,手里握着的贝斯就像是他的武器捍卫着整个舞台。紧接着就是Bob Dylan沙哑有力的声音登场了,我很喜欢他唱的那段词:
In a soldier's stance, i aimed my hand
以一名士兵的姿势,我用手瞄准
At the mongrel dogs who teach
直指那些教书的狗杂种
Fearing not that i'd become my enemy
哪怕我將成为自己的敌人
In the instant that i preach
在此刻我宣誓
My existence led by confusion boats
混乱之船将將引领我的存在
Mutiny from stern to bow.
而它又从船尾到船头地背叛
Ah, but i was so much older then,
啊,昔日我曾苍老
I'm younger than that now.
而今却风华正茂
每次听到这一段,全身汗毛都在风中摇摆了,歌词和旋律简直唱出了Bob Dylan心底的呐喊。那种激荡在心底的共鸣无法用语言描述。让我想起了许知远在书中谈在北大的生活,说:“偶尔会在早已寂静的校园里听到歌声,那是一种久违的声音,那是深夜的静园里,我听到了有人在唱崔健,他的歌声和琴弦在潮乎乎的死寂的空气里激荡,飘扬着。我的心瞬间就被感动了,我的喉咙里就有冲涌而出的声音:我就去NM的,我就去NM的,后来我们成了朋友。”
啰嗦了半天,凑出了这篇看似是乐评又不是乐评的文章。
嗯,我觉得年轻的灵魂需要的是理想主义,生命的激情和对自由的追求。看了现在标题党的一些文章,到处都是毛还没长全,就自诩专家,分享自己所为的人生世故和经验的羔羊,那种世故的样子,真的看起来很恶心。做这个年龄该做的事情,最大限度的探索各种可能,最重要的是,即使昨日书平淡无味,但你并未苍老,依然可以风华正茂。
如果你喜欢,欢迎点赞转发或评论,不需要打赏。
文章为原创,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