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人物年代剧,看看这部电影怎么拍

作者: 浅浅夜色 | 来源:发表于2017-09-29 15:56 被阅读0次

上一篇吐槽评论在知乎上反响还不错,但是diss我的也有不少。最典型的是下面这位。

同样是人物年代剧,看看这部电影怎么拍

这位仁兄倒是蛮心直口快的,本人第一次写,还没找到自己的风格,难免会有缺点,表情包太多也是事实,因为只是一篇吐槽,还是想让人看起来轻松一些。

既然有人不喜欢,那么今天就换种写法,少一些套路,多一些真诚。

今天还是要从《那年花开月正圆》说起。

此剧开播后豆瓣评分一路走高,一片叫好之声。

这得益于精美的服化道,绝妙的悬念设置,甜到齁的男女主感情戏,最关键的还有老戏骨的加持。


同样是人物年代剧,看看这部电影怎么拍


老年天团登场。谢君豪,张晨光,刘佩琦。

* 同样是人物年代剧,看看这部电影怎么拍

这张剧照本人最爱,三人呈三足鼎立,三人分别端茶(稳如泰山),执扇(成竹在胸),托腮(进退有度),面前的棋局也展示了三人的势均力敌,配以水墨画背景及扇面极具中国古典美。有人会说周老四有什么本事跟两位土豪并驾齐驱,而我认为周老四不为身外之物所累,不论出什么事,进可攻,退可守(跑),行事粗鄙却也独有见地(见下图)。凭这些他足以与另二人平起平坐。(仅个人见解)*

同样是人物年代剧,看看这部电影怎么拍

说到此剧中的老戏骨,讨论的话题似乎都集中在张晨光老师的身上,因为前期剧情都集中在吴家东院,从富庶安宁到危机四伏,再到家破人亡,精彩的剧情冲突给了张晨光老师充分的发挥空间。

气定神闲的吴老爷,六椽厅运筹帷幄的大当家,最精彩的是吴家后期接连遭到打击后,张晨光老师用精湛的演技将情绪一步步推向高潮。

无论是吴聘葬礼上伤心欲绝又拼命克制的样子,还是得知周莹怀孕后欣喜若狂,喜忧参半的神态都刻画的精准无比,让人感同身受。

同样是人物年代剧,看看这部电影怎么拍

不好意思放错了

同样是人物年代剧,看看这部电影怎么拍
同样是人物年代剧,看看这部电影怎么拍

然而这篇文章我想说的是另外一个老戏骨,沈四海的扮演者,谢君豪。本剧前期似乎没有给他太多的戏份,但随着剧情发展,后面或许会有很精彩的表现。

同样是人物年代剧,看看这部电影怎么拍

今天想说的是他的另一部作品,南海十三郎。


同样是人物年代剧,看看这部电影怎么拍

先简单介绍一下,谢君豪,这个名字可能听起来并不耳熟,但是说起他演的另外一个角色酒剑仙,仙剑奇侠传中李逍遥的师傅,估计很多人都知道。


同样是人物年代剧,看看这部电影怎么拍



一饮尽江河,再饮吞日月,千杯醉不倒,唯我酒剑仙。

谢君豪名气不大,为人低调,在许多剧中都演配角,包括前段时间大热的心理罪等等。

但他却是实实在在的影帝。曾凭借《南海十三郎》击败哥哥张国荣《春光乍泄》获得第三十四届台湾金马奖影帝,足以见其实力。

而《南海十三郎》这部电影也成了当年最大的黑马。豆瓣评分9.1。

同样是人物年代剧,看看这部电影怎么拍

在我这个非专业人士看来,这部电影97年的港片没有华丽的蒙太奇,没有优美的镜头语言,画面构图也是平平淡淡,电影里所有的场景都给人乱糟糟灰蒙蒙的感觉。可我仍然推崇它,我仍然觉得它在我心中的地位等同甚至超过《肖申克的救赎》。

如果说《肖》所表明的是人在被有形的牢笼困住后怎样保持内心的自由与信念。那么《南》则表现了人在被无形的牢笼(家国忧患,社会环境)困住后怎样坚持自我的信念而宁折不弯。

而后者的难度远远大于前者。

下面就来介绍一下这部电影。(以下内容涉及剧透)

影片讲述了一个恃才傲物的文人的一生。

故事从一个街边说书人开始。

同样是人物年代剧,看看这部电影怎么拍

一群人围着说书人等待他讲一个名叫南海十三郎的人的故事,这个说书人讲的声情并茂,十分吸引人,引来众多人围观。心声泪影女儿香,燕归何处觅残塘,红绡夜盗寒江雪,痴人正是十三郎。一首七言绝句先概括了他的一生。

南海十三郎,本名江誉镠(liu),因家住南海,排行十三,故起艺名南海十三郎。

十三郎小的时候伶牙俐齿,调皮捣蛋,烧校长蚊帐,支持五四运动,跟爹油嘴滑舌。擅下象棋,酷爱粤剧。

同样是人物年代剧,看看这部电影怎么拍

长大后更是恃才傲物,性格怪癖。他在一场舞会上认识了一生都无法忘记的女人,lily。并且来了一场堪称教科书级别的失败的搭讪。

同样是人物年代剧,看看这部电影怎么拍

Lily由吴绮莉饰演。

同样是人物年代剧,看看这部电影怎么拍

隔天,得知lily即将回到上海,在苦留未果的情况下,跟家里一声招呼未打就追随lily去了上海,音信全无。


同样是人物年代剧,看看这部电影怎么拍

两年后潦倒落魄的回了老家,落了一身的情伤。谁也不知道这期间发生了什么。

同样是人物年代剧,看看这部电影怎么拍

此后他便恢复了正常阔少爷的生活,因为对粤剧为精通,所以常听当时红极一时的薛觉先的戏。

因为对剧本不满意,毛遂自荐写了一部寒江钓雪,深的薛觉先的赏识,聘为编剧,从此以南海十三郎的艺名纵横与粤剧界,各路名角纷纷请他写剧本,《心声泪影》《女儿香》《燕归人未归》等等。凡是他写的剧本,场场爆满,名声大噪,风头一时无两。

名气与才华吸引来一个名叫唐涤生的年轻人,此人才华横溢,态度诚恳,感动了十三郎收其为徒。师徒二人亦师亦友,恰如伯牙子期一般。

同样是人物年代剧,看看这部电影怎么拍

这个画面是我认为最美的一个画面了

好景不长,抗日战争打响,国家的苦难开始,个人的命运也开始走向悲剧。

最终十三郎会怎样结局,为免影响观影感受,就不说了,强烈建议各位去看原片。

这部电影前半部分幽默诙谐,后半部分潦倒悲凉,前面的开心快乐在后半部分的衬托下显得愈加凄凉,仿佛南柯一梦。


同样是人物年代剧,看看这部电影怎么拍

世事无常,最美的都变成了梦魇,怎能不让人唏嘘?

十三郎集天才与疯狂于一身,系功名和潦倒于一世。 张爱玲也曾写过:“我发现我除了天才的梦之外一无所有——所有的只是天才的乖僻缺点。世人原谅瓦格涅的疏狂,可是他们不会原谅我。”天才总是不容于世的。

同样是人物年代剧,看看这部电影怎么拍

影片的最后,杜国威扮演的说书人,追随着一个像极了十三郎的人的背影离去,也表达了编剧要当十三郎傲骨气节的追随者。


同样是人物年代剧,看看这部电影怎么拍

本剧除去十三郎以外,其他的人物也塑造的有血有肉,比如唐涤生,他才华不下于十三郎,而他的抱负也是无人能及。


同样是人物年代剧,看看这部电影怎么拍

真是不能再戳心了,文章有价,并不是让它值多少钱,而是在股票,黄金,世界大事都化灰化土后,随风而去后,它依然会被人欣赏,会永存。

而唐涤生也真正的做到了。他的《再世红梅记》“画栏风摆竹横斜,如此人间清月夜。愁对萧萧庭院,叠叠层台。黄昏月以上蟾宫,夜来难续桥头梦,漂泊一身,怎分派两重痴爱?不如彩笔写新篇,也胜无聊怀旧燕,谁负此相如面目、宋玉身材?”

旋律我不懂,但是词任谁看都是清隽雅丽,读后唇齿留香。

另还有十三郎最初对唐涤生的教诲。

同样是人物年代剧,看看这部电影怎么拍

每每我想写东西时,总会陷入一种纠结,因为网络时代,所有事物更新流行的速度极快,今天百万字网络小说盛行,明天又流行公号快餐文,后天流行鸡汤,大后天又流行段子。

实话说,每个类型我都写过,甚至一度陷入迷茫,在看过这部电影后如醍醐灌顶,所谓学我者生像我者死。无论写什么,仅仅模仿是没有出路的。眼光放远一点,不要太功利。

你看,一部好的电影能带给人多少启发?

另外就要说一下谢君豪在本片中的表演了。


同样是人物年代剧,看看这部电影怎么拍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他的演技都集中体现在后半部分,与唐涤生多年后重逢的场景。

同样是人物年代剧,看看这部电影怎么拍
同样是人物年代剧,看看这部电影怎么拍


师徒二人隔门对词,一开始十三郎并不知道门后是唐涤生,唱到:“仿似宝剑泥絮尘半封”时,忽然缓缓抬头,目光向前平视,脸部肌肉放松,表情陷入迷茫,前尘往事历历在目,不禁让人悲从中来。

接下来,疯癫了许久的十三郎清醒过来。接着唐涤生的词唱下去。


同样是人物年代剧,看看这部电影怎么拍

一字一字吐音很重,胸口起伏,每唱一句都伴随一下停顿,仿佛思绪很纷乱,每一句话都是从胸腔里吐出来一般,让人非常心酸。

另一段我认为极有感染力的表演是在他得知父亲死后。

同样是人物年代剧,看看这部电影怎么拍

眼珠上翻,眉头微皱,表情非常凄凉,看电影时看到他这个表情会非常扎心。之前看在线版时,这一镜头弹幕非常壮观。

然后随着家仆的叙述,他的表情逐渐褪去了哀伤,变得没有了任何情绪,可以说是呆滞。


同样是人物年代剧,看看这部电影怎么拍

此时配合过去时光的闪回,仿佛在跟人世告别似的,从此切断了与这个世界的一切联系。


“我要走了,我要出山了” “您跟师傅说了吗” “上山容易,下山还会难吗?”十三郎清醒时说的最后一句话。

就此看破红尘,顿悟一切了。

那时谢君豪年龄才34岁,这样的演技还不叫出神入化?

令人敬佩。

电影最后,打出了如下镜头。

同样是人物年代剧,看看这部电影怎么拍

那么我的文章最后,也谨以此片,与君共勉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同样是人物年代剧,看看这部电影怎么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ubie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