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明月姑娘
01 序
中国现代著名国学宗师钱穆曾说:“书要多读、多重复。书要看第一流的,一遍一遍读。与其十本书读一遍,不如一本书读十遍。否则,走马观花,等于白读。”
书上说,好的书籍要读三遍。所以我信了,然后就决定这样去做了。
02 读三遍,怎么读?
第一遍,整体通读,采用的方式是浏览和略读,遇到感兴趣的内容,重点和难点,停下来,用便签标记,然后继续读。整本书读完,用思维导图把整个书的脉络画出来,整理书评的思路要点。
接着进行最重要的第二遍阅读。采用阅读方式为精读,找到贴便利贴的地方,重新读,补充知识点,攻克重难点,思考新知识点,联想旧知识点,进行知识关联。
最后第三遍阅读。从头到尾串联一遍,理顺全书思路,开始写读书笔记,书评,整理行动目标,做出下一步计划等。
读过的书,里面一定有作者成功的建议和方法,我们可以摘录出几个目标,在实际生活工作中应用起来,简称“行动书评”。
03 我的阅读资源
我的书籍来源有三个,蜗牛阅读器,微信读书,以及最近添加的咪咕阅读,因为要重读去年的书,而去年的书都是在咪咕阅读里面读的。那些好书,我特别期待着再次去读,像李开复老师的《向死而生》,《麦肯锡工作法》等,都十分值得我再读一遍。
我是一个爱读书的人,同时也是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买书读对我们这样的经济情况来说不太划算,就像我喜欢喝水一样,买水喝也不太划算。
所以平时的阅读资源和学习资源都是来源于网络,也多亏了这个方便的互联网时代,让我们的学习资源有了更多的途径,当然,知识变现和知识付费也成了理所当然,但我还是感谢这个冷酷而现实的商业时代。
04 想法的来源
蜗牛阅读器每天有一个小时的免费阅读时间,最近不知怎么回事我可以每天免费阅读两个小时了。而阅读时长可以的积累可以得蜗牛壳,蜗牛壳又可以用来换书。微信阅读也是一样的,阅读时长可以得书币,书币也可以换书。
好的地方是,我们不用花一分钱,就可以读到很多书,而不好的地方在于,始终是电子书籍,没有纸质书来得实在。
再加上最近自己的行动力特别强,被简书里面的优秀人士彻底颠覆了人生,所以有了很大的改变。
于是在昨晚阅读《淘宝天猫是如何运营的》时,也在思考人生,然后突然就想到了一个很不错的方法,既可以省钱,又可以得到书,还可以让阅读更有效,让知识真正用起来。
就想着给大家分享一下,于是按照昨晚对自己的承诺 ,我来到这里写下今天的文字。
05我们如何做?
拿微信阅读举例,我的做法是,第一遍在微信阅读里面读,有触动自己的地方,值得思考的地方,和一些概念或者方法等,只要是自己觉得有价值的,就都先标记出来,微信阅读里面有这个功能。
我们知道,按照“二八定律”,一本书的精华也就20%左右,而我们所记住的,也许还不到20%,这也算是不买书的原因之一吧。
但是我们在第一遍阅读完之后,就已经浓缩了这本书的精华,于是我的做法是,把这部分精华一键导出,然后在WPS文档里复制粘贴,编辑一下,再打印出来,这样就有了一本自己的纸质书,还是一本浓缩的精华,薄薄的一小本,就让我们的第二遍阅读提高了质量和效率。
A4纸一页才两毛钱,不是比买整本书划算多了吗?
然后第二遍阅读时,再在这本浓缩的精华中勾勾画画,写写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做一些读书笔记,思维导图,九宫格,康奈尔笔记法,A4 纸笔记法,通通都可以用起来了。
因为有了纸质的精华书,所以第二遍做笔记也会更加方便,第三遍阅读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直接看自己的笔记了,再加入新的思考。
把它们都夹进文件夹里,带有扣环的那种,就是一本活页书。既省了不必要的消费,又让阅读变得更加方便和高效,不是一举多得吗?
都说书是要越读越薄的,好的书,读到最后,渗入我们脑海里的就是最有价值的那一部分,再用起来,就是真正地读完了一本书。
06 慢慢读
当然,一些经济条件好的可能嫌麻烦,这只是我的一个小方法,分享给大家,喜欢的可以去试试,反正我马上就要永远自己的第一本书啦,因为本周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读完《淘宝天猫是如何运用的》。
读书真是个急不得的事情,将读书过程中,学到的知识点,重复,一一落实、践行、内化,是比获取新的知识点,更加重要的事情。
把一个知识好好消化透,这样才能走得更远。
所以,热爱阅读的我们,一起加油吧!
我是明月姑娘,喜欢读书,写作;喜欢英语,日语;喜欢设计, 绘画。
爱画画,爱读书,爱生活。
花开了我就画花,花落了我就画自己,你来了我就画你,你走了我就画一画回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