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原创文字集文学空间诗歌•美文•艺术作品荟萃
王国维之前,王夫之已开始探讨诗歌创作中“情”与“景”的关系!

王国维之前,王夫之已开始探讨诗歌创作中“情”与“景”的关系!

作者: 夏欲诗文字坊 | 来源:发表于2023-04-14 12:02 被阅读0次

王夫之对文学创作进行过深入研究,对文学理论最重要的贡献在于,针对创作源泉问题,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兴观群怨说”;针对创作技巧,他论述了诗歌创作中的情与景的关系!

而事实上,他有意摆脱陈朱理学的道统论,很看重文学创作中“意”的表达。所以,他对“兴观群怨说”的进一步发挥,是在为讨论诗歌的情景创作做铺垫。进而提出自己对诗歌创作中如何处理情与景的关系的独特看法,而王夫之对情与景关系的探讨也深刻影响了后世王国维《人间词话》的创作!

1、“兴”是区分诗与非诗的标准

王夫之认为诗与非诗的标准,是在于可不可以“兴”。

他在《唐诗评选》中评孟浩然《鹦鹉洲送王九之江左》一诗时说道:“诗言志,歌咏言,非志助为诗,言即为歌也。或可以兴,或不可以兴,其枢机在此。”

何谓“志”?并不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志向,根据朱熹的注解,“志”是蕴含于具体文学形象中的,是具体生动的,言志并不等于诗,但是言志可以兴诗。

王夫之认为,并不是因为言“志”而促成了诗歌的诞生,而是否应用了“比兴”手法,才是区分文本创作是否为诗歌的关键。在诗歌创作中,王夫之更看重具体创作手法的应用,而不太在意其创作跟“言志”有多大关系,所以他在诗歌创作中明确提出要“以意为主”。

他在《夕堂永日绪论内编》中提出:“无论诗歌或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李杜所以称大家者,无意之诗十不得一二也。烟云泉石,花鸟苔林,金铺锦帐,寓意则灵。

他将“意”比作诗歌的将帅,对整首诗的创作起着统领性作用,而没有意作为支撑的诗,就是“无帅之兵,谓之乌合。”纯粹的描写风景事物不足为奇,然而如果在对“烟云泉石,花鸟苔林,金铺锦帐”等的描写中寄托寓意,也会达到“寓意则灵”的效果!

他特别推崇李白杜甫的诗,认为“李杜所以称大家者,无意之诗十不得一二也。”在李杜的诗歌创作中,缺乏寓意的诗不过十分之一二,而那些寄托了寓意的诗则广为流传!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王夫之对诗歌情感内蕴的重视,寓意是与诗人的思想情感密不可分的!

2、探讨诗歌创作中情与景的关系

他在《古诗评选》中赞美谢灵运《邻里相送至方山》一诗“情景相入,涯际不分”。

邻里相送至方山

谢灵运 [南朝宋]

祗役出皇邑,相期憩瓯越。

解缆及流潮,怀旧不能发。

析析就衰林,皎皎明秋月。

含情易为盈,遇物难可歇。

积疴谢生虑,寡欲罕所阙。

资此永幽栖,岂伊年岁别。

各勉日新志,音尘慰寂蔑。

在描写送别场景中,无论是对萧瑟秋风中的树木、皎洁月亮的描写,还是对惜别时候彼此安慰的刻画,都满蕴着浓烈的离别情绪。所以王夫之会赞叹其“情景相入,涯际不分”,模糊了情与景的边际后,让诗歌摇曳生姿,情景相融!

王夫之在《夕堂永日绪论内编》提出了诗歌存在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他对情与景的包含关系作了进一步探究,认为两者的不同组合方式,会带来不同的艺术效果,“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

而“景中情”和“情中景”各有特色:

景中情者,如“长安一片月”,自然是孤栖忆远之情。

“长安一片月”看似是描写月光倾泻山里的夜景,实则以月景来彰显游子内心的漂泊无依之感,诗人正是将抒发游子的惆怅心绪寄予在千里月光之中。月景中包孕着千愁万绪,读来摄人心魄!

情中景尤难曲写,如“诗成珠玉在挥毫”,写出才人翰墨淋漓、自心欣赏之景。

“诗成珠玉在挥毫”。看似在描写诗歌创作中灵感迭出的感受,借助“珠玉”来夸赞自己写诗的技艺高超!将具体的创作手法描写寄予在抒发创作的畅快之感中,展现了浑然天成的艺术意境!

他在《夕堂永日绪论内编》中说道:

“僧敲月下门”,只是妄想揣摩,如说他人梦,纵令形容酷似,何尝毫发关心?知然者,以其沉吟“推”“敲”二字,就他作想也。若即景会心,则或推或敲,必居其一,因情因景,自然灵妙,何劳拟议哉?“长河落日圆”,初无定景;“隔水问樵夫”,初非想得,则禅家所谓现量也。

现量指现成,现在,取显现真实之意。佛教认为只有不加入思维活动、不能用语言表述出来的纯粹感觉,才是真正的现量。

王夫之认为诗歌创作可借鉴佛家的现量观。“僧敲月下门”、“长河落日圆”、“隔水问樵夫”等句子都不是苦心经营的结果,而是在具体场景中自然而然呈现的绝妙语句,浑然天成,无雕饰之痕!

相关文章

  • 谈人间词话十八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从抒情诗的特征出发,者并不意味着情可以任意 支配景,而是要求景中渗透情。景为情设,...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随笔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说:“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这里,何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 一切景语皆情语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这样写到:“昔人论诗,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 生活中,有些场景,有些时刻,在你...

  • 情景交融(网文)

    清人王夫之论述说:“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 也就是说诗歌中的景物...

  • 情和景本是一家 | 诵读01《白杨礼赞》有感

    王国维《人间词话删稿》中写到:“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托物言志,借景生情。却原...

  • 【无戒学堂】《拉片子》读书笔记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删稿.十》中说:“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诗词总是要通过描写景物...

  • 诗评:《卖西瓜的人》带来的诗歌视角与姿态

    编者按: 诗歌,如何关注民生,关照底层,是诗歌创作者与文学批评人一直关注与探讨的事情,也是很难把握的诗歌创作方向,...

  • 教育随笔之我见(7)

    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说:“文学中有二元质焉:曰情,曰景。” 情和景的有机融合构成了我们想要的“意境”,在教育...

  • 2018-01-18

    “亲子关系与共情”的探讨

  • 2019-02-06

    王国维《人间词话删稿·三》: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今晚的圆月本是极好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国维之前,王夫之已开始探讨诗歌创作中“情”与“景”的关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vtt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