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角上不知什么时候冒出来一个修车摊,摊主是一位七十岁左右的老人,花白头发,黝黑的脸上沟壑纵横。一件深蓝色的卡其布中山装,套在略显瘦弱的身体上。从外表看,应该是个农村人。
这个修车摊,地上只摆了一盆水和一个打气筒,所有的修车工具和零件都装在旁边的一辆三轮车里。车上还备有几个马扎,平时老人不修车时,坐在马扎上看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来了生意就把马扎拿下来让客户坐着等,自己开始工作。
这个街角周围有好几个小区,小区里的老人们在街上遛弯,看到了这个修车摊,就溜达过来和老人聊天。
“这里早该有个修车子的了。”一个穿着白色T恤,花白头发梳的一丝不乱的退休干部模样的人说。
“是啊,那天我儿子的车子车胎扎了,还是去前面那条街上修的。一里多路呢,走到那儿车胎也碾坏了。”说话的是一个穿着跨栏背心的六十多岁的男人,工人模样,手里还转着两个钢制健身球。
过来聊天的人越来越多,三轮车上的马扎都分完了,修车老人站起来,把自己屁股下的那只拿给一个牵着小女孩走过来的老妇人。老妇人赶忙摇手推辞,正好有一个小伙子过来修车子,这才接过马扎。
小伙子见修车人一次次起身去三轮车拿工具,说你把工具零件都搁在地上多好,用着也方便。
“那样太乱了。挺整齐的街道,不能让我给弄乱了,那样多不好。”
小伙子的车子是辆新车,没什么大毛病,老人很快修好了。站起身冲正要掏钱的小伙子挥挥手,说:“没什么大毛病,就敲打敲打,不要钱。”
慢慢地人们发现这个老人修车子还是用老办法老工具,不像现在年轻人开的修车铺那样有先进的充气泵和各种扳手螺丝刀。去年轻人的修车铺,零件坏了都会给换新的,车闸坏换车闸,车胎破换车胎,老板省时省力,还能多赚点。毕竟现在都富了,没多少人在乎那两个钱。
一个中年妇女推着辆破旧的自行车走了过来,她的车子后车胎扎破了,要补胎。
老人扒出内胎,从三轮车上取出工具匣,先用手挫挫薄破口处,抹上胶水,再从一条旧内胎上剪下一块,粘在了破口处。
老干部模样的人说:“你这个补法还是几十年前的法子,现在都是用电挫,有现成的补丁,你落后喽!”
“人老了,还是这老干法顺手,不学那些新鲜玩意了。”老人把内胎装好,又用手摸了一遍外胎内测,找来几段废旧内胎,垫在里面,对女人说:“你这外胎快坏了,咬内胎,我给你垫了垫,还能撑些日子。”
给车子打好气,老人又检查了一遍车闸,看到车链子太松又紧一紧链子。女人见状,忙说:“我就带着补车胎的钱,多了没有。”
老人笑了笑,说我只收补车胎的钱,多了不收。
在旁边坐着玩的人也都跟着笑了起来。
修好车,女人掏出五块钱递过来,老人找给她四块,说:“我这儿补胎就收一块。”
女人脸有些红,道了声谢推着车子走了。
又有修车子的来,老人总是把有毛病的地方修好后,还会仔仔细细地查看车子的各个部件,左拧拧右敲敲,有滚珠的地方抹点黄油,有响声的轴上淋点机油,并絮絮叨叨地嘱咐着车主:要尽量少让车子淋雨,路上有坑啊洼的绕着走。最后总会感叹一句:你们这些年轻人啊,就是不知道爱惜家什。
等闲了下来,工人模样的对他说:“你这个干法也挣不着什么钱,弄不好还赔钱赚吆喝,还不如自己玩玩呢!”
老干部模样的也附和着说:“就是哩,每天溜溜鸟,打打太极拳,有时间再和老伙计们杀一盘,多舒服啊!”
“我这个人干活干惯了,就是不能闲着,你们说的那些俺都不爱好,就爱好干活哩。”老人憨厚地笑着,露出嘴里仅剩的几颗牙齿。
“你家是哪里的?不是县城的吧。”老干部盯着他那黝黑的脸问道。
“以前不是,现在是了。”老人仍旧笑着说。
看到人们投过去的好奇目光,老人继续说:“俺家在离县城六十里的杨屯乡,这不儿子在县城买了房,就在城南,把我们老两口接了来。你说在这里没地里活干,咱又闲不住,正好那天俺那儿媳在这条街上坏了车子,到了家抱怨说这条街连个修车子的都没有,所以我就动了这个心思。”
“看来你儿子挺能挣钱啊!现在房价这么贵,还能买的起?”
“能挣什么钱,我们那儿差不多的人家都在县城买了房。现在种地都用机器,村里人在外面打着工,地里的活也耽误不了,现在不交公粮了不说,种地国家还给补贴,以前做梦也想不到能有这种好事啊!农民家里都有双份的收入,日子都好过着哩!”
“听说现在农民也有养老的钱了?”工人模样的又凑过来问。
“早就有了。”老人用少见多怪地口气说。
“怪不得你这生意不图赚钱,挣那么多钱也花不完。”看孩子的老太太一边给孙女摇着扇子,一边不无羡慕地说。
“花的完花不完也看怎么个花法。家里还有俺老两口的地,打的粮食除了吃的再卖点钱。再加上俺俩养老的钱,就够花了,孩子给我钱我都不要。咱粗茶淡饭过惯了,整天大鱼大肉这身子也吃不消,再说了,过去那些大地主能吃啥?不一定赶得上咱吃得好哩!”
这句实在话引得在座的人频频点头,看孩子的老太太用蒲扇轻轻拍打着小孙女,说:“咱们那个年代受的苦,下一代就没受过,像她们这一代,以后说给她听怕是连信都不信。”
“说的是,现在的好日子哪儿来的?俺也说不出什么大道理,总觉得国家对咱老百姓好,咱也不能光吃白饭,能做点事就做点,实在做不动再说。”
夜幕降临,路上的行人少了,老人收拾东西准备回家,坐着聊天的人也都站起身。老干部看到老人三轮车上的热水瓶倒了,说:“明天别带热水瓶了,我家就在旁边小区,我给你提供热水。”顿了一顿,附到老人耳边说:“我那儿还有好茶哩!”
工人师傅也帮着把马扎送上车,喊着老人:“以后别带这么多马扎了,明天我带来。还有一个棋盘桌,有时间咱老哥俩杀一盘。”
老修车匠爽快地答应着,跨上车子,哼着“我们走在大路上”,高兴地远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