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因为看了视频上一个介绍,就想再看一看《天道》这部电视剧的原著,就是那本小说——《遥远的救世主》。
也许是年龄越来越大的缘故,过了40岁以后就喜欢看一些关于传统文化和宗教一类的书籍。这也恰恰说明,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就开始向内求,追求心安而忽略身体之外,诸如功名利禄的一些东西。
当然,书中的丁元英是在私募基金的巅峰,选择了功成身退,是领略了人生巅峰体验的人物,是书中所说强势文化的代表。他的高智商和自觉自知让他得以站到了得道的门槛上,看世间事和众生都是明心见性的。
我们普通人就算是弱势文化的一部分,也是芸芸众生之一。能够从中学到悟到得到一些启发,就是我以为的开卷有益了。
用了一周的时间看完了这本书。刚刚做了一个脑图,认真回顾了一下书里的内容。似乎想要表达的东西有很多,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书中给人印象深刻的人物无疑是丁元英——高智商、高学历,琢磨不透,亦魔亦盗。可是我从开始读这本书,就觉得里面的芮小丹好像就是作者豆豆。最起码也是作者用心塑造的一个近乎完美的女性,可以用书中天国的女儿来形容和比喻。
作者在书里面描述的几个女性人物,都是各有个性,同时也都具有女性特质美好的某一面。肖亚文知性,聪明,执行力强。欧阳雪能吃苦,善良,有商业头脑。两人都是芮小丹的好朋友。而芮小丹无疑是最完美的一个,在具备完美女性的漂亮、智慧之外,还独立有个性,敢恨敢爱,同时又有点不食人间烟火的浪漫情怀。几乎满足了一个完人的所有想象,不是天国的女儿又是什么?
这本书的题目是:遥远的救世主。书中丁元英本来是到古城去躲清静的,却因为音响与芮小丹相识,并引发了文化属性、扶贫、得救等一系列讨论和事件。
从整个故事来看,作为弱势文化群体代表的农民,好像一直在期待救世主,丁元英扮演的是一位高人的角色,似乎是救世主的角色,但他又置身事外,扮演一个外人看来什么都不图的局外人,这样来看又似乎没有什么救世主。所以题目中的“遥远”也另有意味。
得救之道是丁元英一直在探求的一个文化符号。这个得救一方面是弱势文化的得救,另一方面也是他自己心灵的得救。所以,丁元英为了给心爱的女人芮小丹一个“神话”,他充当了这个救世主的角色,以扶贫的名义,为王庙村设计了一整套得救的方案,同时也给了叶晓明、冯世杰和刘冰三个小人物、发烧友,一个扒着井沿看一看的机会。
丁元英自己明明知道这里面有道德的冲突、有不厚道的成分、有杀富济贫的意味。所以为了求得一个心安,他跟韩楚风到了五台山问道,求得了得道高僧一句:大爱不爱。
这就像老子在道德经中说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丁元英也是把自己放在了强势文化的最顶端,一个制定规则的人,他的目的不是让弱势文化得救,而是激发文化讨论,引发文化激荡。从而让世人自己思考觉知得救。
然而女主人公芮小丹作为一个女性来说,正像书中的唱片里的天国的女儿那样,自性自在,纯真纯净。
芮小丹的父母都是文化人,父亲是一个电影导演,母亲曾经是一个话剧演员,离婚之后到德国的法兰克福居住,属于国外边缘群体。芮小丹选择回到国内读高中、上大学,就是为了进入主流社会,当一名刑警,有礼有面,受人尊敬。
但是她自己很清醒,知道到了一定年纪就不再适合刑警这个职业。她就给自己规划了30岁以后要去德国读书,将来做一名律师,也是主流社会人群,强势文化群体。
在古城与丁元英的相遇,让她看到了另一种生活,另一种文化,也可以说是强势文化的顶层——精英阶层。在与丁元英的接触当中,她被深深吸引从而深陷其中。
他们的结缘来源于音响。一首天国的女儿让芮小丹感叹原来还可以这样生活。就是丁元英自身的特别吸引了芮小丹。在跟他的交往和交流过程当中,芮小丹自己作为天国女儿形象佛性的一面也展露无遗。
也可以说,丁元英一直在修得佛性,而芮小丹却通过自性自在而证得佛性。正如“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人的一生最大的两件事,无非是生和死。而作为女主人公的芮小丹,在这两件事上看得很通透,那就是当生则生,当死则死,没有俗世众生的贪嗔慢迟疑。所以,在失去双脚又毁容的情况下,她第一时间选择了自杀。没有任何纠结和挂碍,当然这个境界只有她和丁元英能懂。
也许这就是作者要表达的,天国的女儿就是芮小丹。而遥远的救世主,其实本没有救世主,丁元英把自己作为救世主,站在高处俯瞰世人,其实也是一个盗版、冒牌的救世主。
好的作品会给人思考,这部作品能够给人很多的思考,关于文化属性,关于法律道德,关于人性善恶。但我觉得,最根本的就是得救之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