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问我:一个人35岁了,通过读书还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吗?
我觉得,这个问题要分两个方面来看。首先,一个人35岁了,想通过读书来改变命运,我觉得是可以的,但是有点难。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人在不同的年龄段里才会做不同的事情。正常的情况下,一个人20多岁就该完成学业了。后面参加工作,走向社会,发挥自己学业所长,为社会做贡献,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完美统一。
一个人的时间与精力是有限的,我们要在最美的年华里努力遇见最好的自己。为实现人生理想,不负韶华,做出最大的努力。如果蹉跎了时光,只会给自己留下“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遗憾”。我们乡下有句俚语说,“让你读书,你去躲学”,意思是学生时代就应该好好学习,而不应该白白浪费学业。所以35岁了再谈学习,显然有些晚了,当然我这里所说的学习是指狭义上的,你懂的。这个世界上,有些东西一旦错过了,真的难以挽回。
从另外一个角度说,人“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这是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年纪大了,回头再去读书,当然也是可以的,只是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付出加倍的艰辛与努力。
其次,一个人要改变命运,不完全要去依赖读书。学一门手艺,掌握一项技能,或是学做生意,这些都可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因为你完全可以利用自己丰富的阅历和经验,在某个领域取得一些成就。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干事业关键是要有脑子,要有决心。否则就算文化再高,书读得再多,瞻前顾后,畏首畏尾,也会错失良机。从这个意义上讲,读书也要活学活用,不能抱残守缺,思想僵化愚昧,成为书呆子。与其这样,那个书不读也罢。
当然,尽管生活艰难,一个人要生活得更好,主动学习总是重要的,正所谓“学无止境”。35岁正值中年,处在人生的一个生理心理成熟的阶段,来日方长,往昔犹可追。能够主动读书,至少保持了一种上进心,是一种积极的人生状态。如前所述,一个人这个年龄去读书,不应只是读专业理论的小众知识,更应该读懂人生,读懂社会这部大书,在现实实践中不断汲取知识,获得营养,培养并形成自己的一种更为开阔恢宏的人生格局。
学习是一种能力,如何读书更是一门大的学问。一个人生存于世,不仅要有高的智商,更要有高的情商,有时甚至高情商比高智商更为重要。高情商从何而来,这当然也离不开读书,离不开学习。智商的高低有先天的因素,短时间内一个人不可能改变它,而高的情商则完全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与学习逐渐培养获得。灵活地读书与学习很重要,否则一个人一味读死书,认死理,思想僵化,墨守陈规,纵然是学富五车,也是毫无益处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