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 2018年平昌冬季残奥会中国轮椅冰壶队夺冠,实现了我国在冬季残奥会历史上金牌零的突破。中国轮椅冰壶队教练李建锐从教练席上一跃而起,再也无法平息内心的激动和狂喜,所有在训练中酸甜苦辣的记忆此刻全部席卷而来。
2007年,李建锐接到通知,由他开始执教新成立的黑龙江轮椅冰壶队。但由于残疾人训练时的难度大,困难多,加之没有充足的场地等因素,按照省残联设定的训练计划,平均每年只能训练3到4个月左右的时间,李建锐只能一次性领取到为数不多的补贴而已。为了养家糊口,他只好在无训练任务的时间段里做起了外卖小哥,靠送外卖维持生计。
不久,有几个省的冰壶队来找他,想以高薪聘用他当冰壶教练,却被他拒绝了。在他最为窘迫的时候,哈尔滨飞扬冰上运动中心曾邀请他负责冰场的运营工作,虽然待遇丰厚,但最终他还是选择与自己的队员坚守在一起。
直到2014年的冬残奥会中国轮椅冰壶队获得第四名的最佳成绩,在大家的一致赞扬声中,李建锐却表现出了他的不满。他认为以他这支队伍的技术水平完全可以拿更高的奖项,只是与训练的时间太短有关,所以,他才不甘心。
因为不甘,从此他带领他的队员们开始了长期的艰难困苦的训练历程。为了增加训练时间和训练强度,在黑龙江省冰上训练基地训练时,场地在地下一层,而他和他的队友们被安排在五层的公寓,除少数队员可以依靠拐杖之外,其它的都需要他与队员配合一个个搀扶着送到地下一楼。既费力气又担心安全。一不小心就有可能使轮椅滑落下去的危险。他每次送他们到地下一楼的时候都是满头大汗,全神贯注。训练完后,他还要把队员们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再拉上五楼,如此这样艰难的走过了一年多,才把他们安排到了二楼。
在训练时就更加不易,由于训练场地是公用场地,各种冰上的运动项目皆需要在这里完成。他和他的队员总是在一天中的任何一个时段里都曾经训练过。但残疾人训练中较健全人相比难度更加困难,因场地没有设置无障碍设施,队员去厕所也成了问题。为了保证训练的连续性,在训练前他要求集体上一次厕所,然后穿上尿不湿,常常几个小时他带头滴水不沾。每次进入场地,他不是背人就是背轮椅,此情此景让谁看了都会感动不已。这是一种怎样的境界和精神所向啊。为利,他该去的是哈滨冰飞扬冰上运动中心;为名,他该接受其它几个省份的特邀教练职务。可他却义无反顾的选择了跟他的队友们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并肩作战而无怨无悔,因为不服输,不甘心,更为了证明和坚信自己和队友的实力而数年如一日的忘我的奋战在训练场地。
面对这样一支特殊的团队,他教的远不只是技术技能,除了专业训练,更多的是生活上的操心、担心和关心。因为队员们的吃喝拉撒都不可能象普通队员那样独立和自理,他总是又当老师又当家长的为每个队员各种服务。冰壶看似一种简单的运动,与其他冰上运动中使用的冰面相比,看起来似乎并没有特殊之处,但却是覆盖着无数的小冰晶。有一次,他在修冰时,手被冰刀割坏了,只是进行了简单的包扎就又回到了冰场。晚上回到宿舍才发现伤口已经裂的很大。有一次发高烧,他仍然在陪着他的队员在训练场地,直到训练结束。在这里他不仅是家长,也是护理师、按摩师、修冰师、心理医生。而自己家里的事却没有一点时间去关心。常常因为训练而放弃了回家探亲的机会,也正是有了家人的支持和理解,才让他放心的去做好自己的事,去义无反顾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理想。
从组队到现在,他和他的队友们,从点点滴滴的摸爬滚打中摸索出了真功夫、真本领,掌握了冰壶运动的技术和窍门,克服了在训练中可能出现的一切障碍和困难。功夫不付有心人,成功的大门总是为吃苦耐劳和勇于拼搏的人敞开,十年汗水终于迎来了五星红旗的冉冉上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