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学之光哲学馆
白话《传习录》(12)上十二、十三

白话《传习录》(12)上十二、十三

作者: bluelz21 | 来源:发表于2020-03-14 14:06 被阅读0次

传习录上 |徐爱| 十二

王阳明对文化传承和国家治理的看法)王阳明又说:尧、舜之前,原始社会时期的政策显然跟不上时代,过时了,留着没用干脆删掉。

周朝之后的社会政策没什么可学习的,无非是披着仁义的外衣想方设法壮大自己,打仗抢地盘,然后改朝换代(鲁迅所说:中国的历史就两个字——吃人)。所以周朝之后的社会政策也应该删掉。

唯独夏、商、周三代的政策有值得学习效仿的地方。

可是现在的人讨论起夏、商、周三代的治世方法却抓不住核心问题(存养天理,格除私欲),只关心那些没用的细枝末节(复杂的礼节仪式等繁文缛节)。所以三代的治世方法一直得不到恢复。

又日:“唐、虞以上之治,后世不可复也,

略之可也。三代以下之治,后世不可法也,

削之可也。唯三代之治可行。然而世之论三

代者,不明其本而徒事其末,则亦不可复

 

传习录上 |徐爱| 十三

王阳明对历史的表象和历史的本质之间关系的看法)徐爱问:以前的人谈论《六经》,认为其中的《春秋》是史书,史书是专门记事的。其他五经是讲道理的。《春秋》恐怕和其他五经的题材和内容不一样吧。(徐爱质疑《春秋》这本书的价值)

王阳明说:记事的书叫史书,讲道理的书叫经书。事是人做的,道理是人讲的,人做了事,道理也就从事中产生了。所以事就是道理,道理就是事。

所以《春秋》可以看做经书,《五经》也可以看做史书。《周易》是伏羲时代的史书,《尚书》是尧、舜之后的史书,《礼仪》《乐经》是夏、商、周的史书。记的事一样,讲的道理也一样,没啥区别。

爱曰:“先儒论《六经》,以《春秋》为

史。史专记事,恐与《五经》事体终或稍

异。

先生曰:“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

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经,《五经》

亦史。《易》是包牺氏之史,《书》是尧、

舜以下史,《礼》《乐》是三代史。其事

同,其道同,安有所谓异!

相关文章

  • 白话《传习录》(12)上十二、十三

    传习录上 |徐爱| 十二 (王阳明对文化传承和国家治理的看法)王阳明又说:尧、舜之前,原始社会时期的政策显然跟不上...

  • 白话《传习录》(11)上 十一

    传习录上 |徐爱| 十一 徐爱请王阳明评价韩愈和王通。 王阳明说:韩愈是文化人中的英雄,王通是贤能的儒家学者。韩愈...

  • 白话《传习录》(6)上四

    传习录上 |徐爱| 四 郑朝朔问王阳明:至高无上的善要从事物上寻求吗? “至善”有本体的意思,也有万事万物都遵循的...

  • 白话《传习录》(8)上六

    传习录上 |徐爱| 六 徐爱听了王阳明解释《大学》里“止至善”的解释,觉得有道理。但是王阳明对“格物”的解释和朱熹...

  • 白话《传习录》(7)上五

    传习录上 |徐爱| 五 徐爱没听懂“知行合一”,就和宗贤、惟贤两个同学讨论,还是不明白。又去问王阳明。 王阳明不喜...

  • 白话《传习录》(13)上十四

    传习录上 |徐爱| 十四 王阳明又说:《五经》是经书,也是史书。史书记事的目的是让后人总结经验教训,判断是非善恶。...

  • 阳明心学247――快活处

    阳明心学247――快活处 (2020年12月9日星期三8:32) 读《传习录》四十三篇...

  • 白话《传习录》(1) 上 传习录序

    传习录上 |传习录序| 门人有私录阳明先生之言者。先生闻之,谓之曰:“圣 人教人,如医用药,皆因病立方,酌其虚实温...

  • 白话《传习录》(15)十六

    白话《传习录》(15)十六 传习录十六 陆澄向王阳明请教立志的方法。 王阳明说:长期,专心存养天理(格物),就是立...

  • 白话《传习录》(17)十八

    白话《传习录》(17)十八 传习录十八 交朋友互相谦让就会受益,互相争高低就会受损伤。 照王阳明前面的理论,这句话...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白话《传习录》(12)上十二、十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xwbs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