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听了同事的一堂公开课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四年前教的这篇课文,但是至今我仍对这篇课文印象深刻。史铁生是位双腿残疾的作家,从对生活绝望到重燃对生活的信心,都是他的母亲在支持着他,鼓励着他。不管史铁生怎样对母亲发怒,母亲都是宽容的忍耐,忍住疾病去照顾儿子,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担心儿子和女儿。母亲希望儿子好好活下去,我能对母亲担心的心情感同身受。每每读到这篇课文,我都能想象我们像极了史铁生,以自己的喜怒哀乐为中心,却没有顾及到那个最无私伟大的人的处境。直至失去后,又追悔莫及。
![](https://img.haomeiwen.com/i4571750/58e7757adf8fc79f.png)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一切都是陌生的,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同事,繁琐的任务,自己总忍不住发脾气,总在想工作的意义是什么,累的每天吃完饭就一觉睡到天亮。每次抱怨的时候,母亲都开导说,刚开始,慢慢的就熟悉了,在家里可以跟我发火我不怪你,我知道你累,但是在单位可不能随便对别人发火,工作还是要搞好的。后来渐渐的熟悉了工作,一切做起来也得心应手了,脾气也少了很多。我想,要不是那时母亲的忍耐与开导,我是真的要崩溃了。家人无论何时都是自己的避风港,是自己永远的坚强后盾。只是那时还不懂得一个母亲对于自己子女的爱到底有多深,直到现在自己已为人母方才体会到母亲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称呼,更多的是对子女的责任。
有天夜晚,我和先生出门买东西,经过一个拉人的三轮车旁边,我看到里面的女司机手里拿着一张纸在认真的看,再一看后座上坐着一个小孩,原来妈妈正在看孩子的考试卷子。那时已是深夜九点,深秋的夜晚,冷嗖嗖的,街上早早的都没有了人。看到那一幕,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在想,那是个负责的妈妈,也是个可敬的妈妈!为了生活,为了孩子,深夜还要出来揽点活,还把孩子带上。在手机里看到很多次这样的场面,清洁工把自己的孩子带上在雪中扫垃圾,摆地摊孩子在旁边写作业...当自己真的目睹了这样心酸的场面时,心里为之一颤。生活,谁都不容易。父母都想给孩子一个最温暖舒适的家,即使自己再难在苦再累,想到孩子的笑也能无所畏惧。孩子是自己的一切动力,是自己心头最真的牵挂。
上学时学朱自清的《背影》时没有多少感触,工作后再教《背影》,读给学生听,读着读着就泪眼婆娑。父亲拖着笨重的身体跨越围栏给作者买橘子,这不是像极了每次放假回家行李箱被塞的满满的父母们吗?父亲没有多少言语,却用行动在爱子女,父爱如山,爱的深沉!
母亲这个角色,我们一生都在学习怎么演好,有了小月儿,我也多了一份牵挂,更是多了一份责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