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323949/823baa82f3c5e280.jpg)
2017年9月21日凌晨3点半,我不是晚睡,而是半夜醒来。不能再次入睡的原因是想到身体已向我发出警告,思虑担忧一番后定了早晨6点的闹钟打算开始晨跑,也因此大脑开始活跃无法再次入睡……
硕士毕业后来到澳门大学做RA已近2月,我还没有去逛过澳门的景区,坐公交车多次路过林则徐纪念馆,看到过妈祖庙,始终还没有去参观过。唯一一次去逛澳门的官也街还是Boss带着他的朋友和我们几个学生去逛的(当然我已经脱了学生籍),你可能要问为什么,因为没有时间。没有时间当然不完全是工作造成的,还有自己要学习要提升,所以觉得哪怕花时间去逛一逛街都是浪费。我的生活很规律很有秩序,早晨6点半起床,9点上班,17点至17点半之间下班,23点左右睡觉,除非个别情况一般不会超过24点;除了工作、吃饭、睡觉其他的时间都用来学习,学英语、看书、看文献、写paper,只在周末看电视;早餐和晚餐会自己做,中午在学校餐厅吃;每周去一次珠海买菜(澳门的吃食实在太贵)。读硕的时候我的作息就很规律,按时吃饭睡觉,不熬夜,还时不时地锻炼身体,就是这样我还是得了劲椎病。作息比我还规律留校读博的朋友也说自己头发大把大把的掉,自己真是害怕。所以你以为你不熬夜,作息规律,你就不生病了吗?
前段时间得知辽师大的实验中心开始从晚上的21点关门延至22:30关门了,后来陆陆续续在实验室签到群里面看到有人做实验能做到21点半甚至更晚(不要奇怪,因为是心理学实验,你可以做实验做个通宵达旦但被试不会陪你,这已经算很晚了);朋友也从以前雷打不动的21点离开办公室回宿舍到现在延后至22点甚至更晚才回宿舍,就这样她还是大呼需要时间,需要时间……那么时间都去哪儿了?或者不妨我这样问一问,为什么我们就非得这么着急赶时间?
因为我兴趣十分广泛,又是个三分钟的人,所以我喜欢做、想要做的事情就是做很多很多不一样的事情来新鲜自己的人生。当初不打算留校读博,也是因为我不能在同一个地方待太久,不然我会受不了。所以我其实很难想象自己这辈子就只做科研这件事情,跟朋友说起的时候,我说我都想好了,如果有一天做科研做到我和我的老师们都满意了,我就急流勇退,哈哈……。现在,我想做的事情仍然很多,但我没有时间和精力,也不敢不务正业。即使现在月入过万,工作也是我的专业领域,跟做学生还是一样的,澳门人都很好,大家都说普通话……就这样一切都好,但我还是高兴不起来,我已经不是以前风风火火的我了,我已经很久没有感受到我的激情了,也不会因为一件小事就能乐半天,因为就连发了工资这件“大事”我都没太乐,而那天还因为晚上心律不齐失眠了,最后还是半夜起来做了两份数据累到才睡着,工作倒成了治疗失眠的良药。
我做了这样一个假设:假如下班时间是20点,但A自觉加班到21点,于是其他人就都不淡定了,也开始加班到21点,A一看不行,不能让别人赶上我,于是又自觉加班到22点,其他人又都不淡定了,也开始加班到22点……就这样,其实大家的差距还是没有拉开多少,但每个人都活得越来越累,而世界会因为你多加班1个小时而发生很大的变化吗?也许不会,也许会,会有变化,那也是让世界转的更快,转的太快了世界就会很累,就会生病。
我想任何建议慢下来生活的语言都是苍白无力的,因为这不是我们个人能够左右的。所以我能想到的就是我们心理学的研究应该以什么为导向,最后我得出的结论是:应该以解决社会问题为导向,我认为心理学更偏向社会科学,毕竟是研究人,而人又是社会关系的总合,所以不必把它拨到自然科学里面,社会科学也是科学,所以如果这个社会生病了,需要我们来协助治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