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一首:
刀背轻轻一旋一压,
变出半透明的衣裳,
包裹凝脂粉宝、
在缭绕蒸汽中蜕变,
化作一群翩舞的雪白仙子。
一口一个,
软糯爽滑,
齿颊留香,
余味悠长。
突然获知小时候经常光顾的粉果店即将结业,那份难以割舍的感情一下子充盈脑海,心情久久未能平复。
它经历了从酒楼早点主角到坊间小吃的身份转变。早在1983年,这家早餐店老板的身份还是家附近当时的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国营酒楼“新景楼”的点心师傅。记忆中每天早晨新景楼一楼的早茶大厅食客满堂,传菜员脚步匆匆穿梭于各大餐桌,为食客端上一盘又一盘精致的粉果。
当时的粉果被整齐码放在一个洁白的陶瓷碟中,如含苞待放的雪白花骨朵,花蕊是淡淡的粉色,卖相十分可人。出锅后浇上特制酱汁,才算完成全部工序,正式交予食客。
待粉皮剩一半余温,置于口中,口感最佳,粉皮的软糯感与肉馅的鲜香配合得天衣无缝,以至于后来成为一方游子,多年无法再次品尝,依然念念不忘。那份念念不忘夹杂着乡愁,也夹带着对家乡味道的眷恋。
直到1995年酒楼改制,点心师傅和负责点菜事务的妻子被迫下岗。附近一众街坊难解这份粉果情结,纷纷建议点心师傅自立门户。出于大伙对粉果结下的深厚情谊,也出于自身对该门手艺的热爱,两夫妇思考再三便开始经营起这家简陋的早餐店,三十多年来风雨不改,坚持用手工制作出传统粉果。
早餐店刚开张时连块像样的招牌都没有,简陋至极。因夫妻当时双双下岗没有太多积蓄,还需兼顾儿女的学业支出,一家子的生活过得紧紧巴巴。街坊们毫不介意,他们信赖的是老板的手艺和人品。
老板三十多年来秉承着当时在酒楼上班时的高标准,坚持每日早晨四点开始忙活,坚持用新鲜的猪肉和排骨制作粉果和豉汁排骨。门店虽小,就餐环境和后厨环境保持整洁,让食客身处蓬荜也能照样感受到过去在酒楼的那份宾至如归。但总体比过去接地气,因为老板可以偶尔从后厨出来和食客闲聊几句,倾听一下食客的评价。
干一行爱一行,行行都有其难处。大家都知道早餐行业都需起早准备,一直忙活到中午时分才能稍作歇息,做此营生十分不易。老板从年轻时腰杆笔直到花甲之年因长期低头制作粉果,腰背渐渐驼了起来,手腕也因长期握刀碾压粉皮得了关节炎。可贵的是,在物价飞升的今天,他依然保持着粉果4元一碟,小碟排骨3元一碟的收费,只为街坊们吃个舒坦。
老板心怀感恩,三十多年来全赖街坊们的光顾,早餐店的生意才能一直红红火火,粉果留住了街坊,街坊也成就了早餐店。
在子女的一再请求下,劳碌半辈子的两夫妻最终才愿意在领到退休工资的年纪正式结业,过上稍微轻松的退休生活。
获知消息那刻,不舍之余心中暗自庆幸,上次回乡专程带上先生和宝宝前去品尝一番老板的手艺,可谓几十年如一日,还是那个味道,还是那份难忘的可口。
粉果和早餐店,都是从儿时延伸至今的美好回忆,虽有遗憾,但更希望老板两夫妇能好好歇歇,出去走走,安享晚年。
网友评论